一、计量器具生产、维修、销售环节风险较低
既无计量器具生产制造企业,又无计量器具修理企业,计量器具销售企业能较好的按照相关要求开展经营活动,风险隐患较低。
二、计量器具使用环节存在一定的风险
加强了对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检查和加油站的计量监管,积极开展专项计量监督检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社会民生计量领域强制检定率明显上升、群众诚信计量意识明显提高、民生计量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明显降低。但营造和谐稳定计量环境,构建计量长效机制是长期的工程,目前集贸市场、乡镇医疗机构是我县计量风险较为突出的环节:
1、集贸市场计量器具检定率未得到有效提升。集贸市场经营者多属于弱势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检定工作有较大的抵触情绪,想方设法抵制、逃避检定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集贸市场计量器具检定率、合格率总体不高。
2、部分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计量意识不强。对医用计量器具给诊断病情带来的后果和危害认识不足,加之经费紧张,给检定工作开展带来较大阻力。由于医疗卫生计量器具检定率偏低,医学诊疗准确性和科学性难以保障。
3、高科技计量作弊难以及时发现。由于经费问题基层计量行政机构执法手段一直较为落后,使部分高科技计量作弊行为难以及时发现,防不可防的尴尬局面日益凸显。
三、计量器具进口环节风险较低
我县无计量器具进口商或经销商,风险隐患较低。
四、计量技术机构和计量行政监管风险因素较低
根据质检总局、省、市局计量工作要求,我局陆续开展了“技术机构检测整顿”、“计量检定服务窗口建设”等多项活动,严格依据质检系统检验检测机构能力建设基本要求开展达标创建,投入资金更新软硬件配备,开展人员考核练兵及教育培训,并以自查及互查等方式开展自查自纠,较好的解决了人员责任意识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完善、技术保障水平较弱、人员素质较低、服务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技术机构能够严格按照工作标准、检定流程及业务范围开展计量检定、校准工作。与此同时,我局行政机关严格按照审批程序、期限、条件等开展计量行政审批项目工作;狠抓工作作风,有效杜绝了因监管人员责任意识不到位以及其他影响行政监管效率的因素而导致监管缺位、证后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
五、应对措施
针对风险分析中发现的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存在的问题和行政监管部门执法力度较弱等诸多问题,要增强计量管理意思。健全和完善风险研判处置机制,防范风险管理程序和措施。按照高、中、低档风险等级,建立应对处置预案,坚决整治各类计量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措施:
1、强化宣传。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借助质量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5、20世界计量日”等宣传平台,向计量器具的使用单位和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民生计量有关法律法规,普及民生计量基础知识,努力提高经营者计量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行业自律行为,提高广大消费者计量维权意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民生计量、重视民生计量的良好氛围。
2、争取支持。积极争取省市局和支持,划拨专项资金对农贸市场计量器具开展免费检定,彻底扭转集贸市场在用衡器来源复杂、易于作弊、不便管理的局面,争取通过上门服务,使全县城乡集贸市场在用衡器受检率、合格率大幅提升,为人民营造一个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购物环境。
3、部门合作。继续加大对集贸市场、医疗卫生单位、民用三表、眼镜行业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的计量监管,督促各业主(单位)严格遵守计量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保证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的准确。坚持专项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相结合,不断提高民生计量工作监管的有效性。特别是针对垄断行业和一些企业的不配合甚至拒检行为,通过加强部门沟通,依法稳步推进等办法,打破计量强检工作受阻的僵局。
4、推动计量诚信体系建设。诚信计量。重点是“诚”字,积极开展推进“推进诚信计量、建设和谐城乡”活动。率先在集贸市场、医疗卫生单位、民用三表、餐饮场所、超市商店、眼镜行业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积极推行,倡导各行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诚信计量制度、计量投诉处理制度、计量不足先行赔偿制度等,与商家业主签订“诚信计量书”,向社会公布计量维权举报电话,方便消费者对计量违法行为的投诉和举报,提高社会各界参与计量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道德约束和法律法规双管齐下,培育一批计量诚信示范单位,树立一批诚信计量先进典型,以点带面,推动诚信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