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道德培养的活动设计方案

信息道德培养的活动设计方案

来源:九壹网

  主题:

  对学生信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培养。

  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它包括信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信息资源的收集 整理与管理、信息技术及其工具的选择使用、信息处理过程的设计等能力.

  目标与内容:

  1. 合理合法地使用数字工具和资源.

  2. 在数字资源使用中保护知识产权.

  3. 尊重和保护自我和他人的数据隐私.

  4. 养成良好的网络社交行为礼仪.

  5. 理解信息行为的道德判断标准,提升鉴别能力.

  6.把学生信息道德培养融入到日常教学、渗透教师的言行.

  对象:

  1-6年学生

  活动形式:

  结合设计好的演示文稿,与学生开展一次“网络信息道德培养”的交流课,同时用教师日常教学、言行引导学生信息道德培养的日常养成.

  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具体活动:

  一、 交流

  1.课前任务,收集网络暴力的新闻、影视作品、宣传图画等资料.

  2.小组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收集到的资料,小组讨论网络行为与礼仪,得出结论时代不断进步,信息不断发展,有些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做的事,在网络中会被无限扩大,因为躲在电脑、手机背后的人,自以为事,毫无底线,说话不负责任,这种人是不道德的,这种行为是可耻的,无论是在网络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行为礼仪,包括网络行为礼仪,在大数据的时代,每一个人的网络言行也都是有法可依、有律可查的.

  3.模拟法庭

  通过教师准备的案例,进行模拟法庭活动,有律师、法官、被告、原告等角色,对网络暴力案件,进行辩论.

  4.影视作品欣赏

  《心理罪之城市之光》观看片段视频,师生探讨网络暴力的后果,引导学生反思,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礼仪的重要性.

  5.总结

  结合总结、分析课前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和迁移.

  二、日常教学

  培养学生信息道德首先要做好示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正确使用网络开展学习与工作,引导学生注重个人隐私的注意事项、合理有效地使用互联网、知晓网络游戏的利与弊、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等.通过日常教学、主题班会、板书广播、案例教学、演讲比赛、模拟法庭等形式开展常规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