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行政上诉状怎样写行政上诉状?下面就由xx小编给大家介绍介绍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行政上诉状,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作出的第一审行政判决或裁定不服,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期限,向上一级人民提起上诉时所提交的法律文书。
  一、掌握行政上诉状的六大局部
  (一)标题:写明 行政上诉状 。
  (二)首部:必须分别写明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相关情况。是公民的,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等;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写明全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及职务等。
  (三)上诉缘由: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XX纠纷一案,不服XX人民X年X月X日(200X)X行初字第XX号行政判决(裁定),现依法提出上诉。
  (四)上诉请求:一般是要求 撤销 原判决(裁定),进而要求 驳回诉讼请求 或 驳回起诉 或要求 发回重审 或要求 局部 或 全部 改判;要求改判的应当具体说明改判的请求。因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机关,所以请求 驳回诉讼请求 或 驳回起诉 只能由行政机关上诉时提出。
  (五)事实与理由:该局部是上诉状的重点。围绕上诉请求,说明原判决(裁定)事实不清,或证据缺乏,或适用法律错误,或原审定性错误,或程序违法等。通过事实和证据说明原审错误所在,说明自己的观点,以实现上诉的目的。
  (六)尾部:依次写明上诉人民的全称、上诉人名称、上诉日期等,并在附项中列清上诉状副本和有关证据材料的份数。
  二、不要超过上诉期限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8条规定:对第一审判决不服的,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对第一审裁定不服的,应当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内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三、了解行政诉讼可以书面审理
  《行政诉讼法》第59条规定:人民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所以当事人上诉状应当尽量充实、完整一些,不要保存一局部等待开庭再陈述,防止 书面审理 不开庭。
  四、明确上诉状该交到哪个
  上诉状一般应当向原审人民递交。虽然可向二审递交,但二审在接到上诉状后,还要移交原审人民,以便原审人民能够及时送达上诉状副本。
  另外,特殊案件也可以考虑是否提出减、缓、免交上诉费的申请。
  五、如何确定上诉请求
  一审原告上诉时,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可要求依法改判,但具体要求 撤销 还是 变更 具体行政行为,视案件情况而定。
  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缺乏,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可要求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重审,也可要求查清事实后改判。
  当事人对发回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仍然可以上诉。
  原告起诉被一审裁定 不予受理 ,或受理后 驳回起诉 的,原告上诉可要求二审撤销原裁定,指令一审受理或审理。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因为我国目前 民告官 难的现状,有些特别案件如果能善于找到一审程序上的错误,往往可以起到 事半功倍 的效果,如:本人曾经代理的一起行政案件,因通知的合议庭名单与判决书中合议庭人员不一致,上诉时主要以一审有剥夺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权利为由,最后与行政机关协商解决了问题。
  注:其他考前须知和技巧参照 民事上诉状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