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1、期间核查的目的
检查被测仪器、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校准状态是否得到保持。
2、进行期间核查的仪器
(1)所有测量标准、标准物质都必须进行期间核查
(2)对于新购设备,选择使用频次高的和使用环境恶劣的检测设备
(3)选择对关键参量的检测质量影响较大的检测设备
(4)分析历年校准证书,选择示值的校准状态变动较大的检测设备
(5)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设备
3、进行期间核查的参数和量值
(1)选择使用最频繁的参数和量值
(2)选择示值变动性最大的参数和量程
(3)新购设备,选择基本参数和基本量程
4、期间核查方法及结果评价方法
期间核查应尽可能理想的环境条件下和理想的测量系统中进行,重复测量次数应充分大(例如10次),以消除随机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取X1、X2的平均值给出测量结果。
(1)“核查标准”是“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实际值XR的情况
如果采取“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实际值XR的“核查标准”,因为已知测量标准复现的量值(即已知约定真值),则可不进行第一次测量,但要注意“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实际值XR的扩展不确定度必须比被核查仪器设备最大允许误差△小3倍以上。
判据式为:
H=|93087e14f65e39ae1f5a2670880e1b7a.png|
【建议】优先采取“有证标准物质” 或已知校准/实际值XR的“核查标准”。
(2)如果使用仪器设备的校准值XS,则两次测量值X2和X1都必须使用示值误差进行修正,因为固定的系统误差相互抵消,此时示值误差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
判据式为:
H=5d1d19d7671cf8a338eb6f1c72bbdd.png
注意:上式分母是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值XS的扩展不确定度U,不是被核查仪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接受准则:H≤0.7,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得到保持;
拒绝准则:H>1,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没有得到保持,必须查找原因并迅速采取纠正措施或重新送校准。
临界预防准则:0.7<H≤1,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接近临界,这是必须查找原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需要指出,推荐的临界预防准则的下限0.7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室和不同设备的情况决定,也可以是0.8甚至0.9,其选择需要在资源投入和风险之间进行平衡。
附 En值
En=998f05e33278dd21388dcbfe9f4859d4.png
式中:XLAB是实验室测量结果,XREF是被测物品的参考值;ULAB是实验室获得认可的能力扩展不确定度,UREF是参考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LAB和UREF 的置信水平为95%。
若|En|≤1,则表明实验室的结果为满意,否则为不满意。
利用En值评定测量结果是测量审核结果评定的基本方式,但前提是必须正确评定该实验室对该项测量的不确定度,否则无法使用该方法。
附 注:按专业标准方法规定评定
在En值不可获得时,如相应专业标准规定了测试结果允许差,可按标准规定评定,按下式计算Z值:
Z=29a0060bdead59cc58bc17f155cd23c2.png
式中:XLAB——实验室测量结果;
XREF——被测物品参考值;
△——标准中规定的允许差。
若|Z|≤1,则判定实验室结果为满意,否则判定为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