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电力需求供给形势分析

中国电力需求供给形势分析

来源:九壹网
【中国电力需求供给形势分析】

通过模型分析中国未来电力需求和供给形势,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即便中国煤电装机“零增长”也能满足2030年之前的用电需求。

2015年以来,受项目核准权下放和煤炭价格下跌引致的煤电超额利润增加等因素影响,中国煤电投资逆势增长。2015年新增火电机组吉瓦(GW),2016年第一季度煤电新增装机13.63吉瓦(13.63GW),创近年同期新高。同时,随着火电超低排放改造的推进,其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基本可以符合燃气机组排放限值,但如不结合碳捕获封存技术(CCS),仍然很难解决碳排放问题,且易导致巨额锁定效应。围绕进入“十三五”时期是否还要继续增加在煤电领域投资这一重大决策问题,引发了巨大争议。为控制煤电冒进发展,今年4月以来,和能源局已接连下发文件“踩刹车”。那么,中国未来对煤电的需求究竟如何?未来5-15年中国煤电和整个电力行业的合理发展策略是什么?

未来中国电力需求形势分析

从人均用电量看,中国2015年人均用电量刚刚超过4000千瓦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发达国家人均用电峰值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均用电峰值超过10000千瓦时/人的澳大利亚、韩国、美国和加拿大,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分别在2005和2007年达到人均用电峰值,分别为13705千瓦时/人和17631千瓦时/人;另一类是人均用电峰值介于6000-8500千瓦时/人的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OECD平均水平,其中日本和OECD平均的用电峰值在8400千瓦时/人左右,而最低的英国仅为6271千瓦时/人。考虑到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和后发优势,中国人均用电峰值应不高于欧洲、日本平均水平。但受经济形势不确定和电气化率提高的趋势影响,也受到中国在未来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影响(如是否依然向国际市场提供高耗电的重化工业产品出口),中国人均用电峰值仍存较大不确定性。

从用电结构看,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别。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工业用电是中国电力消费的主体,2012年占总电力消费量的56.1%,而同年居民、商业和公共部门的总用电量仅占17.4%。与中国不同的是,居民、商业和公共部门的用电在美、日电力消费中的比重超过60%。从绝对量看,中国2012年居民的人均电力消费仅分别为美、日的1/10和1/5;商业和公共部门的人均电力消费差距更大,仅分别为美、日的1/23和2/15。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更大程度上依赖消费活动,中国在居民、商业和公共部门的用电需求将有大幅增长。此外,交通电气化趋势也将提高交通部门的用电需求。

根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NCSC)基于PECE模型的测算,在经济下行情景、温和复苏情景和强劲复苏三种情景下(如图所示),中国到2030年的人均用电需求都将持续上升。2020年的人均用电需求将达到4600-5400千瓦时/人,2030年将达到5500-7000千瓦时/人。

中国未来电力需求情景 未来中国电力供给形势分析

若“十三五”期间(2016-2020)仅完成在建和已进入前期建设阶段的煤电项目,而不再考虑新增其他煤电项目,同时考虑每年淘汰落后煤电产能900万千瓦左右,则2020年煤电装机容量约为9.8亿千瓦。若平均发电小时达到4900小时,则可供电量为4.8万亿千瓦时。在经济持续下行情景、温和复苏情景和强劲复苏情景下,2020年能源消费量分别约为48、50和52亿吨标煤,若实现15%非化石能源目标,非化石电力供电量约可分别达到2.4万亿,2.5万亿和2.6万亿千瓦时。与此同时,若天然气发电2020发电量达到0.3万亿千瓦时,则中国2020年总可供电量有望分别达到7.5、7.6和7.7万亿千瓦时,和届时6.6、7.2、7.5万亿千瓦时的电力需求相比,供电能力完全可以超额满足不同情景下的电力需求。这意味着现在甚至存在停建部分已进入前期建设阶段煤电项目的潜力。

以此类推,在“十三五”仅完成在建项目的前提下,若”十四五”(2021-2025)和”十五五“(2026-2030)期间不再上任何新的煤电项目,同时继续考虑每年淘汰落后产能900万千瓦左右,则2030年煤电装机容量约为9亿千瓦。假设煤电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达到5300小时,则可供电量约为4.8万亿千瓦时。结合考虑经济持续下行情景、温和复苏情景和强劲复苏情景,20%的非化石能源目标,以及2030年的天然气发电量(0.5万亿千瓦时),则中国2030年总可供电量和2030年的电力需求相比,可以满足经济下行情景和温和复苏情景下的电力需求,距离强劲复苏情景的需求仅仅有0.3万亿千瓦时的微量缺口,占2030年总电力需求的3%。

从严控制煤电增长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即便从严控制煤电,甚至实现零增长,也能基本满足中国未来电力需求的增长需求。因此,不管是从控制局地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还是从避免煤电行业投资浪费和加速产能过剩的角度,都应该从严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严格控制“十三五“期间新增煤电机组。2030年强劲复苏情景下的少量用电缺口也完全可以通过加强需求侧管理提高电效、进一步提高煤

电利用效率和提高非化石能源装机等方式弥补。即便届时真的确实需要新增煤电装机填补前述0.3万亿千瓦时的缺口,根据2-3年的煤电厂建设周期,也完全可以留待十年后开始的“十五五”初期再做决策。而那时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的成本、价格、技术可靠性与可行性等情况有可能发生更加乐观的变化,把投资选择留在10年后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环境与能源绩效上都会更加有利。

中外对话 2016/8/17

返回目录

【煤电产能过剩严重再次面临全行业亏损】

国家和国家能源局发文要求13个省级部门在2017年之前暂停核准新建燃煤火电项目,并在15个省区暂缓建设尚未开工的燃煤火电项目,超过183GW的火电装机将被暂停。据分析,2016年必将是中国火电行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或者说转折年,环境压力、产业、风电和光伏的发展等因素都将对火电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新增装机大多在中国和印度

绿色和平组织不久前在其长达82页的报告《繁荣与衰落2016:追踪全球燃煤发电厂》(以下简称“报告”)中表示,在世界范围内,有338GW的燃煤发电装机正在建设,以及1086GW的装机处在规划的不同阶段。花在这些“并非必需”的电厂上的投资接近1万亿美元。

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1月1日之后,全球有33个国家兴建了燃煤电厂,但是只有8个国家的新增装机容量超过了2000MW,其中,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新增装机占了85%。全球新建的燃煤火电装机超过90%在亚洲。前30个燃煤电厂的建设单位中,有25个是中国的省区或者印度的邦。中国占据了前7位。 有关人士表示,各大能源公司和各国监管者对煤炭消费的下降做出了不同的反应,过去一年的情况可以表述为“一个故事,两个世界”。统计显示,在全球12个地区中,有10个地区的燃煤电厂的建设活动下降,或者保持在低速水平。除了中国所在地区外,2015年,世界上还有一个地区出现建设活动的增长,那就是南亚地区,特别在印度,由于“煤炭门”丑闻事件的解决,使得一批被搁置的项目得以重新启动。

据分析,假设那些2010~2015年拟建的电厂会在未来以同样的实现率继续推进,预计将有额外的854GW装机得以建设。至于这些装机的成本,则达到9810亿美元。

根据全球风能委员会的数据,2015年全球风能装机达到63GW。另外根据初步估计,2015年全球的光伏发电装机为59GW。如果把用于燃煤电厂建设的9810亿美元投资转向风能和太阳能,必能极大加快清洁能源的发展速度。

用煤在减少,煤电在增加

有关分析人士表示,关于中国的煤炭,有一个巨大的悖论。根据官方数据,2015年中国总体煤炭使用比2014年降低3.7%,是连续第二年下降。可是,燃煤火电装机仍在继续增长。

从2000年到2015年,中国新建了大约724GW的燃煤火电,是史上最大规模扩张。火电的这种繁荣在2006年达到顶峰的80GW,此后开始下降,直到2015年,新建燃煤火电装机再一次增长。中国燃煤火电装机在2014年增加了39.5GW,而2015年增加了51.9GW,同时还有203GW正在被建设,509GW处于开工前的准备阶段。

一个燃煤电厂从计划、获得核准到开工建设,往往花费数年时间。2015年投产的燃煤火电装机很多都是几年前开始新建的。

然而,2014和2015年,国内新开工的火电项目似乎并未受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报告显示,2015年的前6个月,开工建设的火电项目和2014年相比,增长了55%。另有515GW的燃煤电厂正处于开工前的各个阶段。 中国处于开工前状态的火电装机,排在前列的省份依次是内蒙古(68GW)、贵州 (47GW)、陕西(40GW)、山西(38GW))和(37GW)。处于在建状态的装机,排在前列的省份是(27GW),山西(23GW),内蒙古(19GW),山东(19GW)和宁夏(11GW)。

审批权下放惹的祸?

2014年9月,国家将燃煤火电核准权下放到省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审批权下放却导致了前所未有的核准数量激增。

火电审批权下放之前,从2014年1月到9月,国家只核准了32个燃煤火电项目,35GW的装机容量;火电审批权下放后,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12月,共有149个项目得到省级的核准,15个月核准装机达151GW。以月计算,国家平均每月核准3.5GW,而省级平均每月核准10GW。 绿色和平组织介绍说,2015年,环保部和各省环保厅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了210个燃煤电厂,共169GW的装机容量。另外,2012年有33个环境影响评价批复;2013年41个;2014年56个。2015年的批复主要集中在以下省份:山西,25个;江苏,23个;山东,21个;内蒙古,20个;16个,宁夏,13个。 为了减少煤矸石数量,仅2015年一年,山西省就发放了23个核准证给低热值煤发电厂,占了国家为该省设定的“十二五(2011~2015)”五年规划总量控制的95%。

前不久,国家出台相关,禁止在三个主要经济增长引擎地区,即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京津冀地区新建任何燃煤发电厂。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分析认为,这加速了燃煤电厂从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向人口相对稀少的西部省区转移,特别是内蒙古和,同时也转移了它所带来的空气污染,更进一步破坏西部缺水地区的脆弱生态。并且,在东部,除上述三个地区以外的地方,仍然可以发现非常显著的燃煤火电装机增长。

产能过剩严重,煤电再次面临全行业亏损

今年3月19日,在中电联召开的2016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健副透露,“‘十三五’能源规划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争取上半年出台”。“十三五”规划首要取向就是化解产能过剩。对已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传统能源行业,“十三五”前三年原则上不上新项目。

同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电煤等燃料价格大幅下降的

有利形势下,煤电行业2015年实现了较好的经营业绩,但这并不能掩盖煤电企业面临的困境。从2016年1月1日起,煤电发电上网电价在2015 年4月下调2分/千瓦时的基础上再下调3分钱/千瓦时,此次下调将导致全国煤电行业利润减少超过1100亿元,利润减少额超过2015年煤电行业利润总额的一半。2016年煤电生产利润可能大幅压缩,企业亏损面和负债率将明显上升,很可能再次面临全行业亏损局面。

此外,各地组织开展电力用户直接交易,也将进一步压低煤电上网电价。 同样是3月19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去产能和去杠杆:迈过结构调整之槛”分论坛上,国电集团公司董事长乔保平在讲话时指出,预计中国电力工业产能过剩在20%以上。火电的利用小时下降到4329小时,是69年以来最低水平,用电量也增长0.5,预计今年的利用小时和用电量还会有一些下滑,这个压力对发电集团确实是很大的。

中国火力发电利用率2016年将降至45.7%

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分析,由于现有燃煤电厂的利用水平下降,加上大量新项目上马,电厂的利用率在全球所有地区都有所下降。在中国利用率水平只有49.4%,是19年以来的最低点。中国预计火力发电利用率在2016年将下降到45.7%。

由于项目核准权由部门下放到省级部门,导致去年的燃煤电厂核准数量上升了两倍。中国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下令13个省和自治区在2017年之前暂停核准新的燃煤电厂项目,并下令15个省区在2017年之前暂缓建设尚未开工的燃煤电厂项目。

至于全国范围内数量巨大的已经开工建设项目,以及其他各省区的开发项目,则不受这项新的。绿色和平组织有关人士分析认为,这意味着,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干预,中国燃煤发电装机过度的问题将会继续恶化。

据介绍,仅山东省的一家企业2010年以来已建和在建的自备电厂装机就达到23GW,几乎相当于欧盟28国同期新建和在建燃煤电厂的装机总和。 在印度,2015年的燃煤发电装机出现了自2006年起持续增长后的首度下降。预计2016年会下降更多。

随着如今太阳能比新建燃煤电厂更便宜,新建燃煤电厂的显著回升可能性不大。

全球电厂的退役数量在增长。欧洲和美国引领着这股退役潮。但是速度还不够快,不足以抗衡过度建设。全球范围内电厂退役水平只是新建电厂规模的五分之一。欧洲和美国人均二氧化碳产出仍然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即使不再建造新的燃煤电厂,相比将全球变暖程度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所需要的排放限度,现有燃煤电厂的排放仍然高出150%。要将排放控制在使升温不高于2摄氏度,就意味着,大多数现役和新建的燃煤电厂将要在服役期满之前就被逐渐淘汰。

报告认为,投在建造燃煤电厂上的钱可以用于实现其他目标。当前有9810亿美元花在新建燃煤电厂上,而这个投资水平可以满足国际能源组织(IEA)规划的向12亿无电人口供电所需的所有开销,或者可以使太阳能发电(PV)和风力发

电装机水平提高39%。

面对当今电厂的过度建设,有人以“新建电厂比旧电厂更高效”为其辩护。但该报告认为,增加所谓的高效电厂并不能达成减排目标,因为新电厂服役时间更长,服役期内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更大,干扰了在2040年让电力行业完全脱碳以达成全球2摄氏度温控目标的进程。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 2016/8/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