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武汉市2019届高考理科综合试卷

武汉市2019届高考理科综合试卷

来源:九壹网


秘密★启用前

理科综合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那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16页。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Ca-40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氧呼吸不同于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燃烧的特点是 A.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B.有机物中的能量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

1

C.放出的能量有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D.以上三项都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胰腺泡细胞,放射性会出现于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有关的所有细胞器中

B.不能被台盼蓝染色的细胞为活细胞,这一现象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观察洋葱尖分生区细胞可看到联会现象

D.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中的放射性强度远低于上清液的现象可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图1为动物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B.②过程对维持动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C.凋亡相关的基因只存在于凋亡细胞中 D.细胞凋亡过程可发生于正在发育的生物体中

4.图2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水稻细胞中的染色体变异,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属于

2

A.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易位 B.染色体易位和染色体易位 C.染色体易位和基因重组 D.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 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用作运载体的质粒只来源于原核细胞

C.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能在棉花细胞中表达的原因之一是共用一套密码子 D.含人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培养液中提取到胰岛素说明人的胰岛素基因表达成功 6.下列有关现代生物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B.某种蛾因吸食兰花细长花矩顶端贮存的花蜜,口器越用越长 C.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人类活动会对生物的进化造成影响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B.氯化钙可用食品干燥剂

C.食品脱氧剂(含铁粉、氯化钠、炭粉等)的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

3

D.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8.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乙烯合溴水褪色;乙醇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油脂的皂化反应;乙烯制乙醇 C.蔗糖水解;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 D.苯制溴苯;苯和氢气制环己烷 9.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浓氨水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一定偏小 C.实验室保存液溴和白磷时需在试剂瓶内加少量水 D.从海带中撮碘时用到的药品有H2O2和NaOH溶液

10.A、B、C、D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3所示,若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最低价氢化物的热稳定性:A>B>C>D C.单质的氧化性:C>D

4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C单质的熔点、沸点最高 11.NA代表阿太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Cl的数目为2NA

B.0.1molAl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生成0.1NA胶粒 C.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失去8NA个电子 D.2L0.5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2NA 12.下表中,根据实验现象和操作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某钠盐W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通A 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C 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NaI溶液是出现黄色沉淀 将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溶液X,有白烟产生 Ksp(AgCl)

D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13.分子式为C8H16O2的某有机物W,在稀硫酸中经加热转化为一种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酸性物质A,同时生成一种物质B,若不考虑立体异构,则W的结构最多有

A.16种 B.8种 C.4种 D.2种

5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普勒进行了“月-地检验”,说明月球和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引力遵循同样的规律

B.伽利略不畏权威,通过“理想斜面实验”,科学地推理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安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了电气化时代

D.库仑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 15.如图4所示,质量不m的小球与细线连接且静止于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倾角α=30°的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推斜面体使斜面体缓慢地向左移动,小球沿斜面缓慢升高。当细线拉力最小是地,推力F等于

A.

33mg B.mg C.mg D.3mg 426

16.在半径为r、电阻为R的圆形导线框内,以直径为界,左、右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如图5甲所示的匀强磁场。以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方向为正,两部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5乙所示。则0t0时间内,导线框中

A.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 B.感应电流大小为

r2B02t0R

3r2B02r2B0C.感应电流大小为 D.感应电流大小为

2t0Rt0R17.如图6所示,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物体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6乙所示,其中AB为曲线,其余各段是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x1过程中,物体所受拉力最小 B.0~x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7

C.x1~x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x2~x3过程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18.一个天文研究小组借助于大型光学望远镜,观测到了一组双星系统,它们绕两者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此双星系统中体积较小成员能“吸食”另一颗体积较大星体表面的物质,达到质量转移的目的,假设在演变的过程中两者球心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则在最初演变的过程中

A.它们做圆周运动的万有引力一定增大 B.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一定不变 C.体积较大星体的线速度不断变大 D.体积较大星体的线速度不断变小

19.如图7所示,虚线右侧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正方形金属框电阻为R,边长为L,自金属框从左边界进入磁场时开始计时,在外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恒定加速度a进入磁场区域,t1时刻金属框全部进入磁场。若外力大

小为F,线框中电功率的瞬时值为P,线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

,通过金属框横截面的t电荷量为q,则这些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是

8

20.如图8所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OAB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匀磁场B和在纸面内平行于AB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E,一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0从三角形O点沿斜边中线OC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重力。现让该粒子仍以初速度v0从O点沿OC射入,若此区域只存在电场E时,该粒子刚好从A点射出;若只存在磁场B时,该粒子将做匀速圆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存在磁场B,该粒子从OB边射出 B.若只存在磁场B,该粒子从BC边射出

C.若只存在磁场B,该粒子经过A点的速度大小为5v0

D.该粒子分别在只有电场E或磁场B时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4 21.如图9所示,足够长的长木板B在水平地面上向右运动,当长木板速度为v0时,将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轻轻地放在B的右端并从此刻开始计时,最终A和B都停了下来,已知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从开始计时后(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9

A.若μ1<μ2,A运动的时间比B运动的时间长 B.若μ1>μ2,A运动的时间比B运动的时间长 C.若μ1不变,μ2越大,A获得的最大速度越大 D.若μ2不变,μ1越大,A获得的最大速度越大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须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

22.(6分)物理小组的同学们用如图10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门1和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其中光电门1更靠近小球释放点)、小球释放器(可使小球无初速度释放)、网兜。实验时可用两光电门测量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并从竖直杆上读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

10

(1)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11所示,则小球直径d为 cm。

(2)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不变,测得小球经过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则h、t、g、d、Δt五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h= 。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ht图线,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根据图线可求出重力t加速度大小为 。

23.(9分)测定电阻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 A.待测电阻Rx(阻值约10kΩ) B.滑动变阻器R1(0~100Ω) C.定值电阻R0(R0=60Ω)

D.灵敏电流计G(Ig=50μA,Rg=300Ω) E.电压表V(3V,内阻约3kΩ) F.直流电源E(3V,内阻不计)

11

G.开关、导线若干

为了尽可能减少测量误差,实验要求测量时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一半,而且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电表读数有较明显的变化。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12甲所示的电路,请你指出他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① 。② 。

(2)请你重新设计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并画在图乙所示虚线框中。

24.(13分)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如图13所示为某工厂生产流水线上的水平传输装置的俯视图,它由传送带和转盘组成。物品从A处无初速度、等时间间隔地放到传送带上,运动到B处后进入匀速转动的转盘随其一起运动(无相对滑动),到C处被取走装箱。已知A、B的距离L=9.0m,物品在转盘上与转轴O的距离R=2.0m、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5,传送带的传输速度和转盘上与O相距为R处的线速度大小均为v=3.0m/s,取g=10m/s2。问:

12

(1)物品从A处运动到B处的时间;

(2)若物品在转盘上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物品与转盘的动摩擦因数μ2至少为多大?

(3)若物品的质量为0.5kg,每输送一个物品从A到C,该流水线为此至少多做多少功?

25.(19分)如图14所示,光滑水平轨道ab、cd在a、d端很接近但不接触,点a、d到bc边的距离均为4L,b、c间有一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垂直穿过轨道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长为L的金属杆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bc位置开始向左做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杆中电流不变,金属杆和轨道的电阻不计。求:

(1)杆向左运动距离为2L时速度的大小;

13

(2)杆向左运动距离为2L过程中,水平外力做的功; (3)杆向左运动距离为2L用的时间。

26.(14分)亚(HNO2)是一种与醋酸酸性相当的弱酸,很不稳定,通常在室温下立即分解。

(1)请写出亚的电离方程式: 。

(2)在酸性条件下,当NaNO2与KI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1恰好完全反应,且I被氧化为I2时,产物中含氮的物质为 (填写化学式)。

(3)要得到稳定的HNO2溶液,可以向冷冻的NaNO2浓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种物质,下列物质不适合的是 (填序号)

a.稀硫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盐酸

(4)碱性工业废水中的NO2可用铝粉除去,已知此反应体系中含有Al、NaAlO2、NaNO2、NaOH、NH3·H2O、H2O六种物质。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发生上述反应后废水的pH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往20mL0.01mol·L1HNO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15所示,则该烧碱溶液的浓度为 ;H2O在b点的电离程度 (填“>”“<”或“=”)c点的电离程度。d点溶液中的离子溶液的大小关系为 。

14

27.(14分)为治理环境,减少雾霾,应采取措施减少SO2、氮氧化物NOx和NO2的排放量。

(1)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1=-5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2。

若2molCH4还原NO2制N2,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1734kJ,则ΔH2= 。 (2)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或定量测定CO,反应5CO(g)+I2O5(g)5CO2(g)+I2(s);

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测得CO2的体积分数φ(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16所示。请回答:

①从反应开始至a点时的反应速率v(CO)= 。

②d点时,温度不变,若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请图中补充画出CO2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

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两种温度下,c点时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15

C.增加I2O5的投料量有利于提高CO的转化率 D.b点和d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b(3)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通过反应CO2(g)+CH4(g)CH3COOH(g) ΔH<0直接转化成乙酸。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

的生成速率如图17所示。

①250~300°C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 。 ②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4)NOx可用强碱溶液吸收产生盐。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18所示,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8.(15分)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呈白色,微溶于水,可以用于改善地表水质、

16

处理含重金属粒子废水和治理赤潮,也用于应急供氧等。实验室可用工业碳酸钙(含MgCO3、FeCO3杂技)制取纯净的碳酸钙,然后再用纯的碳酸钙制取过氧化钙晶体,其主要流程如图19所示。

(1)反应①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有 个,操作Ⅰ得到的滤渣为 、 。 (2)反应②制取CaO2·8H2O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②用冰水控制温度在0°C左右,其可能原因是(写出两种): ① ; ② 。

(4)得到的产品需过滤,洗涤,再干燥,检验产品洗干净的方法是 。 (5)将过氧化钙晶体CaO2·8H2O在坩埚中加热并逐渐升高温度,测得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0所示曲线,则350°C以上所得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此时过氧化钙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

29.(9分)为探究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现利用鞭一浓度的CO2缓冲液母液设计了以下实验(CO2缓冲液可使密闭容器内CO2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

试剂 试管号 (每支试管中的溶液总量相等) 1 2 3 CO2缓冲液母液:清水=1:7 CO2缓冲液母液:清水=1:5 CO2缓冲液母液:清水=1:3 步骤1 取生长旺盛的大蒜叶,用打孔器打出大小一致的小圆形叶片若干,排出小4 清水 圆形叶片内的气体。 (1)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该实验中,还应该控制与材料有关的无关变量有 (答出两项)。

(2)比较1号和2号试管,若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适当提高CO2浓度可以提高

于灯箱内。 步骤2 将小圆形叶片随机均分为4组,置于4支试管内,管口密封,将各试管置步骤3 观察每支试管内小圆片上浮情况。 实验步骤 18

光合作用强度。

(3)比较2号和3号试管,观察到两支试管内小圆片的上浮情况一致,说明此时 增加已经不再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4)实验中导致小圆片上浮的气体来自 (填物质名称),CO2在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参与 (填过程名称)。

30.(10分)图21表示某种病毒侵染动物细胞相关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c表示过程,①~④表示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为 酶,可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过程是 (填图中字母)。据图可知该病毒在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为 。

(2)图乙表示 过程,其中②是 ,在该过程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 (填“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若④是肽链的起始氨基酸,则决定④的密码子有 种。

31.(10分)果蝇的翅型、毛型和眼色(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分别爱A、a、B、b和D、d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且D、d位于X染色体上。现用一对长翅刚毛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雌蝇中长翅刚毛:残翅刚毛=3:1,雄蝇中长翅刚毛:长翅截毛:残翅刚毛:

19

残翅截毛=3:3:1:1。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

(1)B、b和D、d这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理由是 。

(2)根据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

(3)若根据眼色判断子代个体的性别,则可用 的雌蝇和 的雄蝇进行杂交。(均填表现型)

(4)若用XDXD的雌蝇与XdY的雄蝇杂交,由于减数异常子代中出现XDYY的果蝇则说明是 (填“父本”或“母本”)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变异,判断的依据是 。该变异发生于 (填“减数第一次”或“减数第二次”),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填变异类型)。

32.(10分)普通水稻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图22所示的三组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育种方法是 ,育种的遗传学原理是 ,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点 。

(2)Ⅱ类矮秆抗病植株高度不育的原因是 ,为使其可育,可用 处理Ⅱ的幼

20

苗。

(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病水稻品种的是 组,原因是 。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道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将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布朗运动是指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B.气体的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加 C.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2)(10分)如图23所示,大气压强为p0,气缸水平固定,开有小孔的薄板将其分为A、B两部分,光滑活塞可自由移动。初始时气缸内被封闭气体温度为T,A、B两部分容积相同。缓慢加热气体,使A、B两部分体积之比为2:5。

21

ⅰ.气体温度应加热到多少?

ⅱ.将活塞向左推动,把B部分气体全部压入A中,气体温度变为2T,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士兵过桥时使用便步,是为了防止桥发生共振现象 B.机械波和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仅由介质决定 C.泊松亮斑是光通过不透明的小圆盘发生衍射时形成的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玻璃的反射光 E.麦克斯韦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2)(10分)如图24所示,用折射率n23的玻璃做成内径为r、外径为R3r的

半球形空心球壳,一束细光线射向此半球壳的外表面,恰好不能射入其内球面,求:该束细光线的入射角i的正弦值(不考虑多次反射)。

22

35.【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如图25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电路。电源的两个电极分别与接线柱c、d连接。用一定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时,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而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该光电管时,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不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时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 B.电源正极可能与接线柱c连接

C.用b光照射光电管时,一定没有发生光电效应

D.若增加b光的强度,则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E.若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则电流方向一定是由e→G→f

23

(2)(10分)如图26所示,两块质量均为m,长度均为L的木板静止放置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木块1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点),放于木板2的最右端,木板3沿光滑水平桌面运动并与叠放在下面的木板2发生碰撞后粘合在一起,如果要求碰后木块1停留在木板3的左端,木板3碰撞前的初速度v0为多大?已知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玻璃、水泥、陶瓷为传统的三大硅酸盐材料

B.我们熟悉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均是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合成的 C.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

CaCO3(s)盐酸电解海水Mg(OH)2(s)MgCl2(aq)Mg(l)Cl2(g)

D.“接触法”制H2SO4时,原料需经过沸腾炉、接触室、吸收塔三个装置最终得到硫酸

Ⅱ.工业上有三种不同的方法生产纯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路布兰法是以食盐、石灰石、浓硫酸、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再浸取,结晶而制得纯碱。

①食盐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H2SO4(浓)Na2SO42HCl↑,这是

24

利用了浓硫酸的 性质。

②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产物之一为CaS)。 (2)氨碱法的工艺如图27所示,得到的碳酸氢钠经煅烧生成纯碱,图中物质的化学式:C. ,D. 。

(3)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也称联合制碱法,其反应原理的第一步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之后利用第一步的产物与NaCl反应,降温得到NaHCO3。其原理与氨碱法相似,但又更进一步,其优点是 。

(4)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图28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 。

25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L、M、G六种元素,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有三个未成对的价层电子,Z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L原子核外电子数是Y与Z核外电子数之和,G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G2O和黑色的GO两种氧化物,M是主族元素且与G同周期,Z与M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29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

(2)X2L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是 。

(3)YX3是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极易溶于不,其原因是 。 (4)Y元素有两种含氧酸HYO3、HYO2,相同条件下HYO3的酸性 (填“大于”+

26

或“小于”)HYO2的酸性,原因是 。

(5)YO3离子的立体结构型是 ,写出一种与YO3互为等电子体分子的分子: 。

(6)从图中可以看出,Z跟M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若该离子化合物晶体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 (写出表达式即可)。

38.【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有机物W可发生如图30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已知W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W分子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卤代物有两种,R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W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S的结构简式为 。 (2)S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填序号)。 ①取代反应 ②消去反应 ③加成反应 ④缩聚反应 (3)符合下列条件的有机物,其名称为 。(写一种即可) a.与Y的摩尔质量相同;

27

b.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

c.与碳酸氢钠反应无气泡生成,但与金属钠反应有气泡生成。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反应XR: 。 ②反应RT: 。

③W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

(5)芳香族化合物M与W互为同分异构体。则: ①符合下列条件的M的结构可能有 种。 a.与W具有相同的官能团; b.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请写出上述M的两种结构简式(要求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 、 。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凭借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抗疟疾有效成分青蒿素与双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从菊科艾属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几乎不溶于水,一旦加热到60摄氏度,青蒿素的结构就被破坏,失去了活性。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要快速繁殖优良黄花蒿品种,可运用 技术,为提高成功率,应选择 作外植体,为了防止杂菌的污染,接种前需要对外植体进行 ,再通过诱导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新植株,其中脱分化是指 。

28

(2)青蒿素不适用蒸馏方法提取的原因是 ,可用萃取的方法提取,萃取前,要将黄花蒿进行干燥和 ,干燥处理时要注意控制 。

(3)研究证明,青蒿素能诱导某些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凋亡,据此提出青蒿素的新用途是 。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如图31所示是一个农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循环经济的原则是使一个系统产生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 。

(2)该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 (写两种)。

(3)相对一般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 中的能量,从而实现了物质的 。

(4)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

通入大棚内的意义是 。

(5)农作物青贮的主要操作是:甘薯藤切段→填压进入青贮窖中→密封一段时间,其目的在于 。

29

30

理科综合参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题号 答案 1 D 2 B 3 C 4 A 5 B 6 D 7 A 8 C 9 C 10 D 11 C 12 C 13 B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题号 答案 14 B 15 A 16 C 17 B 18 BC 19 BC 20 ACD 21 AD 【解析】 31

1.同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有机物中的能量经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放出的能量有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2.与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相关的细胞器还有线粒体,而3H不会出现在线粒体上。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可能看到联会现象。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沉淀中的放射性强度远低于上清液的现象不能说明蛋白质是否是遗传物质。 3.凋亡相关的基因也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4.①表示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片段互换,属于基因重组;②表示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5.质粒可存在于原核细胞和某些真核细胞内。

6.环境的选择作用只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之一。吸食某种兰花细长花矩顶端花蜜的昆虫具有细长的口器是共同进化的结果。隔离才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7.要多吃富含碘酸盐的食物,不是高碘酸的食物,A错误。

8.乙烯使溴水褪色属于加成反应,乙醇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油脂的皂化反应是取代反应,乙烯水化制乙醇是加成反应,B错误。蔗糖水解、乙醇和乙酸制乙酸乙酯都是取代反应,C正确。苯制溴苯是取代反应,苯和氢气制环己烷是加成反应,D错误。

9.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一般用稀,A错误。pH试纸使用时,不可润湿,否则会对待测液造成稀释,B错误。贮存液溴和白磷时需在试剂瓶内加少量水,可减少液溴的挥发,可避免白磷和空气接触,C正确。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用到的药品有H2O2和CCl4,D

32

错误。

10.首先,据题意可知B是氧元素,其次则知A为氮,C为硫,D为氯。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递增,A错误。A、B、C、D的最低价氢化物分别为NH3、H2O、H2S、HCl,非金属性越强,则其热稳定性越好,B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C错误。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只有C单质(硫)室温下为固体,D正确。

11.1mol·L−1的CaCl2溶液不知道溶液的体积,A错误。1个氢氧化铝胶粒是几个Al(OH)3微粒的聚集体,B错误。1个Fe3O4中含1个Fe2+、2个Fe3+,C正确。亚硫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出H+,D错误。

12.A项,W也可能是NaHCO3。B项,应为Ksp(AgCl)>Ksp(AgI)。D项,有可能是Br2和KI反应,也有可能是Cl2和KI反应,无法证明氧化性:Br2>I2。

13.在稀硫酸中经加热转化为一种与乙酸乙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的酸性物质A,则A为丁酸(C3H7—COOH),而丁酸最多有2种。B为丁醇(C4H9—OH),丁醇最多有4种。因此W的结构最多有8种。

14.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说明月球和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引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A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人类从蒸汽机时代步入电气化时代,C错误。法拉第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D错误。

33

15.小球受力动态平衡如图,可知当T平行于斜面时T最小mgsin30,对小球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FT最小cos30,A正确。

16.由楞次定律,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B0B0123B023πr2B0BESπrπr,则电流I,C正确。

ttt22t2tR000017.如题图所示,0~x1过程中,E与位移成正比,外力恒定;x2~x3过程中,外力F=0。外力F做功改变机械能,图乙的斜率表示外力F。故0~x1过程中,F最大,A错误。x1~x2过程中,F减小,当Fmg时,物体速度最大,所以B正确。由aFmg,a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x2~x3过程中,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D错误。

18.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1m2m1m2m1m222,,解得mrGmrG2及1122223LLLm1r1m2r2,由均值不等式,当两天体质量相等时,引力最大。由于两天体初态质量未知,

A错误。角速度不变,B正确。天体质量减小,轨道半径增大,线速度增大,C正确,D错误。

19.金属框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vat,感应电动势EBLv,金属框进入磁场过程中

B2L2vB2L2atB2L2at受到的安培力F安BIL,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a,则

RRRB2L2atEBLat ma,故A错误。金属框中的感应电流I,金属框的电功率FRRRB2L2a221PIRt,B正确。金属框的位移xat2,磁通量的变化率

R2234

1L×at2ΔΔS12BBBLat,C正确。电荷量ΔtΔtt2Δ1BLat2EΔBLxBLa22qIΔtΔtΔtΔtt,D错误。 RRRRR2R20.同时存在电场及磁场时,qEqv0B。只有电场E时,

2LqE2v012设OCL,t1,Lat1,解得a,类平v0mL2抛运动中AC方向分速度为vyat12v0,合速度为5v0,

2qv0Bv0LC正确。当只有磁场时,a,解得r。轨迹如图,从OB边出磁场,A正mr2πLtL4v04πL确,B错误。粒子在磁场中转过90°,时间t222,所以1,D正

t2v0πLπv04v0确。

21.小物块A的加速度有最大值a11g,滑块放到木板右端后,滑块开始匀加速运动,木板匀减速,当滑块与木板速度相等时,若12,滑块与木板分开减速,木板先停,滑块后停,A正确。若12,滑块与木板一起减速,同时停,B错误。滑块与木板速度相等时,滑块速度最大。从开始运动到滑块速度最大,木板加速度

a22g(12)gMv0m,由速度方程va1tv0a2t,得t,所以

(Mm)(12)gM35

最大速度vMv01Mv0(Mm)() 12(Mm),故C错误,D正确。

12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共11题,共129分。 22.(每空2分,共6分) (1)0.550

(2)

dt1gt2Δt2 (3)2k

【解析】(1)主尺读数:0.5cm,游标尺读数:25×0.02mm=0.50mm=0.050cm。(2)v2dΔt v2v1gt

hv11t2gt2

由①②③得:hv12tgt2dΔtt12gt22 ∴htdΔt12gt 23.(每空3分,共9分)

36 ①

(1)①灵敏电流计应该内接,且量程不够大 ②滑动变阻器应用分压式接法 (2)如图

24.(13分)

(1)设物品质量为m,放在传送带上,先受到摩擦力而加速运动 对物品有1mgma

vat1

解得t12s

由x12at21得x3mL 故还需做匀速运动,有tLx2v2s 所以tt1t24s

(2)物品在转盘上所受的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

mg≥mv2有2R,得至少20.45

37 ① ②

(3)在传送带上传送一个物品至少需要做的功(只在加速阶段做功)为

1Wmv21mg(vt1x)4.5J2

评分标准:本题共13分。正确得出⑤式给2分,正确得出⑦、⑧式各给3分,其余各式各给1分。 25.(19分)

(1)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Byv

所以当向左运动位移为2L时,有效切割边的长度为

1L 2由题意,感应电动势不变,得:BLv0BLv

12②

解得:v2v0

(2)安培力大小为:FABIy

由于电流I不变,安培力随y均匀减小,故安培力做功为变力做功,类似弹簧弹力做功,安培力做功可由平均力乘位移来求

113WABILBIL2LBIL2

222④

由欧姆定律:IBLv0 R⑤

3B2L3v0所以WA

2R⑥

38

设水平外力做功为W,由动能定理:WWA1212mvmv0 22⑦

323B2L3v0 Wmv022R⑧

(3)因为电流不变,所以EBLv0是定值 t⑨

32BL 2⑩

32BL3L t2BLv02v0评分标准:本题共19分。正确得出③、⑧、式各给1分,其余各式各给2分。 2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HNO2 (2)NO

(3)bc(选对一个给1分,有选错的给0分)

—−

(4)2Al+NO−H2O 减小(1分) 2+OH+2H2O=2AlO2+NH3·

H++NO−2

+ (5)0.01mol·L−l(1分) < c(Na+)>c(OH—)>c(NO−2)>c(H)

2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1160kJ·mol−1

(2)①0.6mol·L−1·min−1(不带单位扣1分) ②如图

39

③AB(选对一个给1分,有选错的给0分) (3)①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②增大反应压强(1分)

增大CO2的浓度(1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 (4)2NO−3+6H2O+10e=N2↑+12OH

2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1(1分) Mg(OH)2(1分) Fe(OH)3(1分) (2)CaCl2+H2O2+2NH3+8H2O=CaO2·8H2O↓+2NH4Cl (3)①温度低可减少过氧化氢的分解,提高过氧化氢的利用率

②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低有利于提高CaO2·8H2O的产率(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4)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酸化的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洗涤干净

△(5)CaO 2CaO2·8H2O=====2CaO+O2↑+16H2O 29.(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9分)

(1)大蒜叶的生理状况相同、同一品种的大蒜叶等(答案合理即给分)

(2)相同时间内2号试管上浮的小圆片数量多于1号试管(或2号试管内的全部小圆片上浮所需的时间比1号试管短) (3)CO2浓度

(4)水 CO2的固定(1分)

40

30.(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逆转录 a、b、c(2分) RNA→DNA→RNA→蛋白质(3分) (2)翻译 tRNA 从左往右 两 31.(每空1分,共10分)

(1)不遵循 B、b和D、d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2)AaXBXb AaXBY (3)白眼 红眼

(4)父本 子代的XD来自母本,YY染色体只能来自父本 减数第二次 染色体变异

32.(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杂交育种 基因的自由组合 2/3

(2)Ⅱ类矮秆抗病植株为单倍体,减数时无同源染色体联会(2分) 秋水仙素(或低温)(2分)

(3)C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2分) (二)选考题:共45分。 33.(15分)

(1)(5分)ACE(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解析】布朗运动是指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A正确。气体的温度升高,

41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个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都增加,B错误。液晶具有与晶体相似的性质,如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即对光的通透性质不同,C正确。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由于没有考虑热传递,所以D错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E正确。 (2)(10分)

解:i.加热后,A、B两部分气体体积之比为2∶5,设A部分气体的体积为V,则初始状态A、B两部分总体积为2V,末状态总体积为3.5V

气体做等压变化,所以满足

2V3.5V TT1②

得T1=1.75T ③

ii.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p02Vp2V T2T④

解得p24p0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正确得出①~⑤式各给2分。 34.(15分)

(1)(5分)ACD(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解析】士兵过桥时使用便步,是为了防止桥发生共振现象,A正确。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还与频率有关,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B错误。泊松亮斑是光通过不透明的小圆盘发生衍射时形成的,C正确。由于反射光是偏振光,在拍摄玻璃

42

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玻璃的反射光,D正确。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E错误。 (2)(10分)

解:在内圆界面发生全反射,由折射定律:

12 nsin3①

由正弦定理:

Rr sinsinj②

j30

sinin sinj③

在外圆界面发生折射,由④

得sini3 3⑤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正确得出①~⑤式各给2分。 35.(15分)

(1)(5分)ABE(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解析】由于电源的接法不知道,所以有两种情况:①c接负极,d接正极: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知a光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知b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所以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②c接正极,d接负极:用某种频率的单色光a照射光电管阴极K,电流计G的指针发生偏转,知a光产生的

43

光电子能到达负极d端。用另一频率的单色光b照射光电管阴极K时,电流计G的指针不发生偏转,有两种可能的情况,情况一:b光不能产生光电子,情况二:b光产生的光电子不能到达负极d端,所以a光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所以a光的频率一定大于b光的频率。故A、B正确。由以上的分析可知,不能判断出用b光照射光电管时,一定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故C错误。若增加b光的强度,并不改变b光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灵敏电流计G的指针不偏转,故D错误。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若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则电流方向一定是由e→G→f,故E正确。 (2)(10分)

解:设木板3的初速度为v0,对于2、3两木板组成的系统,设碰撞后的速度为v1 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2mv1

对于3、2整体与1组成的系统,设共同速度为v2 则据动量守恒定律得2mv13mv2

木块1恰好运动到木板3左端,则据能量守恒有

mg2L12mv2122123mv2 由①②③联立方程得:v026gL 评分标准:本题共10分。正确得出③式给4分,其余各式各给2分。 3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Ⅰ.C

44 ①②③④

Ⅱ.(1)①难挥发(1分)

△△

②Na2SO4+4C+CaCO3=====CaS+Na2CO3+4CO↑(或Na2SO4+2C+CaCO3=====CaS+Na2CO3 +2CO2↑)

(2)Ca(OH)2 NH3

(3)NH3+CO2+H2O=NH4HCO3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作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原料气氨气和一氧化碳都由氨厂提供,减少CaCO3制CO2这一工序,降低了能耗与污染

(4)不可行,因为碳酸氢钾溶解度较大,且在常温下与氯化钾的溶解度差别小,无法大量析出碳酸氢钾

3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

(2)sp3(1分)

(1分)

(3)极性(1分) NH3是极性分子,H2O也是极性分子,且它们之间存在氢键,故NH3极易溶于水

(4)大于(1分) HYO3中的Y为+5价,而HYO2中的Y为+3价,正电性更高,导致Y—O—H中的O的电子更向Y偏移,越易电离出H+ (5)平面正三角形 SO3(1分)

478gmol14783(6)CaF2 (或cm)

agcm36.021023mol1aNA45

3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羧基、酯基(1分) (1分)

(2)①③④

(3)2-丙醇(或2-羟基乙醛或-羟基乙醛)(1分)

(4)① +CO2+H2O――→+NaHCO3

②+2Br2――→↓+2HBr(或 +2Br2――→↓

+HBr+NaBr)

③ +H2O

浓硫酸

+CH3COOH

(5)①11

② 、 (对1个给1分)

39.(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植物组织培养 未开花植株的茎上部新萌生的侧枝(或生长旺盛的嫩枝)

46

消毒 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2)蒸馏时青蒿素的结构容易被破坏 粉碎 温度和时间 (3)治疗癌症(1分)

40.(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生产原料(1分) 资源化 (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3)粪便等废物 循环利用

(4)分解作用 可以增加大棚中CO2浓度,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作物的产量 (5)通过微生物发酵,初步分解农作物秸秆中的有机物,有利于禽畜的消化吸收

4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