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护理
2016年11月第14卷第32期• 3351 •
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颖雅,江志潇,冯晓玲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核心能力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120名护士应用 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84.96分
[]
[± 35.35分,均分为3.36分,处于高能力水平。伦理和法
[
]管理者结合实际情况,在护士培训中应注重评
[]
律实践得分最高(3.52分±0.62分),评判性思维和科研得分最低(3.17分±0.71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护士职称及养育孩子情 况是影响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并与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呈正相关。结论
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低职称及未婚未孕护士的培养,以提升护士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核心能力;临床护士;影响因素
Analysis of status quo of clinical nurses? core competenc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Li Yingya,Jiang Zhixiao,Feng Xiaoling(Sun Yat-sen Memorial Hospital,Sun Yat - sen University,Guangdong 5101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know about the level of clinical nurses? core competency an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 A total of 120 clinical nurs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s and by using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Results:The total score and mean score of clinical nurses?core competency were 184.96 + 35.35 and 3.17 士 〇.71,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the higher level.The highest mean score was the dimension of legal and ethical practice(3.52 + 0.62) while the lowest was critical thinking and research (3.17 + 0.71).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nurses’ titles and parenting status we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re competency and were positive related to core competency.Conclusion: Managers should combine the practice to pay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nurses?critical thinking and research ability, especially for nurses who has lower professional title and the nurses who were unmarried and not pregnant.Key words core competency;nurse;influencing factor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d〇l: 10.3969/j.issn. 1674-4748.2016.32.002
1.2方法
文章编号:1674-4748(2016)32-3351-03
核心能力是完成绩效所需的关键能力,重视和发 展护士核心能力可以増强其职业竞争力和自我成就 感,从而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促进护理事业的进步与 发展[1]。本研究通过调查我院临床护士核心能力情 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管理者制定提高护士核心能力 提供理论依据。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科室进
1.2.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一般资 料问卷及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一般资料问卷包括 年龄、性别、工作年限、科室、聘用形式、学历、职称、职 务、收人、婚姻、家庭等基本情况。注册护士核心能力
量表采用由Lm等[2] 2009年修订的版本,含7个维度 共55个条目。7个维度分别为评判性思维和科研(8 个条目)、临床护理(10个条目)、领导能力(9个条目)、 人际关系(8个条目)、伦理和法律实践(8个条目)、专 业发展(6个条目)及教育咨询(6个条目)。每个条目 采用〇分〜4分
l.i
行分层。按12 %的比例抽取2015年5月在职在岗且 已注册的护士作为样本,对抽取的121名护士进行问 卷调查。通知护士在规定的时间段登录指定的网站进 行问卷调研,共120名护士完成问卷。
Likert 5级评分,0分为完全没有能
力,4分为很有能力。最高分为220分,分数越高表示 核心能力水平越高。按分数分为3个等级,总分165分〜 220分或条目均分>3分表亦尚水平,总分110分〜 1分或条目均分2分〜3分表亦中等水平,总分< 110分或条目均分<2分表示低水平。研究表明该问 卷具有良好信度及效度[2],本次调查Cronbach’s a系 数为0.988。
作者筒介李颖雅,护师,本科,单位:51012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江志潇、冯晓玲(通讯作者)单位:51012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引用信息李颖雅,江志潇,冯晓玲.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分析[J].全科护理,2016,14(32): 3351 -3353.
• 3352 •
1.2.2统计学方法采用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NURSING November,2016 Vol.14 No.32
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
维度
总分
伦理和法律实践领导能力人际关系临床护理专业发展教育咨询
人(%
表2临床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及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 表示,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般资料 120名临床护士年龄22岁〜52岁(29.91岁±6.76岁),工作年限1年〜32年(8.68年士 7.76年)。其他一般资料结果见表1。
表1 120名临床护士的_般资料情况
各维度得分(I±s,m = 120)
总分
分条目得分
条目数
项目
性别
男
女
最髙学历中专
大专
本科
聘用形式正式
合同
职称
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
职务
无
教学老师护士长以上
班次
轮班白班
婚姻状况未婚
已婚其他
孩子情况有
无收人
<2 000 元2 000元〜4 000元〜>6 000 元
)4(3.3)116(96.7)2(1.7)40(33.3)78(65.0)24(20.0)96(80.0)45(37.5)58(48.3)15(12.5)2(1.7)104(86.7)10(8.3)6(5.0)94(78.3)26(21.7)55(45.8)63(52.5)2(1.7)54(45.0)66(55.0)0(0.0)3(2.5)50(41.7)67(55.8)
评判性思维和科研
55810668184.96±35.3528.15±4.9931.56zh5.27.85±5.1732.97±6.5219.61±4.1819.48±4.6925.34±5.68
3.52±0.623.51 + 0.653.48±0.653.30±0.653.27±0.693.25±0.783.17±0.71
2.3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
2.3.1单因素分析将一般资料逐一与护士核心能 力(总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除性别、科室及是否 独生子女无统计学意义(P >〇.〇5),年龄、婚姻状况、 工作年限、聘用形式、最高学历、职称、班次、职务及有 无孩子均有统计学意义(P<〇.〇5)。
2.3.2多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 的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分类资料及等级资料予以赋 值,见表3,临床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作为因变量,行 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分析,可见职称及孩子情况进人回 归方程,具体见表4。
表3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影响因素自变量赋值方式
项目最髙学历聘用形式职称班次职务婚姻状况孩子收人
赋值方式
2.2临床护士核心能力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总分 为184.96分±35.35分,均分3.36分,处于高能力水 平。7个维度中伦理和法律实践得分最高,评判性思 维和科研得分最低。详见表2。
表
1,大专=2,本科=3
正式=1,合同=2护士 = 1,护师=2,主管护师=3,副主任护师=4倒班=1,白班=2无=1,教学老师=2,护士长及以上=3未婚=1,已婚=2,其他=3有=1,无=2
低于2 000元=1,2 000元〜3 999元=2,4 000元〜 6 000 元=3,髙于 6 000 元=4
中专=
4
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项目常数项
回归系数标准误
P0.302-0.243
^值
185.32014.730职称
-17.175孩子情况
注:i?2 = 0.241 = 18.539 = 0.0003
讨论
18.440
5.0207.26910.0502.936-2.363
P0.0000.0040.02095%C 了值148.800 〜221.8394.791 〜24.659— 31.570 〜一2.780
故处理条例》等法律的制定实施、举证倒置及越来越显 著的医患、护患纠纷有关。管理者在培训当中不断使 用实际例子强调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使临床护士 的法律意识强化,从而影响实践行为。评判性思维和 科研得分较低可能与护士的在校受教育及在医院继续 教育缺乏相关的学习培训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传 授知识为主。再者,临床工作中科室工作忙碌,护士以
3.1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
核心能力总分为184.96分±35.35分,均分为3.36分, 处于高能力水平。7个维度中伦理和法律实践得分最 高(3.52分±0.62分),评判性思维和科研得分最低 (3.17分±0.71分)。与丛丽等[3_5]的研究结果一致。 伦理和法律实践得分最高可能与《护士条例》《医疗事
全科护理
2016年11月第14卷第32期• 3353 •
可能是有孩子的护士比没有孩子的护士年资稍高,而 且照顾孩子就如同照顾病人,较没有孩子的护士需要 学习更多的技能,培养更多的耐心,思考得更加细致,从 而影响自身的核心能力水平。以上调查结果提示管理 者应加强低职称护士及未婚未孕护士的核心能力培训。
参考文献:
[1] 庞亚娟,周兰姝.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
研究,2015,29(6B) : 20 -2066.
完成当班工作内容为主要任务,缺少思考的培训,护士 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这也是很多不良事件发生的根 本原因。提示医院管理者对护士的阶段培训及继续教 育在内容或形式上需要再改进,如内容可以增加科研、 评判性思维的课程,形式上运用可以有效提高评判性 思维能力及核心能力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育模 式[6],减少以纯知识的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
3.2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很 多因素影响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护士职称及养育孩 子情况是影响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因素。①职称 与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呈正相关,与李冰等M
的研究
结果一致。可能因为晋升时需要考核技能、教学、科研 等方面的内容,在晋升的过程中临床护士主动学习,提 升自身各方面能力,而且职称越高工作年资越高,学历 越高,晋升条件越高,且高职称的护士在科内承担更多 的工作,如护士长、专科护士、带教老师等。因此职称 越高核心能力越高。②养育孩子情况与临床护士核心 能力呈正相关,即有孩子的护士的核心能力比没有孩 子的护士更高。这与很多研究结果不同,可能因为其 他研究未考量此因素。从养育孩子的本身分析,原因
(上接第3350页)
[2] Liu M» Yin L»Ma <2/. 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s in Macao: instrument validation [J]. Adv Nurs,2009,65(4):3 - 900.
理学杂志,2010,25(9):52 -54.
[3] 丛丽,赵光红.湖北省三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护
[4] 吕芳芳,祝筠,靳昭芳,等.济南市三级医院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〇11,8(9):39〇- 393.[5] 宋春燕,王菊香.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定量研究及人口学变量的影 响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 11 -14.[6] 欧美军,李乐之,张慧琳,等.新人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J].护 理学杂志,2015,30(1):49 -51.[7] 李冰.临床护士核心能力调查[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37):4 -6.[8]
门晓兵,刘敏,徐金波.注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稿日期:2016-08 - 02)
(本文编辑卫竹翠)
[:1].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0):67-68.
习的热情。②绩效考核増强了护士的竞争意识,提高 了护士的责任心和积极性。③弹性排班充分利用了现 有的人力资源,又能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提高 其生活质量。④星级护士的评选及对护士成长发展的 重视充分尊重了护士的价值,増强了其自信心,有利于 降低职业倦怠感。
综上所述,激励化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儿科护士职业倦怠感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关研究显示,激励化管理能有效激发护士的潜能,改变 护士懒散的工作状态,消除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提高护
理质量。本研究探讨激励化护理管理对儿科护士 职业倦怠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其中对照组实施儿科 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儿科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 实施激励化护理管理,包括护士分层级使用激励、绩效 考核激励、弹性排班激励、星级护士评选激励和满足护 士晋升发展需求等措施。
研究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工作积极性评分、 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激励化护理管理能 提高儿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效能感;观察组护 士情感枯竭评分、去人格化倾向评分低于对照组,个人 成就感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激励化护理管理能明显 降低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感;观察组护士生活质量SF - 36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激励化护理管理能显 著提高儿科护士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与肖晓玲 等[8]的报告具有一致性。
激励化护理管理之所以能显著降低儿科护士职业 倦怠感和提高护士的生活质量,其原因在于:①护士分 层使用充分发挥了不同年资护士的价值,在激发工作 热情的同时也无形增加了竞争性,能使高年资护士的 技术水平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又能激发低年资护士学
[1] 肖宏,张禹,孙雪莲,等.分层次管理对护理人员理论掌握水平和实
际操作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8): 94 - 97.[2] 黄燕波,于书慧,王兰,等.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环境对护士工作倦怠 感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5): 548 - 552.[3] 邵银燕,肖冬琴.护士感知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的相关性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15,27(1):76-77.
[4] 刘丽婷.中国护士职业倦怠心理社会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J].中 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8):58 - 61.
[5] 柳鸿鹏,位珍珍,张显珍,等.我国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 (24):2966-2969.[6] 毛金娥,文锋华,艾华,等.基于工作质量和护理风险的量化绩效考
核方案实施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G14,28(2B):539 -541.
[7] 王洛香.护理管理中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对护士积极性及护理满 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172 - 2174.
[8] 肖晓玲,胡秋秋,刘玉萍,等.护士职业获益感及其对职业倦怠影响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 56 - 60.
(收稿日期= 2016-07-13)
(本文编辑卫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