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外国名作欣赏

外国名作欣赏

来源:九壹网
第一章 远古壁画 1、艺术哲学:丹纳:“批评家心目中的拿破仑” 2、艺术品的产生:种族、环境、时代

3、美术: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手段,创造出占据一定空间形态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4、美术的特征:1)造型性:2)瞬间性和同时性3)形象性和情感性

5、美术欣赏的方法:从整体去把握;寻求画外之意。 6、美术欣赏的规律:1、欣赏过程中要充满情感活动 2、需要联想、想象和再创造。3、主观倾向4、共鸣现象

7、欣赏方法:1、构图2、明暗3、面部4、手部 8、人类创作的真正艺术品:旧石器时代晚期 9、史前美术包括洞窟壁画、小型雕刻、建筑、彩陶。 10、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法国拉斯科洞窟壁画,奥地利和法国出土的小型雕刻

11、题材:原始人自身和动物。主题:生存与繁衍。 12、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壁画—《野牛》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公牛大厅)——《受伤的野牛》;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艺术特征:原始人类用粗壮而简练的黑线勾画出轮廓,并用红、褐、黑色渲染出动物的体积和结构。作品富有动感,充满粗犷的原始气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雕刻—《威伦多夫的维纳斯》《持角杯的维纳斯》 建筑—《斯通亨治巨石栏》

13、女性雕刻:共同特征是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胸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生殖的崇拜,被人们称之为“原始的维纳斯”。维也纳威伦多夫出土的女性雕像是最著名的代表作,即《威伦多夫的维纳斯》奥地利。

这尊约十一公分的女神像,代表着生育之神,她被取名「维纳斯」,是表征爱、婚姻和生育,这些都是男子对自己所爱戴的女人之期望。

这尊维纳斯的三围极为肥壮,诺大的胸部和腹部彰显着她的生育能力,然而头部却为发辫所缠绕,遮掩了她的视觉、听觉与说话的功能。她所背负的繁衍重任让当时的人对她充满着敬畏与爱戴,她那不听、不说、不看的「美德」则成为女性的典范,为后代女性确立了女性的天职,广受人们的尊重。整个雕像以其肥胖、成熟而有力的形态,显示了宏伟的纪念碑式的气度.整个雕像象征着旺盛的生育能力。这说明原始人对本部落生存的关注。因为,对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来讲,女人怀孕和生育,是一件不可思议的奇迹。一个部落能否生存下去,完全取决于这种奇迹。所以,这雕像很可能是原始部落神圣的生育神。从原始社会流行的巫术观念来看,原始人创造了这样一个神圣的生育神的形象,就等于控制了人工生育能

力。同时,这种会生育的妇女的形象,也正是原始人心目中理想的爱和美的女神。所以,有些美术史家习惯将这一雕像称作“威伦多夫的维纳斯”。

作用:第一种解释为她是一个“女神”或“母神”,作为一种生殖繁衍的象征,雕像异常夸张的胸部和腹部,以及涂染红色(暗示女性经血)也许是史前人类对母性和生殖的一种崇拜,也是当时人们对人类繁衍生息的一种祈祷和祝福。 另一种解释为,小雕像可能被视为能够带来好运的吉祥物。这个吉祥物被男人携带着,在狩猎中能给他们带来成功。

从这些小型雕刻作品可以看出,原始社会的美术作品有意夸张和强调了女性的性生理特征,是符合原始人理想追求的。因为在原始社会的部落中,只有那些最肥胖、最强壮的女性才能生育,才能有力量抚养后代,能避免被饿死,所以肥胖是富足、力量和称心如意的象征,是性的一种特殊魅力,也是人类能够生存发展的一种保证。

14、巨石建筑是欧洲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物。它主要分布在地中海诸岛至大西洋沿岩地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英格兰南部斯通亨治巨石结构。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巨石结构,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在一个很大的广场上,每两块竖立的巨石上压着一条数吨重的横石,以此组成四圈石栏。中间有一个石板大平台,可能是当时的祭台。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新石器时代建造这样一种巨石建筑,不能不说起一种巨大的创造。至于它的实际用途,学者信众说纷纭,看来它既有明显的宗教意义,也很可能是人类最早的纪念碑。即使在它已被严重破坏的今天看来,它仍然具有 庄严、肃穆的威仪。

15、原始美术的美学特征:1. 实用功利与观念和幻想的外化形成互渗。2.对自然形象的记忆和对再现对象本质特征的准确观察。3.形式单纯、天真且充满了生命活力

16、史前洞窟艺术创作的动因是来源于巫术。 第二章 古埃及美术

1、古埃及艺术发展的社会条件:尼罗河的赠礼;王权;宗教信仰和墓葬习俗;封闭的地理环境

2、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和拉荷特普及妻双人坐像 3、金字塔最为鲜明的艺术特征是它庄重而稳定的外部造型、庞大而和谐的整体结构、单纯和简洁的形式美感。长方形—梯形—方锥形

4、吉萨金字塔群在古埃及金字塔建筑中最为著名,其中胡夫金字塔为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它不仅突出地体现了古埃及无与伦比的建筑技术,而且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它以巨大而又极其单纯的几何形体,

给人以高大而又无比稳定的感觉,充分体现了统治者的权势与神圣。

5、狮身人面像,是哈夫拉金字塔前的巨大雕像。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法老权力的象征

6、浮雕和壁画的共同程式:人物造型正侧面结合:人物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用水平线划分画面;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人物群像之间尽量避免相互遮挡,人物与象形文字紧密结合;构图采取“填充法” ,将各部分内容分别置于画面内,画面充实,不留空白;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多为褐色,女子多为浅褐色和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为黑色。

7、古埃及是人类美术中最早形成风格的文明之一。 8、古埃及的艺术特征:1.古埃及艺术的风格是壮丽、宏伟、明确、稳定,有严格的规范,又具有写实基础上的美化。 2. 倾向于一种高度秩序的建立。3. 要求一种轮廓的清楚。4. 与他们对死亡的认知和所信仰的宗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9、影响力:古埃及人在建筑、绘画、雕刻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他们对“人”的探索,构成了四方美术至今不衰的久远传统,有别于东方文明,特别是中国文明中以“自然”为主题的特征。这也正是西方美术追寻人体美学最早的开端,也是埃及美术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章 古希腊、古罗马雕刻与建筑 1、希腊艺术之源——克里特·迈锡尼文化是欧洲上最早的文明,也是希腊文明的先驱,是希腊艺术主要的源流。(一)克里特艺术:《米诺斯宫》——被人们称为“迷宫”,《持蛇女神》 (二)迈锡尼艺术:《狮子门》

2、古希腊艺术繁荣的前提条件:1. 民主、自由的城邦生活2. 温和的地中海性气候。3. 大理石7. 神话传说。

3、荷马时期,萌芽(前12~前8世纪)几何风格 简朴;几何形风格的陶瓶,《迪比隆陶瓶》, 4、古风时期,形成发展(前7世纪~前6世纪)东方 微笑 过渡;建筑:1.多利亚式2.爱奥尼亚式3.科林斯式石柱:柱基、柱身和柱头。山形墻作用在于将屋顶之重量放于直立之石柱上。雕刻:“古风的微笑”。雅典和科林斯是陶瓶的生产中心。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

5、古典时期,繁荣鼎盛(前5世纪~前4世纪)写实的基础上理想化;典雅高贵的艺术气质;雕刻:《驾战车者》、《掷标的宙斯》、米隆《掷铁饼者》、菲狄亚斯(希腊古典盛期最伟大的雕刻家,巴特农神殿装饰雕刻的总设计者)的《命运三女神》;建筑:建造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艺术的最高代表——雅典卫城建

筑群,建造了古希腊神庙艺术的最高代表——巴特农

神殿。

6、希腊化时期,成熟、东方交融(前4世纪末~公元1世纪)更加精致 强调个性;胜利女神像、米洛的维纳斯、拉奥孔

7、《赫尔墨斯与小酒神》《牧羊神》《尼多斯的阿芙罗谛特》 普拉克西特列斯;理想和写实性

8、雅典卫城建设的主要目的:第一,赞美雅典,纪念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炫耀它的霸主地位;第二,把卫城建设成为全希腊的最重要的圣地,宗教和文化中心,吸引各地的人前来,以繁荣雅典;第三,给各行各业的自由民工匠以就业的机会,建设中限定使用奴隶的数量不得超过工人总数的25%;第四,感谢守护神雅典娜保佑雅典在坚苦卓绝的反波斯入侵战争中赢得的辉煌的胜利。整个建筑群是由巴特农神殿、伊瑞克先神庙、卫城山门、雅典娜女神庙等部分组成,其中,主体建筑是巴特农神殿。

9、巴特农神殿是雅典卫城主体建筑,为了歌颂雅典战胜波斯侵略者的胜利,是供奉雅典娜女神而建的最大神殿。

10、古希腊美术的基本特征:赞美人性,注重情趣,强调模拟自然。注重内在结构,信任此刻的观察,追求理想境界。在和谐理想的旗帜下不断超越,带来艺术风格顺其自然的演变。

11、在整个西方美术传统中,古希腊的雕塑占有重要的地位西方美术中崇尚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写实精神,可以说都是从古希腊开始的。古希腊雕塑,以其恢弘博大的崇高感体现了人对美的理想范式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积极的、向上的,鼓舞人心的艺术,尽管它产生在那么久远的年代,但作为典范,无论是艺术还是精神,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希腊七大奇观:一.诺瑟斯皇宫二.德菲尔神谕三.伊匹杜拉斯剧场四.罗德斯岛巨铜像五.奥林匹克诞生地六.失落的亚特兰提斯七.巴特农神庙

13、古代希腊美术与罗马美术同被称为西方美术发展的第一高峰。

古罗马艺术产生的条件:1.罗马人主要依靠农业为生,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培养了对客观事物冷静思考和求实的精神,所以务实是罗马人的风格,不同于“外向型扩张”的希腊人的那种浪漫主义气质。这就决定了罗马人的艺术观是求实、写实,缺乏幻想和想象力。

2.罗马不断的领土扩张导致了文化的混合,势必掺杂了其他地区的文化,成了一个多民族文化汇集的艺术。

3.罗马人相信祖先的灵魂常降临家庭享受祭祀,并保

佑家庭成员。有地位的贵族家庭中总是设置房间保存祖先的遗容。这种保存祖先遗像的风俗是古罗马盛行肖像雕塑的社会原因。

14、古罗马艺术的根源:希腊艺术和伊达拉里亚艺术。 艺术的中转站——伊达拉里亚艺术:最能代表伊达拉里亚艺术水平的则是陶塑和青铜雕刻。 《陶棺上的夫妇像》:棺盖上塑着死者夫妇俩人像,这对夫妇亲密地倚坐着,就像躺卧在沙发上一样,脸上都挂著古风式的微笑,强烈地显示了希腊艺术形式对伊达拉里亚艺术的重要影响。人物的姿态上雕像又具备了自成一家的特征,显得个性开朗、乐观,丝毫没有悲哀气氛,和颜悦色的表情似乎传递着美好的情感,陶棺没有丝毫恐惧的色彩,好像是人类美好的归宿,雕像显示出一种亲密轻松而欢快的气氛。这一作品表现手法简练,表情生动,对罗马的肖像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母狼》:母狼雕像神态凶残,形体结构严谨,躯干与四肢精瘦有力,神情警觉而威严,洋溢着野性的生命力,象征着罗马人坚毅冷峻的民族性格。 罗马城的创立与母狼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出于感恩之情,罗马人将母狼称为“母亲之狼”。罗马城的建立似乎也隐含着狼的野性与强悍。

在16世纪,佛罗伦萨雕刻家波纳尤奥略又在母狼腹下补雕了两个吸吮乳汁的婴儿,更完整地表达了罗马建城的传说。不过,要指出的是,这匹母狼不是一般的母狼,它是带有神性的狼,是罗马神话里的一个战神。《母狼》因其具有纪念碑性质的意义而成为罗马市的永久象征。它是罗马人作为民族发源的始祖来崇拜的。这一件青铜雕像代表了当时青铜雕刻制作的最高水平。

15、古罗马艺术的表现:建筑、雕刻、绘画。 16、罗马建筑中最重要的特点是拱券技术、建筑柱式和天然混凝土技术的密切结合。他们把艺术感觉和工程精良技术结合起来,创造了建筑质量和空间的全心概念。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维提出的建筑的三大原则:坚固、实用、美观。 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罗马万神殿;科洛西姆竞技场;凯旋门;图拉真纪念柱

罗马万神殿:它是古罗马建筑的杰出代表,是新式材料及技术的受惠者。最初建于前27年,由阿格里帕设计监督,后被焚毁。118年,哈德良皇帝在原址上彻底改建万神殿,把它建成罗马特有的穹窿顶圆形神庙。公元3世纪,皇帝卡拉卡拉在圆形神殿前加建一座长方形神庙并与之相连,长方形建筑作为整个神庙的入口,这样万神殿作为一个整体的形制才最终固定。它是集罗马圆形神庙与希腊长方形神庙于一体的综合式建筑。

科洛西姆竞技场:科洛西姆竞技场,不仅代表了罗马建筑的最高成就,同时它还是包含各种柱式因素的有机整体。这一竞技场的布局复杂,共计四层拱门,但是建筑物的每一部分非常精致、完整。椭圆的外形,严整的外表,显得尤为单纯、明确。一系列环形拱和放射拱的巧妙安排有效地解决了众多观众席的排列问题。走廊、通道、保护墙一应俱全,各个部分的统一组合使整个建筑尽显宏伟、雄壮之气。每一层使用的不同的柱式,一层比一层繁琐、华丽,从而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视觉感受。同时整个建筑造型外观俭朴,巨大的视觉感表现出了罗马帝国的雄壮个性。 1、它是迄今遗存的古罗马建筑工程中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国威的象征。2、建造:这座斗兽场是为了纪念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而兴建。

图拉真纪念柱:图拉真皇帝为了纪念对达契亚人的胜利而建的,是一个用大理石砌成的大柱子,由底座、柱身、柱顶三部分组成,高38米。

柱身内有一个螺旋形梯子直通柱顶,柱顶上立有图拉真皇帝的铜像,柱身环绕着23圈,长达244米的浮雕带,叙述了图拉真征服达契亚人的战争经历。 为了炫耀帝国的伟大,为了炫耀帝王的丰功伟业,为了巩固政治的集权而存在的,具有时代特点,成为罗马帝国精神的象征,也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公共艺术。

17、《捧着祖先头像的罗马人》,表现的是罗马人葬仪中出现的情节。在葬仪上,送葬人要捧着祖先的遗像参加葬礼,因此肖像雕刻实际上成为这种独特葬仪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这组雕像中通体运用写实手法,着重刻画头部,身体被繁复的衣褶覆盖,质感很强,头部与繁复的衣褶形成繁简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头部的个性特征。

18、共和国时期,罗马雕塑艺术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始于古埃及拓制面具的风俗在罗马被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于是出现了大量的面部塑像,为注重人物脸部刻画这一优秀传统奠定了坚定的基础。青铜胸像《布鲁斯特》就是反应这一理念的代表作。它不仅逼真地再现了人像的面部特征,还成功地揭示了布鲁斯特作为政治家严谨、刚毅的内在气质。

19、帝国前期罗马美术出现了写实性与理想性相结合的特点。罗马艺术家开始概括、生动地表现对象,开始学会美化人物,于是产生了非同寻常的艺术表现手段,即在突出个性基础上的美化,这种个性化和美化的例子最突出的是《奥古斯都像》。这一作品体现了罗马艺术家在对这种新式风格的探索过程中所作的不懈的努力。

20、《奥古斯都全身像》是一尊有代表性的帝王全身肖像,约作于公元前19—13年 。奥古斯都意即“神圣”,雕像是罗马的开国皇帝渥大维。它不仅非常精

美,而且整个神态姿势都被塑造得像神一般,表现出皇家贵族的完美形态特征。

21、这尊雕像着意美化这位大皇帝,胜利的皇帝被塑造成一个穿着盔甲的战士,左手持着象征无上权力的权杖,右手指引方向,有趣的是在右腿边雕着一个小爱神的形象。

22、罗马帝国后期,写实主义时期。

《卡拉卡拉像》:罗马历史上著名的嗜血成性的暴君,在这尊雕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张性格鲜明的脸:方方的脸庞,嘴角内收,头部低斜,紧锁的双眉,多疑而凶残的眼睛流露出凝滞的眼神。雕像五官轮廓清晰,眼睛的刻画令人叹为观止,那是一双充满着复杂感情的眼睛:凶恶、暴躁、多疑、恐惧。一头卷曲的头发和满脸的胡须则进一步强化了他那凶残的性格。这一雕像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艺术技巧上,达到了罗马雕塑的最高成就,在整个世界美术史上也是十分少见的。

《马尔克·奥利略骑马像》:这尊雕像通过对人物的动作以及表情的塑造成功地体现了这位具有哲学家和文学家气质的皇帝的形象,也可以明显看到当时罗马帝国的衰落。皇帝留着希腊式的胡须,骑着高头大马,右手指向前方,似乎正在俯视着这个喧嚣的世界,不过皇帝在马上举手的这一动作,好像显得有点儿迟疑,有点儿犹豫,让人觉得不是那么坚定。再仔细看,可以发现,手臂的高度几乎还没有举到水平的位置。还有,他的头微微往下低着,脸上流露出一种忧郁或者是沉思。雕像中的皇帝不再是不可一世的罗马军事领袖,甚至连一位政治家所应具有的风度都没有。 22、罗马雕刻产生个性化的主要原因:前2世纪就有翻制祖先面具供祭奠用的习俗。为统治者树碑立传。 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雕刻肖像以示表彰。这些惯例要求雕像必须与真人相符,所以写实、个性化成为罗马雕刻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区别于希腊雕刻最突出之处。

23、古罗马艺术与古希腊艺术的比较:1.罗马和希腊都是奴隶制国家,又都是半岛国家,罗马人是一个冷静、务实的农业民族,它们较现实,讲究实际,喜欢具体的、实在的东西,务实是罗马人的风格,不同于“外向型扩张”的希腊人富于想象、重理想那种浪漫主义气质。这就决定了罗马人的艺术观是求实、写实,缺乏幻想和想像力。

2.希腊艺术主要用于敬神,围绕神庙和祭祀、纪念活动进行创作,带有理想化的色彩。而罗马艺术大多是给予帝王和满足罗马贵族奢侈的生活需要。 3.罗马人信仰多神教,保存祖先遗像的风俗是古罗马盛行肖像雕塑的社会原因。这种肖像酷似真人,没有艺术的创造性,不过它却奠定了罗马肖像特别注重人物面部细节刻画的特点。

24、古罗马雕刻与古希腊雕刻的比较:1.希腊雕刻强调的是共性和民族精神,而罗马人要求的是个性特征鲜明的肖像,艺术家不仅满足于外形的逼真,更重视人物个性的刻画。

2.罗马肖像的精神气质主要通过头部表现,希腊人则通过身体姿态动作来传达,所以罗马雕像如果缺了头部,余下的部分就没什么意义了,而希腊雕像的生命充满身体各个部分,即使只剩下断臂残躯,仍然能给人以特有的生命和美感。

3.古罗马肖像雕塑的美学追求在于求真美,这同古希腊的宁静、理想化的完美迥然不同,这种特征趋向于个人意志的创造,表现出敢于参与世事争胜的气概,而古希腊雕塑则更多体现宁静、理想化的完美。 25、古罗马艺术的总体特征:古罗马的文化艺术是一个多民族文化汇集的艺术。罗马艺术更倾向于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其内容多为宣扬个威和享乐性的世俗生活。 人物表现上重视写实和个性,重视艺术中的“真实”。公共性建筑艺术,成了罗马帝国精神象征,表现出罗马帝国的雄壮个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