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小新将一底面恰好与水面接触的不开口饮料罐匀速缓慢地按入水中,在饮料罐全部浸入在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2.下列估测正确的是(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50N B.一袋方便面的质量大约是1kg C.成年人一只脚掌的面积大约是0.02m2 D.新宾地区的大气压强大约是104Pa
3.如图所示,液体在a、b、c三处产生的压强,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点的压强相等 B.b、c两点的压强相等 C.c点压强比b点压强大 D.a点向下的压强比向上的压强大
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活塞式抽水机
B.锅炉水位计
C.茶壶
D.
)
D.船闸
5.如图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厢右壁,另一端连接在置于小车粗糙底板上的木块上,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变保持水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弹簧未发生形变,则小球一定在做匀速运动 B.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C.若小车做加速运动,木块可能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D.若小车做减速运动,木块可能受到向右的弹簧的弹力作用
6.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在物块A上叠放一物块B,如图2所示,使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此运动过程中,物块A、B受到的摩擦分别为( )
A.3N 3N B.2N 3N C.3N 0N D.2N 0N
7.如图所示,是“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次实验都要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水平方向加速拉动木块
B.图甲中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C.由甲乙实验得出的结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小
D.图甲丙实验得出的结论:在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小 8.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锁生锈不好开时,可将少量铅笔芯粉末灌入锁孔,锁就容易打开了 B.在拉链上涂抹一点石蜡,拉链拉起来就顺滑多了
C.搬运笨重货箱时,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搬动 D.冬天马路上结冰时,在冰面上铺些稻草,行走就更安全
9.艾力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4 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10 cm B.20 cm C.30 cm D.40 cm
10.在凸透镜前一个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若物体以速度v沿着垂直于主光轴的方向长高,则( ) A.像也以v的速度长高 C.像以小于v的速度长高 的是
A.蜡烛距透镜45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C.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 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 12.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路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透明旳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虚实 C.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D.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B.像以大于v的速度缩短 D.像以小于v的速度缩短
1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错误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砖头B放在泡沫上,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将其中一块拿走,则砖头对泡沫的压强 ______,压力______(选增大、减小 、不变 )。
14.小明打开油烟机,油烟机工作时,吸油烟口处气流速度______,压强______,油烟从而被“吸”走。(均选填“大”、“小”)。
15.2020年11月24日,中国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篇章,已知月球对物体的引力为地球的六分之一:
(1)火箭点火后,尾部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使火箭加速上升此时向上的推动力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
(2)在进入月球轨道时,“嫦娥五号”探月器_______(选填“向前”或“向后”)喷出气体,使飞船减速制动,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
(3)若月球与地球表面相同,同一物体在月球表面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地球表面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 (4)地球上质量为3kg的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为________N。(g取9.8N/kg) 16.如图,静止的弹簧测力计两端受到方向相反、大小都为3N的力F1和F2的作用,那么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若此时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伸长了3cm,当小芳用力将这个弹簧拉长了5cm时,小芳拉弹簧的力是_______N。
17.如图所示,用20N的压力F将重为5N的物体压在墙上时.物体恰好沿竖直墙壁向下匀速滑动,此时该物体受到墙壁给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___N。当物体静止在竖直墙壁上时,若把压力F增大,该物体与墙壁之间的摩擦力将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如图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_(选填“正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19.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小华将一近视眼镜紧贴在凸透镜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撤去近视眼镜,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则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_____得到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0.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______图,应配戴_________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三、解答题
21.如图所示,溢水杯甲中装有质量为2千克的水,且水面与溢水口齐平。高为0.2米、
底面积为1×10-2米2的圆柱形容器乙,装有深为0.1米的水。 (1)求溢水杯甲中所装水的体积V水;
(2)将一个体积为1×10-3米3的物体A放入溢水杯甲后,水会从溢水口流进容器乙,并测得容器乙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了588帕。试判断物体A是否浸没在溢水杯甲中,并求出物体A的密度ρA。
22.我国自主研发的涡桨支线飞机“新舟600”质量为20t,试飞时飞机以50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了1.2h,着陆后轮子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2m2。(g取10N/kg)请问:
(1)飞机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飞机水平飞行时受到的升力是多大? (3)飞机着陆后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3.2020年南京市体育中考测试即将开始,50米跑是小丽的短板,寒假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此项训练一直耽搁,自3月份我国疫情得到根本性的有效控制后,质量为50kg的小丽坚持每周末清晨骑自行车至玄武湖畔练习跑步,小丽家与玄武湖之间是一条长2km的平直马路(自行车的相关数据见表)。 车架材料 车架材料体/cm3 车架质量/kg 整车质量/kg (1)求车架材料的密度。 (2)求小丽在马路上骑行时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
103千克/米3的酒精500cm3,24.如图所示的玻璃容器,底面积为40厘米2,内装有密度是0.8×酒精的深度为10厘米,(g=10N/kg)求:
碳纤维 2500 4.5 10
(1)容器内酒精的重力; (2)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25.小罗用一个凸透镜及相关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1)在图甲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_____)
(2)用图甲的凸透镜进行图乙的实验,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_____、_____的实像,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成像规律工作的。
(3)小罗把自己的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当将光屏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6.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______.(填序号) ①大光圈;②小光圈;③平面镜;④凹面镜.
(2)观察写有字母“b”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______.
(3)如图甲、乙是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载玻片时的视野,若视野甲转变成乙,则移动装片时,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______.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4)某显微镜目镜有10和20,物镜有8和45,用这台显微镜观察,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选择目镜为______,物镜为______.
(5)如图丙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此时将镜头换成10和40,那么在这个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______个.
【参】***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因为一开始底面恰好与水面接触,所以浮力为0,物体逐渐浸没,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知,浮力逐渐增加,且图像为直线,当饮料瓶全部浸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变化,浮力不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解析:C
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重力约500N,故A错误; B.一袋方便面的质量大约是0.1kg,故B错误;
C.一只脚底的面积大约是200cm2,合0.02m2,故C正确; D.新宾地区的大气压强大约是105Pa,故D错误。 故选C。
3.C
解析:C 【分析】
a、b两点在同一种液体中,但所处深度不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判断压强关系;b、c两点所处深度相同,但液体密度不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分析判断压强关系;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分析a点向下压强和向上压强的大小关系。 A.由图知,在纯水中,ha 4.A 解析:A 【分析】 本题考查连通器,连通器的特点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根据联通器的特点分析求解。 A.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故A项符合题意; B.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B项不符合题意; C.茶壶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C项不符合题意; D.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 连通器,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解析:C A.若小车运动状态虽然改变(即做变速运动),但木块与小车之间只是产生了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并未发生相对运动,此时弹簧不会发生形变,小车却并不是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 B.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说明小车在突然减速,而木块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才会压缩弹簧,故B错误; C.若小车做加速运动,运动状态改变,合力方向向右,木块可能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故C正确; D.若小车做减速运动,合力方向向左,木块可能受到向左的弹簧的弹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6.C 解析:C 在物块A上叠放一物块B,如图2所示,使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此时对于A来说,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拉力,一个是摩擦力,由于做匀速直线运动,即为平衡状态,所以此时的拉力等于摩擦力,故此时A所受的摩擦力是3N;B随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所以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此时B不受摩擦力作用,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解析:B A.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根据二力平衡,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A错误; B.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故B正确; C.由甲乙实验可得: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接触面所受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故C错误; D.由甲丙实验可得:在接触面所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故D错误。  故选B。 8.D 解析:D A.铅笔芯粉末加入到生锈的锁中,使接触面变光滑,是为了减小摩擦,不合题意; B.拉链拉不动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石蜡起润滑作用,可减小摩擦力,不合题意; C.搬运笨重货箱时,在重物下面垫上几根圆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是为了减小摩 擦力,不符合题意; D.冬天马路上结冰时,在冰面上铺些稻草,增大摩擦力使行人不易滑倒,符合题意。 故选D。 9.A 解析:A 从图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则应有 34cm>2f 解得 f<17cm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解析:C 设放一个蜡烛AB,蜡烛的像为A′B′,因为物体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所以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那么AB>A′B′现在一个质点在A处,那么它的像在A′处,经过时间t这个质点运动到B,它的像运动到B′质点速度为 v则像的速度为 AB tAB tv由于AB>A′B′,所以v>v',故只有C正确。 故选C。 11.B 解析:B 【分析】 要想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需要比较物距跟焦距的大小关系,题中已知物距大小,能否根据题意准确判断焦距的大小是本题的解题关键所在.根据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可知2f>15cm>f,即15cm>f>7.5cm,然后根据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跟焦距之间的大小关系,可判断凸透镜成像的性质. 蜡烛距凸透镜15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小的像,可知2f>15cm>f,即15cm>f>7.5cm, A、焦距15cm>f>7.5cm,蜡烛距凸透镜45cm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一定成缩小的像,故A正确. B、焦距15cm>f>7.5cm,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物距可能大于二倍焦距,也可能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所以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缩小的实像,故B错. C、焦距15cm>f>7.5cm,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物距可能大于二倍焦距,也可能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所以可能成放大的实像,也可能成缩小的实像,故C正确. D、焦距15cm>f>7.5cm,蜡烛距凸透镜6cm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一定成放大的虚 像,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明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入手点;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2.B 解析:B A.如果看不见光的传播路径,就无法对光线进行研究,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安装一个硬纸板后,能够间接的在光屏上看到光的传播途径,故A不符合题意; 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透明旳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而不是为了确定像的虚实,故B符合题意; C.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但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3.不变减小 解析:不变    减小 [1]由图和题意可知,砖头为密度均匀的规则物体所以砖头对泡沫的压强 pFGmgVggh SSSS砖头的高度没有改变,所以它对泡沫的压强也不会改变。 [2]砖头切去一部分后,它的重力将减小,压力也会减小。 14.大小 解析:大    小 [1][2]流体压强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故油烟机工作时,吸油烟口处气流速度大,压强小,油烟从而被“吸”走。 15.大于前运动状态小于49 解析:大于    前    运动状态    小于    4.9 (1)[1]对火箭受力分析,其受到了向上的空气给其的推力,还受到了重力,推力大于重力,火箭才能加速向上运动。 (2)[2][3]向前喷气,喷出的气体才能给火箭一个向后的力,改变了火箭的速度,故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4]由于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故与地球相比,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变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故滑动摩擦力变小,故填小于。 (4)[5]地球上质量为3kg的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为 111G月=G地=mg3kg9.8N/kg=4.9N 666故地球上质量为3kg的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为4.9N。 16.3N5N 解析:3N    5N [1] 用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向两端拉弹簧测力计,与只拉一端效果是相同的,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 [2] 弹簧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即: 3N3cm=, F5cm∴ F=5N。 17.不变【解析】 解析:不变     【解析】 第一空.由题意知,此物体向下匀速运动,所以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互相平衡,所以摩擦力f=G物=5N; 第二空.当物体静止在竖直墙壁上时,若把压力F增大,此时物体仍静止,即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摩擦力仍等于物体重力,故摩擦力大小不变。 18.倒着实 解析:倒着    实 [1][2]幻灯机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在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着放置。 19.远离不能放大镜 解析:远离    不能    放大镜 由图知道,此时物距是:u=40cm-10cm=30cm,能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即u=2f=3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15cm; 因为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果此时把近视眼镜放在该凸透镜前,使原来会聚成像的光线推迟会聚,所以若要想接到清晰的像,光屏要远离透镜移动; 当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处时,则物距是:u=40cm-30cm=10cm 解析:甲    凹透 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则乙是远视眼的成因;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由图可知,甲是近视眼的成因;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三、解答题 10-3m3;(2)物体A没有浸没在甲中,0.6×103kg/m3 21.(1)2× 解:(1)溢水杯甲中所装水的体积 V水m水水2kg33210m 1103kg/m3(2)容器乙中水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了588帕,即乙中水深增加了 ΔhΔp588Pa0.06m 33水g110kg/m9.8N/kg因为进入乙中的水的体积,即物体A排开的水的体积,所以可得 V排S乙Δh1102m20.06m0.6103m31103m3 所以物体A没有浸没在甲中,物体A漂浮在水中,根据浮沉条件可得 GF浮水gV排mAg 可得 mA水V排 物体A的密度 mA水V排1103kg/m30.6103m3A0.6103kg/m3 33VAVA110m10-3m3; 答:(1)溢水杯甲中所装水的体积2× 103kg/m3。 (2)物体A没有浸没在甲中,物体A的密度0.6×22.(1)2105N;(2)2105N;(3)1105Pa 解:(1)飞机的质量 m=20t=20000kg 则飞机受到的重力 Gmg20000kg10N/kg2105N (2)飞机水平匀速飞行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和升力是一对大小相等的平衡力。所以升力 FG2105N (3)飞机着陆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FG2105Np1105Pa 2SS2m答:(1)飞机受到的重力是2105N; (2)飞机水平飞行时受到的升力是2105N; (3)飞机着陆后对地面的压强是1105Pa。 23.(1)1.8103kg/m3;(2)600N (1)车架材料的密度 = m车架4.5kg==1.8103kg/m3 63V车架250010m(2)小明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 F=G=(m人+m整车)g=(50kg+10kg)×10N/kg=600N 小明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小明骑行时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为600N。 答:(1)车架材料的密度为1.8×103kg/m3。 (2)小明骑行时地面对自行车的支持力为600N。 24.(1)4N(2)800Pa(3)3.2N 【解析】 103kg/m3=0.8g/cm3, (1)容器内酒精的体积:V=500cm3,酒精的密度ρ=0.8×500cm3=400g=0.4kg, 酒精的质量:m=ρV=0.8g/cm3× 10N/kg=4N; 酒精的重力:G=mg=0.4kg× 103kg/m3×10N/kg×0.1m=800Pa; (2)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ρgh=0.8× 40×10−4m2=3.2N。 (3)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800Pa×答:(1)容器内酒精的重力为4N; (2)酒精在容器底部的压强为800Pa; (3)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3.2N。 25.    倒立    放大    投影仪    靠近 【解析】 (1)入射光线过焦点,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则折射光线将平行主光轴射出,由此可以画出该条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 (2)已知焦距f=8cm,当物距为12cm时,此时2f>u>f,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投影仪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放在凸透镜与烛焰之间,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使原来会聚的像提前会聚成像,所以他应当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6.②③    q    C    20    45    2 (1)[1]显微镜调节光线的结构有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光线较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的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光线过强(需要弱光)时,使用平面镜; (2)[2]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所成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故观察“b”时看到的像是“q”; (3)[3]显微镜下的物体的像是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题图甲中看到的物体在左下角,说明物体在右上角,要使像在,应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4)[4]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使用最大的倍数组合,目镜选择20; [5]要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物镜选择45; (5)[6]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时,能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是8个,将镜头换成10和 40,放大倍数变为原来的4倍,视野变为原来的 1,只能看到2个细胞.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