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李斯特的“爱之梦”音乐:李斯特钢琴曲《爱之梦》Franz Liszt 李斯特,浪漫时期重要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音乐创作遍及各种编制和乐种,包括钢琴曲,艺术歌曲,宗教音乐,管弦乐等;尤其又以钢琴曲最广为人熟知和喜爱。►1832年,李斯特目睹了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超技演出,启发他在钢琴技巧上的钻研开发,逐渐地,他在演奏界脱颖而出,精通各种演奏手法。他在钢琴技巧上的成就几乎是他得享盛名,被当成偶像崇拜的主因。►他在拓展钢琴技巧,声响声彩,曲式结构和思想意境等各方面,都做出了极富开创性,启发性的贡献,并深深影响了后世的作曲家。李斯特用过的钢琴►他的技巧是外放性的,直接表现在鲜明的音响效果上,例如飞快华丽的音群,大音域的驰骋,厚重的和弦,多层次的声部效果等等。►李斯特率先提出“标题音乐”的概念,他将“标题”定义为附在器乐前面的一个序言,将听众的注意力引导到作品所关联的诗性意念(可以是人物,景象,事件或心理情态),并防止误解的可能。►在标题音乐中,他的钢琴曲非常优秀和著名。如《爱之梦》,《旅行岁月》等。►李斯特共作了三首《爱之梦》钢琴曲。这是作曲家用爱的线索串起来的优美的乐音。►综观李斯特一生的情路,我们既感动于他的奉献,又感怀于他的徒劳,他的爱之梦,因爱的徒劳而疏远,,又因爱的奉献而逼近。►《爱之梦》成为作曲家成熟且颇受欢迎的艺术精品,其不仅仅成为李斯特钢琴作品的代表作之一,而且也轻轻触动了所有人的内心,并在作曲家心灵深处触碰到了那个永恒的命题“爱究竟是什么”。►李斯特的初恋,是他的学生,出身于贵族的17岁少女卡洛琳公主。之后,是玛丽.达古,一位为李斯特抛夫弃子颇具才华的伯爵夫人,但最终也分道扬镳。达古伯爵夫人李斯特的情人►1847年李斯特在基辅与维特根斯坦公主邂逅,但由于世俗纷扰,两人至死未能成婚。于李斯特而言,爱情似乎看似遥远,又曾无限接近。►当时有一首非常抒情而著名的歌曲《爱之梦》,李斯特曾为它三次谱曲。这里介绍的是李斯特为之作曲的第二首及第三首《爱之梦》的歌词,它们极富艺术感染力,十分动人。下面请欣赏李斯特谱曲的第二首“爱之梦”的歌词。我的爱之梦,必将永远留恋不逝,虽然我们遥远地分离;我的爱之梦,必将永远留恋不逝,虽然我得知它不会变成现实。亲爱的,深夜黑漆和静悄,我仍听得到你奇妙的心跳,感到你就像在我身旁;直到清晨我醒来,才不见你。我的爱之梦,充满深情的亲吻,你把我拥抱在怀里,每晚在柔和的月色下,都是最完美的幸福,我沉醉在爱之梦中。►之后,李斯特又创作了第三首钢琴曲《爱之梦》,这时他采用了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的诗《爱吧》,在情绪上则更为激动。全诗是这样的:爱吧,能爱多久,愿爱多久就爱多久吧。你守在墓前哀诉的时刻,快要来到了;你的心总是保持炽热,保持眷恋,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你就得尽你所能,教他时时快乐,没有片刻愁闷。还愿你守口如瓶,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天啊!本来没有什么恶意,却有人含泪分离。►而第三首《爱之梦》,在原歌的基础上,作了很大的发展。►李斯特使用了一连串繁丽茂密的华彩段落,它们犹如急流飞瀑溅起晶莹水花,在阳光中散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似乎把那爱情的美妙融入了大自然之中。►最终,李斯特把自己与爱情埋葬在拜罗伊特,而他的《爱之梦》,则留给了1850年,以及在这以后多年来无数被《爱之梦》所感染的听众,并一起追逐着爱情可能的意义……。谢谢观赏►图片来源:书刊及互联网►文字来源:书刊►文字编写:ylz►配乐:ylz►音乐:李斯特钢琴曲《爱之梦》►编辑和制作:ylz(Y-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