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方案
施工前,务必核实涵洞进出口标高,以确保进出口与原沟衔接顺适,进口应作好水流集纳处理,出口则要作好水流疏导和消能处理。施工时机械配合人工挖基,砂浆、砼用机械拌和,盖板在预制场集中预制,机械安装。     (二)施工方法 A   施工准备与施工措施
大部分涵洞均布设在农田、水田内,施工前作好地表水临时排水设施,作好施工地段冲沟截水设施。沿着线路纵向、既有道路或机耕道修建涵洞的材料运输便道。
B   各种材料的要求
a 混凝土、水泥砂浆、钢筋、石料、土工织物等材料符合图纸要求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b 模板、支架符合图纸要求。 c 垫层材料
i砂:它采用洁净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应大于5%,有机质含量不大于1%。
ii砂砾碎石垫层材料粒径不大于50mm,含泥量不超过5%,含砂量不超过40%。
iii石灰土符合图纸要求和规范的规定。 d 反滤层
i材料粒径应满足规定。
ii砂砾及粗粒反滤层的空隙率均不得小于35%。
iii用作反滤层的材料应清洗干净,不允许含有有机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粗砾和卵石应质地坚硬,耐久。 C 一般要求
a 在开工之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本工程的有关施工方法和施工安排的书面报告,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才能开工。
b 在开工之前,会同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全线核查结构
物的位置、涵底高程、进出水口高程、角度、结构形式。将现场情况与设计图纸不吻合的资料重新确认后施工。
c 排水构造物的基槽开挖和回填,按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对于涵洞,当混凝土砌体的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进行回填。
d 排水构造物的基槽底面夯实到图纸规定的压实度,若基槽底面的地质状况与图纸要求不符时,处理方案和加固措施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实施。
e 在软弱地基上修筑涵洞时,应在特殊路基处理达到图纸规定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沉降期终了之后进行。
f 为防止排水构造物的基底冲刷,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若监理工程师根据实际地形指示增加基底深度,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执行。
g 涵管工程防水层的设置按图纸进行。防水层材料符合图纸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涂抹防水层的污工表面,先清除粉屑污泥;涂抹工作在干燥温暖的天气进行。油毛毡、防水纸等防水层,在涂抹的热沥青尚未凝固时铺设,使防水层和结构物粘成一体。
h 所有砂浆砌体以及养生和表面缺陷修整弥补均应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第13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i 所有地面以下的隐蔽工程,在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之后,才能掩埋。
j 禁止施工机械直接在涵管构造物上通过;涵管构造物上方填土高度大于0.5m时,经监理工程师书面批准,方可通过施工机械。
k 预制混凝土构件符合下列规定:
i 构件按图纸所示尺寸制模,外型轮廓线条应顺直,其端面必须
垂直平底面。           
ii 当构件外露表面宽度小于200mm时,应用整块模板或在内侧
(与混凝土接触部分)铺衬适当材料,使外露表面上不得出现搓板及接缝痕迹。
iii 所预制构件成品。表面应清洁平整,没有蜂窝、麻面、离
析、坑洞、破角或其它缺陷,且无外部涂刷的痕迹;外形轮廓清晰,线条顺直,无翘曲现象。
iv 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才允
许脱底模。
D  圆管涵的施工
所用的全部涵管在业主指定厂家购置。涵管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节损坏或产生裂纹。涵管装卸工作必须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吊具进行;除非取得监理工程师的书面许可,不允许用滚板或斜板卸管。存放场地的位置和装卸的操作方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a 挖基:基础开挖应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当在原有灌溉水流的沟渠修筑时,开挖临时通道保护好灌溉水流;基槽开挖后,保护好基糟的暴露面不致破坏,紧接着进行垫层铺设、涵管敷设及基槽回填等作业。
b 垫层和基座
砂砾垫层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压实度95%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砂砾垫层分层摊铺压实。
石灰土作垫层时,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在施工前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中拌和均匀,分层摊铺,分层压实,压实度在90%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
混凝土基座按规范规定施工,基座尺寸及沉降缝符合图纸要求,沉降缝位置与管节的接缝位置相一致。
管涵基础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结合土质及路基填土高度设置预留拱度。
c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成品质量
管节端面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按斜交角度进行处理。
管壁内外测表面平直圆滑,如有缺陷修补完善并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使用。
管节混凝土强度符合图纸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拌和符合规范规定。           (4)敷设
管节安装从下游开始,使接头面向上游;每节涵管紧贴于垫层或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匀;所有管节按正确的轴线和图纸所示坡度敷设。
在敷设过程中,保持管内清洁无赃物、无多余的砂浆及其他杂物。 在特殊路基上修筑涵管时,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指示对地基进行处理,当特殊路基处理达到图纸要求后,方可在上面修筑涵管。
(5) 接缝
涵管接缝宽度不应大于10mm,禁止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长的要求,并应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接缝的内、外侧,以形成一柔性密封层。
管节采用承插式接缝时,在承口端应先坐以干硬性水泥砂浆,在管节套接以后再在承口端的环形空隙内塞以砂浆,使接头部位紧密吻合,并将内壁表面抹平。
管节采用套环接缝时,按接缝形式分别采用沥青麻絮、水泥砂浆或沥青砂紧密填塞所有接缝,使其稳固、耐久和不漏水。在填塞沥青砂之前,在圆管的外表面和套环内表面涂刷沥青涂层,以增强其粘性,并按图纸所示部位固定捆扎绳,以免沥青砂外漏。
(6) 进出水口
进出水口按图纸所示,采用混凝土或圬工结构修筑;施工工艺符合规范的规定。
进出水口的沟床整理顺直,使上下游水流稳定畅通。当设有跌水井和急流槽时,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施工。
(7) 回填
经检验证实圆管涵和倒虹吸管安装及接缝符合要求,并且其砌体砂浆或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方可进行回填作业。回填土按规范规定进行。
涵洞处路堤缺口填土从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按水平分层、对称地按照图纸要求的压实度填筑、夯(压)实。
用机械填土时,涵洞顶上填土厚度必须大于0.5m~1.0m时,才允许机械通过。 E
盖板涵的施工
(1) 挖基:同上述圆管涵挖基的具体要求。 (2) 垫层与基础:同上述圆管涵挖基的具体要求。 (3) 涵洞施工
现浇混凝土涵洞的台帽、台身为整体式时,台身和基础可以连续浇筑,也可不连续浇筑。八字式洞口与涵台之间应是分离式。
混凝土的涵台及基础分别浇筑时,将基础顶面与涵台相接部分拉成毛面。基础、涵台及洞口建筑(帽石除外)采用石砌时,符合规范的要求。
涵台或盖板,按图纸设置的沉降缝处分段修筑。
图纸要求将钢筋混凝土盖板用锚栓与涵台锚固在一起时,按图纸规定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其它方法固定锚栓;设计有支撑梁时,在安装或浇筑盖板之前完成。
安装盖板,应注意下列事项:
i 涵台帽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
ii 安装后,盖板上的吊装装置应用砂浆或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其
它材料填满,相邻板块之间采用高等级(1:2)水泥砂浆填塞密实。
iii 盖板安装前,检查成品及涵台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4) 沉降缝
设置沉降缝的道数、缝宽和位置符合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并按图纸规定填塞嵌缝料,或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加氟化钠等防腐掺料的沥青浸过的麻絮紧密填塞,用有纤维掺料的沥青嵌缝膏或其他材料封缝。
在缝处加铺沥青玻璃纤维布或油毡等抗拉强度较高的卷材,加铺的层数及宽度按图纸所示,具体的施工方法经监理工程师批准。
(5) 防水层
混凝土盖板或顶板、侧板外表面上,在填土前涂刷沥青胶结材料和其它材料,以形成防水层。涂刷的层数或厚度按图纸所示和监理的指示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