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55-59页(借学校圆规、复习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等,每人准备圆规、一张圆形纸片)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用多种方法画圆,在画圆的过程中感悟圆的本质属性,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理解圆的特征。
2.能用圆的特征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进一步感悟圆的基本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在画圆的过程中感悟圆的本质属性,理解圆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特征,能用圆规画出规定大小的圆。
教学准备:圆规、尺子、圆的物体、线等各种画圆的材料。每人一张圆片。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初步感知 1. 游戏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花键掷准”的游戏吗? 生:玩过。
师:有四个同学要玩这个游戏,看看,如果他们这样站成一排来比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出示课件) 生:不行,这样不公平。 师:怎么啦?
生:他们离篮筐远近不一样,这样中间两组占便宜。 师:怎样就公平?
生思考,四个人围着篮筐站,成一个正方形。(课件出示正方形。) 师:四个同学站在哪儿? 生:站在四个顶点上。 师:这样公平了? 2.引入圆
师:如果有五个同学参加游戏,怎么站? 生:站成正五边形。
(课件出示:正五边形) 师:六个人呢? 生:正六边形。
(课件出示:正六边形)
师:我们全班个人都来参加呢? 生:正六十四边形。 师:100个人参加比赛呢? 生:正一百边形。
师:游戏人数无限增加下去,你想到了什么? 生:圆。
(课件出示:无数个点围成的圆。)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无数个点围成了圆。其实圆与正方形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出示课件)史书《周髀算经》记载,“圆出于方”,也就是说最初的圆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就这样切割下去,直至一个圆。
师: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接触过圆,它和前面学生的其他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它是曲线图形;它没有角;它有圆心;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师:你能想办法画个圆吗?
二、多种材料画圆,理解“一中同长也” 1. 圆规画圆。
生:我可以用圆规画圆。
师:把我们准备的圆规拿出来,看看你能不能画出圆? (1) 学生用圆规画圆。 (2) 展示学生画的圆。
师:(先展示一个成功的)这个圆画得很漂亮。 (再展示一个不成功的)这个是圆吗? 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圆那条线没有闭合。
师:圆是一个封闭图形,这个图形没有封闭。猜一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圆规的另一只脚动了。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
生:圆规的针尖没有动,另一只脚动了。
师:针尖没有动,另一只脚绕着针尖旋转的时候动了,就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看来画圆也是个技术活,那么现在应该怎样画呢?我们一起来看段视频。 (播放圆规画圆的视频。)
师:看清楚了吗?需要先确定一个点即定点;在确定两只脚之间的距离即定长;最后旋转一周。请你再画一个圆,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好。 2. 体育老师画圆。
师:如果我想在操场上画一个圆,你觉得应该怎么画? 学生思考。
师:把我的圆规借给他用一下? 生:太小了。 生想办法。
生:可能在操场上固定一个点,然后再用绳子绕这个点转一圈。 师:谁听懂他的意思了?
生:固定的点是就相当于圆规的针尖,然后绳子一端绑上粉笔,相当于圆规的另一只脚。 师:他说的有点意思,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学校的体育老师是怎么画圆的。 (课件展示体育老师画圆)
师:看了以后,你想说点什么?体育老师是怎么画圆的?
生:体育老师就像一个圆规,他站在的那个地方就相当于圆规的针尖,双脚到簸箕的距离就是圆规两只脚之间的距离。 3. 黑板上画圆。
师:现在老师想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这里有一条绳子,能不能用它来想想办法呢? 生: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黑板上,另一端系上粉笔,然后拉紧绳子,绕一圈,就能画成一个圆。
师:谁听懂了他的意思,想对他说点什么? 生:方法很好,真厉害! 师:那谁来和我合作画一个圆。
师生合作画圆。
师:画得真好,你能说说怎样就能画好一个圆。 生:画的时候,绳子一定要拉紧。 4. 小结提升
师:刚才我们经历了三种画圆的方法,大家用圆规划了圆,也看了体育老师画圆,还用绳子在黑板上画了圆(课件出示三种画圆的方法),这三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你静静地思考。
生:画圆的时候都要先确定一个点。都要确定一定的长度,并且不能动。
师:这个点我们说是:有一个中心。(板书)并且都要有一个固定的不能变的长度。(板
书:固定的长度) 师:现在老师再让你说说圆是个怎么样的图形?你会怎么说呢?静静想一想。 生:圆有一个中心点,并且有固定的长度。
生:圆是有一个中心点,它的中心点和外面的距离是固定的。
师:外面那一圈我们把它叫做圆上。也就是中心点到圆上的距离都是固定的。圆真是一个神奇的图形,你知道吗?在2000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是这样认识圆的:“圆,一中同长也。”
师:结合我们刚才对圆的认识,你能理解墨子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圆,有一个中心点,中心点到圆上的距离相等。
师:看来墨子对圆的认识和我们刚才对圆的认识是一样的,说明我们跟墨子是一样厉害的。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这个伟大的发现:圆,一中同长也。 三、探究圆的基本特征 1.圆心、半径、直径的名称。
师:那么在圆里面,这个中心的点和这些同长的线段,叫什么名字呢?现在翻开课本56也,自学56页最上面红色方框里的一段话。并标在你刚才画的圆上。 学生自学。 师:谁来介绍一下。 生介绍。
师:画圆时,固定的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2. 探究半径、直径的特征。
师:根据前面的学习,你觉得圆的半径和直径会有什么特征呢?你可以利用手中的圆形纸片,量一量,折一折,想一想。 生探究。
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你们小组的发现。说你们的结论时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发现的? 生:直径是半径的两倍;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半径和直径都通过圆心;直径是圆里面最长的线段。
师同时板书:d=2r, r=
1d 2师:对于这个结论,你们有想补充的吗?(出示一大一小两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这个圆半径的两倍吗?)
生:必须补充,在同一个圆里。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这么多有关圆的秘密,真不简单。 3. 第二次画圆。
师:如果要让全班同学画一个同样大的圆,你觉得有可能吗? 生:有可能。只要半径一样就可以。
师:如果老师让你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你打算怎么画? 生:说
师:也就是,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半径。画好后,请同桌检查一下半径是不是2厘米。
师:请你再画一个大一点的圆,欣赏一下,你是怎样把圆画的更大一点的。 生:把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拉得更大。
师: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也就是圆的半径长一点,圆就大一点。如果想画的圆小一点,半径就要短一点。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半径决定圆的大小。(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那圆心有什么作用?
生:圆心确定圆的位置。(板书: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四、运用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好好想一想,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2.练习
1. 判断题,只写题号,不要抄题,作出判断。 (1)圆的半径长度都相等。( ) (2)半径的长度决定圆的大小。( )
(3)直径4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大。( ) (4)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学生自主答题,1分钟后有学生做完,汇报答案。 师:你觉得哪道题出的比较有水平,为什么?
2. 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有圆,比如:车轮为什么都做成圆形的?(出示课件) 师:因为轮子是个圆的,我们的车轴,离地面的距离总是那么高,所以车子在往前进的过程当中,他就很平稳。换一种形状好不好,正方形、椭圆形走起来是什么样子的?圆与正方形滚动时的动画演示。 3. 感受圆
古希腊数学家曾说过一句话: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就让我们走进圆的世界,去感受一下圆的魅力吧!
(伴着音乐欣赏图片)水滴入水时溅起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象征着吉祥如意的中国结,滑冰运动员瞬间完成的完美之圆,天体运动近似的圆形轨迹无不显示着圆形的巨大魅力,最后下水道的井盖。 课下想一想,为什么下水道井盖要做成圆形的?
圆的认识
有一个中心 固定的长度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d=2r, r=
1d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