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无证驾驶的本质是横行
分类:社会万象 | 标签: 无证驾驶 孙杨
2013-11-05 08:47 阅读(1943)评论(28)
孙杨无证驾驶的本质是横行
文/陈杰人
11月4日,杭州市交警决定对奥运游泳冠军孙杨罚款并行政拘留7天,此前一天,孙杨在杭州市驾驶汽车与另一辆公交车发生刮蹭,交警因此查获了其无证驾驶的行为。
笔者认为,杭州交警的处罚适当而且及时。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证驾驶是极其严重的交通违章行为,应当被行政拘留和罚款。相对于杭州市对其他无证驾驶者的处罚,这次对孙杨的处罚幅度适中,不枉不纵,体现了交警秉公执法的态度。这样处罚,不仅能捍卫法律尊严、维护交通秩序,也能惩戒诸如孙杨之类的名人不要继续违章驾驶。
孙杨事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一些网友检索资料发现,早在去年底,孙杨在代言现代汽车的时候就曾坦承自己“会驾驶,但没本”,甚至有媒体指,孙杨还曾出示假驾照试图逃避责任。果若如此,则交警应当继续追查,查清是否存在伪造、买家机关证件的违法行为。
前述事实表明,孙杨的违法驾驶,是其主观故意发生的。作为一个成年人,理当知道无证驾驶是法律严格禁止的行为,为什么孙杨敢于无视法律的存在而肆意文章?对此,很多人作了探究。在我看来,孙杨无证驾驶的本质,依然是这个社会横行。
笔者注意到,孙杨事件发生后,其所在单位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副院长、前国家游泳队总教练张亚东曾紧急赶往交警部门沟通交涉。虽然外界无从知
道其交涉的内容和目的,但笔者有理由相信,此番交涉很有可能是谋求警方的通融。
我们设想一下,倘若孙杨无证驾驶的事实并没有被公布,交警部门会不会还这么及时、适当地处罚他呢?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是在怀疑杭州交警执法的决心和态度,而是确信这个暗箱操作的能力。
我由孙杨事件联想到其他名人的违法驾驶行为,其中最近的一次,是著名音乐人高晓松的醉驾,2011年,他因醉驾被查并曝光,对其判刑6个月。
孙杨、高晓松之类的名人,之所以敢无视法律的严格规定和随时发生的交警检查而严重违章,根子在于两点:一,他们自己相信自己能摆平交通违章问题;二、他们相信执法者会网开一面。
这样的相信是有理由的。比如这次孙杨发生事故后,对方公交车司机得知他是孙杨,居然还在找他要签名。那么对于孙杨来说,这就是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微妙时刻。事实上,在这个社会,如果没有被曝光,名人的违章驾驶,有的被交警文过饰非,有的通过名人的社会关系摆平。
以孙杨为例,他其实早就超出了一个简单的游泳运动员身份,而被赋予了“国家功臣”之类冠盖,对这样的人予以处罚,有关部门会考虑到很多问题,比如,会不会影响他以后的参赛,继而影响国家在国际上的重大体育赛事的成绩和国家形象?
对一个人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如果被课加了前述之类法律之外的因素影响,那么就变得微妙而复杂,交警部门也就不一定能全部自主控制。反过来看,这恰恰就是另外一种——假借自己名人的效应或与国家利益的牵强联系而影响执法者的态度和决心。
说这么多,并不是要质疑这次负责对孙杨执罚的杭州交警,而是在剖析包括交通执法在内整个执法环节的客观问题和事实。其实,在这个内,法律并不是真正决定性的唯一因素,很多其他因素,其影响力要远超法律。
我们通常的观念中,就是利用公权力不适当影响其他事务的作用机制。但在很多时候,其实远远不止于公权力的不当作用这一个领域,小到一个旅客利用熟人关系插队买票,大到垄断国家和社会资源大发横财,都是的表征。孙杨依仗自己的名人身份肆无忌惮地无证驾驶,不过是这个国家通吃的缩影而已。(本文专为搜狐博客而作,如有转载请注明出自搜狐博客,谢谢!)
体验新版博客
分享到:
阅读(1943)评论(28)
下一篇:教师被非法停职是公权对教育的强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