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议中药学教学改革

浅议中药学教学改革

来源:九壹网


浅议中药学教学改革

田元元 药学部固剂室

【摘要】由于传统的中药学课程教学方式与现代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产生差距,在目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形势下,为培养学生专业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对目前中药学教学进行改革。本文结合中药学发展前沿,提出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的观点,以期使中药学专业课程更适合现代中药学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改革

进入21 世纪以来,由于医药科技及教学方式、手段的发展,传统的中药学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同时,随着教学方式及手段的发展,中药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充实、教学方式更多样、记忆内容更有条理成为学习者更为急切的需求。在传统的中医药学教学体系中,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础理论以及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中药的来源、采收、制剂、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中药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构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中医药各专业特别是对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中药学专业知识涉及中医学理论辨证施治及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及临床学各科用药的各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的整合

1.1 以药物的主要功效及应用范围为主线

推荐精选

由于中药的来源比较广泛,特别是在目前天然药物应用比较普遍的情况下,药味繁多且临床应用范围广,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学生特别是初学者来说记忆及应用比较困难,所以专业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对中药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下需详细地向学生讲授各味中药的功能、应用及其他一些知识,特别是在成分的复杂性及功效的多样性方面详尽讲授,同时根据各味中药的特点,将药物主要的功效及应用进行归纳,以便学生记忆及理解。由于目前各高等学校中药学专业的教材中对于中药的分类标准主要是按各味中药的功能主治来分,且不同类的药物又可用治同一类型的疾病, 因此可以结合不同的病证用药将治疗该种疾病不同药物进行归纳和总结, 繁杂的知识经详尽的梳理之后可大大减轻学生学习时的记忆负担。

1.2 对知识点进行充实及整合

从中药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来看,中药学的内容不断更新,新的中药及新的药用活性不断被发现及用于临床,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结合分离、纯化、活性筛选及临床用药的的实际,及时将中药临床新的用药规律向学习者传达, 以使其掌握中药学的最新发展动向。总的来说,中药学教学内容信息量比较大, 需要学习者掌握的知识点相对比较多, 教学内容且艰涩难懂, 但通过比较鉴别、分析综合等教学方法改革, 使教学内容整合化, 学习者既便于掌握又能融会贯通,同时学习者可逐步锻炼自己结合本学科知识与临床及现代医学、药学知识的能力,为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荐精选

2 现代教学方式的应用

2.1 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

过去的中药学教学以挂图教学和手绘图片介绍为主,使学习者对抽象知识的掌握比较困难,且手绘图片无法反映中药生长的环境及药材全貌等更为直观的信息。为了改变过去手绘图片介绍来源性状的弊端,使教学的主体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化,采取中药来源植物的原植物标本、饮片标本及多媒体课件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成为目前中药学教学改革重要的发展方向。

2.2 多媒体教学及实物教学在中药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药物实体标本更为直接和直观地展现在中药学教学的课程中,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药用植物及其它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标本,感性认识的获得将促进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学者可充分利用国家教育教学资源,另外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由黑板到屏幕、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在专业技能的锻炼中,药物的具体使用方式、认识和辨别药物对中药学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在理论课教学之外,我们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向学习者充分展示药物的饮片标本及药材标本,是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使单位时间内展示更多的知识容量成为可能,CAI 成为越来越受到学习者和施教者欢迎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及听觉器官, 使学习者更为全面直观的地学习教学内容。

推荐精选

3 新的科研成果在教学内容上的应用

3.1 充充实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没有教学内容,就谈不上教学。因此,好的教学必须有好的教学内容。好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古代医药学家在用药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从其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中药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临床实践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因此,在中药学授课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授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味药物的功用,而且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及时将中药临床新的用药规律向学生传达,以使其掌握中药学的发展动向。随着科学的发展,中药的研究日渐精深,中药作用机理不断得以深化。为此,在教学中应结合现代中药学学科(如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中药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解释中药的用药禁忌,以确保用药安全。同时,告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应局限于中药学的理论,还应与临床及现代医学、药学知识相结合,相印证。 3.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好坏是能否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如果不能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不仅会导致师生消耗精力大,学生负担重,教学效果差,而且会给教学工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推荐精选

因此,正确理解、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对于更好地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精选

中药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涉及中药药性理论及常用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临床应用和用量用法等。其中,各味中药的功用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但由于药味繁多,应用范围广,对于初学者来说,无论是记忆还是应用都非常困难。这对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首先,教师要将各味中药功用详尽、透彻地向学生讲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药物的分类和功效,而且要重点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这样才能完整地掌握药物的作用机理。其次,根据药物的性能找出诸药的共性。临床用药不是药物的简单相加,而是按一定用药法则将药物配伍而成的。这是中药应用最为关键之处。因此,还应指导学生辨证用药,学以致用。 3.3重视交叉学科

从中药学教学内容来说,所讲述的内容要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要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研究成果。随着中药学专业的发展,以及对学科交叉的研究的重视程度的提高,各学科的相互交融可更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可促进专业学科的更快更好地发展。中药学虽是临床应用的学科,但其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既要重视传统的中药学理论和药物功效的讲解,又要注意引进相关的交叉学科特别是新兴学科的新知识、新进展,不断充实专业教学的内容,在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中药的现代药理、化学等研究内容及药物功用的新发现、新发展,加强中药现代研究的内容,使传统知识与现代认识相结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药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这样学习者不仅能辩证

推荐精选

地继承祖国中医药精髓,又可以不断发展中药学理论知识。

推荐精选

4结语

近些年来,随着中药学专业及天然药物研究的发展,中药学已成为既与传统医药学密切相关又与现代医药科学紧密相关的课程。为全面优化专业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专业教师应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使学习者通过对中药学专业的学习,不仅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对最新的科研进展也有所涉猎,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同时更适应现代中医药学发展要求。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