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9课蜻蜓飞飞》公开课优质教案
课题:《蜻蜓飞飞》
教材版本:人教版二年级第九课 学生人数:40人
学生分析:心理特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老师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
学生接受能力: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现在独生子女多信息途径很广,思维活跃,他们自我我中心,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表现;好奇心重爱表现,但观察能力较差,只能画大体的外形。而《蜻蜓飞飞》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观察细节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教材分析:《蜻蜓飞飞》是人教版二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课。蜻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在城市里的学生对于蜻蜓的记忆往往很模糊的,比较概念化,农村里的孩子虽然看到可是不是很仔细去观察。因此通过用播放图片,做游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尝试用彩色笔、彩泥、折纸、剪纸等多种创作方法表现蜻蜓的造型,这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与一体的美术课,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造型的乐趣,在实践中表现美、创造美,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重点地观察蜻蜓,了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学会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蜻蜓的美。 3、情感目标:蜻蜓是专吃害虫的益虫,提倡小朋友要保护蜻蜓。 教学重点:
1、蜻蜓的结构及绘画方法。
2、结合不同的材料,大胆的表现画面。
教学难点:
1、蜻蜓的结构及绘画方法。
2、结合不同的材料,大胆的表现画面。
教学方法:
1、情境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景,通过美妙的旋律,生动的图片,丰富学生的体验,带动学生的艺术表现欲。
2、赏析法:欣赏分析不同类型的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
3、自主探究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分析,学会表达,培养他们自学能力。 教具准备:
蜻蜓观赏VCD、标本、有关蜻蜓的绘画作品、彩色笔、油画棒、剪子、彩纸。 学具准备:彩色笔、油画棒、剪子、彩纸、双面胶、橡皮泥等。
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 请学生欣赏《小蜻蜓》音乐, 揭示课题:蜻蜓飞飞。  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知: 播放课件,观赏蜻在不同环境里的图片。  小朋友来说说这个朋友长着什么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小朋友想不想了解这个新朋友的更多秘密啊,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蜻蜓的家吧!      (二)探索新知  1、展示蜻蜓标本。            1、近距离观察蜻 1、通过真实的蜻蜓的标本模型,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激发学生表露真情,为深刻理解表情作好铺垫。  欣赏优美的蜻蜓图学生活动 欣赏《小蜻蜓》音设计意图 学生听着乐,联想蜻蜓的世界。 动听的音乐,进入了蜻蜓的童话世界。 ①欣赏优美的图片,观察放大美丽的蜻蜓,       蜓VCD。播放大量的蜻蜓片,感受蜻蜓的美。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了蜓的标本模型。看一看  解蜻蜓的身体结构。(蜻蜻蜓的身体,摸一摸蜻蜓分为:头、胸、腹。蜓的翅膀。 胸部有三对足,这是昆 虫特有的特征,还有两  对透明的对称的大翅 膀,上面有很多翅脉。 头部有一对触角,还有 一双复眼,占据头的大  部。腹部较长,上面有 很多不同的花纹。)                 2、自主扩展蜻蜓 的知识。    2、让学生自由提 问,还想了解蜻蜓的哪 些问题。师引导作答。  并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 蜻蜓生活习性,如:蜻 蜓好湿、下雨天飞得很  低,捕捉虫子等。)       3、观察、发现蜻蜓的美。学习装饰图 案,并用到翅膀的装 上。 3、请小朋友一起来  讨论:蜻蜓是美丽的, 那你们觉得它美在哪 呢?       2、先让学生全面学习了解蜻蜓的知识。对下一步作铺垫。     3、从内心感受蜻蜓的美感,为下一步表现作铺垫。    4学习对称图形及它的美感。      4、细致的学习对称图形及它的美感。并了解了解对称对于飞4、请同学们重点地翔的重要性。  观察蜻蜓,讲解对称对于飞翔的重要性。 5、讲解对称图形。  练习 三、作业设计: 1、练习运用对折练习运用对折剪的方法来制作对称图形蜻蜓。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为以后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装饰、制作:大胆通过本环节1、请小朋友用对折剪的方法来制作对称剪的方法来做一个蜻图形蜻蜓。 蜓,看看谁制作的最最 好。      创作  提出创作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蜻蜓的 发挥想象力,用装饰图让学生拓宽视结构,大胆发挥想象力,案装饰蜻蜓,结合不同野,学会制作装用装饰图案装饰蜻蜓,的材料把蜻蜓的美表饰,提高审美,结合不同的材料把蜻蜓现出来。 培养艺术表现的美表现出来。  力。          教师播放《小蜻蜓》的音乐,巡视并进行辅导         在创作时,让学生理清思路,充满信心地投入到  同时,学生制作(音乐渲创作中去,染)   学生的思维也被进一步激活和强化,多样的创作          手法、不同的作业形式,考虑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愉快地创作。本环节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独特个性的完善和发展。   展示                    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和老师一起跳一段《小蜻蜓》的舞蹈,让小蜻蜓们去找朋友们吧。  把制作的小蜻蜓作为头饰戴在头上。          头戴小蜻蜓的头饰和老师一起跳一段 采用多种手段展评学生作品,加强了学生间的交往,巩固了双基。       情景交融,感受发自内心的美。活跃课堂气《小蜻蜓》的舞蹈,大氛 家翩翩起舞,挥舞着翅膀去找朋友们。 同时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互相评价            课后拓展                提倡小朋友要保护蜻蜓,因为蜻蜓是专吃害虫的益虫,所以不能随意捕捉它!    小朋友要保护蜻蜓,因为蜻蜓是专吃害虫的益虫,所以不能随意捕捉它!      提倡小朋友要保护蜻蜓,因为蜻蜓是专吃害虫的益虫,所以不能随意捕捉它!  板书设计
蜻蜓飞飞  设计思路
利用二年级孩子的特点,用《小蜻蜓》优
美的音乐把孩子们很自然的带入了蜻蜓的童话世界,播放大量的在不同环境里的图片,循环的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充满愉快感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造,有所参考,拓宽视野,活跃思维,让他们在无形中受到了美的熏陶。
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把多种方法结合使用,画出做出和别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蜻蜓,展开比赛,这样就激励学生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让学生戴着蜻蜓的头饰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一下蜻蜓,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带蜻蜓头饰翩翩起舞,感受发自内心的美。
教学反思
这堂课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课前准备很重要。由于这堂课课前从备课、课件准备、教具及资料的查询等都准备得很充分。所以上起课来得心应手,心里有底,很想把自己知道的知识都告诉学生。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件的展示,引人入胜,好多学生发出惊呼。“噢,太美了!”我也被这种情绪感染,上课兴致很高。一是上课情绪很重要。可能是因为准备的较充分,教学步骤安排较合理化,情绪很投入,能跟学生一起去参与。把蜻蜓尽量美化得可亲可爱,激发出了学生的爱心。整个课堂气氛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