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物理通用类教学大纲

物理通用类教学大纲

来源:九壹网
《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英文译名: 课程性质: 基础课

适用专业及年级: 大预1404

开设系(部、二级院)及教研室: 大预 学分: 总学时数: 6*16=96学时 教材:《物理》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

1、本课程的性质

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科学,是其他自然科学和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物理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对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7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其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给物理学下了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用数学工具解决自然哲学问题,即用数学了解整个自然界的运动规律”。

现代物理学的定义为:“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及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2、课程的目的

中职各专业的学生,虽然将来从事的不是专门的科学研究,但从事的职业,却无不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同时,还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因此同样应当受到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应当具备起码的科学精神,了解必需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物理学作为研究自然界最普遍规律的科学,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所起的作用是最直接的,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方法的典型代表。对公民的科学素质的教育,物理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重视观察和实验。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特别是来源于观察和实验。要认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现象产生的条件和原因。要认真做好学生实验,学会使用仪器和处理数据,了解用实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是加强理解。物理课不是要求你死记硬背物理定律和公式,而是要求你了解一些重要概念和规律的科学实质和探索过程,体会一些物理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是做好练习。做练习就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善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包括解释现象、讨论问题、设计实验等等。要在不断的运用中,扩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 运动和力

单元内容 知识点 质点 1. 运动的描述 时间和时刻 路程和位移 速率和速度 标量和矢量 匀变速直线运动 2. 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速率和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标量和矢量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能进行简匀变速直线运动单计算,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作的规律 用;了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 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的自由落体运动 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力 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了解胡克定律;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弹力 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实践活动:调查生产、生活中所用弹摩擦力(静摩擦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缓振动等);调查生产、生活中利用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力的事例和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 3. 重力弹力摩擦力 单元内容 解 知识点 力的合成与分4. 力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能举出生产、生活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例;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力的平行四边能进行简单计算 演示实验:合力和分力;两个共点力形定则 的合成 牛顿第一定律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质量是物体的惯性大小的量度,并能解释一些惯性现牛顿第二定律 象;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理解国际单位制中5.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力学单位制 力学的基本量和基本单位,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说出牛顿运动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演示实验: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6. 学生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7. 学生实验运动物体速度学习、巩固气垫导轨或打点计时器的二(A):测和加速度的测量方使用方法;用气垫导轨或打点计时器测量物运动物体法 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的速度和加速度 8. 学生实验二(B):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

用气垫导轨或打点计时器研究加速度加速度与作用与作用力、质量的关系;学习用控制变量的力、质量的关系 方法研究物理规律 注:实验二(A)、(B)可任选一个 长度的测量 误差 有效数字 学习使用游标卡尺进行长度的测量,学习处理数据的方法,能用有效数字表示测量结果 演示实验:简单介绍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功能 学时分配: 24 学时

第二单元 机械能

单元内容 1. 功 功率 知识点 功 功率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理解功,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动能 2. 动能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 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演示实验:动能与物体质量、速度的关系 实践活动:通过查找资料,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3. 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 律 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能进行简单计算,并能用机械机械能守恒定能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演示实验: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高度的关系;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学时分配: 12 学时

第三单元 热现象及应用

单元内容 1. 分子动理论 热力学能 热力学第一定律 2. 能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 分子动理论 温度 气体的压强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等概念,知道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温度、气体的压强的测量方法;了解改变热力学能的方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并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问题;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能量守恒定律 实践活动:收集资料,讨论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带来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讨论永动机为什么不能实现 3. 学生实验三:测量气量 气体压强的测学习气体压强的测量方法,用U形管和大气压强计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压强 体的压强(选做)

学时分配: 8 学时

第四单元 直流电路

单元内容 1. 电阻定律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功 3. 电功 电功率 焦耳定律 电功率 并联电路 知识点 电阻定律 串联电路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理解电阻定律,知道金属导线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了解超导现象 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理解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并联电路的特点,理解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会估算常用电器的电功率;理解焦耳定律,能运用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和焦耳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实践活动:根据常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估算其耗电量;用家用电能表查看家用电器的耗能情况 电源电动势 4. 全电路欧姆定律 律 5. 安全用电 型 人体触电的类全电路欧姆定了解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概念,掌握全电路欧姆定律,并能进行计算;知道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 演示实验:全电路欧姆定律 实践活动:观察汽车发动机启动时,车灯亮度的变化情况,解释用电负荷增加时,电灯变暗的原因 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知道触电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了解电气火灾发生的原电气火灾的防因,能正确选择防范和扑救措施;了解用电范 用电安全措施 电阻的测量 6. 学生实验四:多用电表的使用 7. 学生实验测量 五: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设量 流电压的测量 电源电动势的利用所学知识和现有实验条件设计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内电阻的测量 实验 直流电流的测学习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能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直流电流、直流电压,直流电压、交在教师指导下测量交流电压 安全的基本常识,知道电气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学会保护人身与设备安全、防止发生事故的基本方法,了解触电急救方法 计性实验) 学时分配: 20 学时 第五单元 电场与磁场电磁感应

单元内容 1. 电场 知识点 点电荷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了解点电荷、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电场、电场强线、匀强电场的概念,能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电场度、电场线 能用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 强度 匀强电场 2. 电势能 电势 电势差 电势能 电势、电势差 了解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匀强电场中电了解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场强度与电势差的能进行简单计算 关系 磁场、磁感线、3. 磁场 磁感强度 磁感强度 匀强磁场 磁通量 电流的磁场 了解磁场、磁感线、磁感强度、匀强磁场、磁通量的概念,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能用磁感强度和磁通量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电流的磁场,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及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 演示实验: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4.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左手定则 安培定律 电磁感应现象 5. 电磁感应 右手定则 理解左手定则和安培定律,会运用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能用安培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演示实验: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理解右手定则,能运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能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简单法拉第电磁感定律,计算 应定律 演示实验:电磁感应现象 自感 了解自感、互感现象,能简叙日光灯、日光灯的工作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了解自感电动势的概6. 原理 念,知道自感电动势的产生条件及影响自感自感 电动势大小的因素 互感 互感 实践活动:观察日光灯电路,分析日变压器的工作光灯镇流器的作用和原理;举例说明自感现原理 学时分配: 20 学时

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单元 光现象及应用

单元内容 1. 光的全反射 光的全反射 知识点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了解光导纤维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了解光导纤维在现代通信中的重要作用 2. 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激光的应用 激光的特性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激光的特性,能简叙激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了解激光技术在科技和军事中的重要作用 3. 学生实验六:光的全反射(选做)

学时分配: 8 学时

光的全反射 分别用半圆形玻璃砖、全反射棱镜观察光的全反射现象,分析光的全反射的条件,体会光的全反射的应用 第七单元 核能及应用

单元内容 构 知识点 原子的核式结1. 原子结构 原子核的组成 教学要求与活动建议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原子核的组成,了解天然放射现象,知道原子核的组成 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及其特性,知道放射性物质对生物体的作用,以及放射性物质的危害和防护 天然放射现象 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了解物质的放射性在医疗实践和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应用 2. 核能 核技术 核能、质量亏损 重核裂变 轻核聚变 通过案例分析,了解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初步了解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实践活动:收集资料,了解我国发展与利用核技术的成就和前景,了解核电站放射性废料妥善处理的必要性和方法

学时分配: 4 学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