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21、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
高埗冼沙小学  莫柳媚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二至四自然段,继续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强盗行径的痛恨。 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具匠心。
3、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经过剪辑的火烧圆明园园的视频录像。 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熟读课文。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整体把握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哪几个句子对圆明园进行了总体评价呢?
二、学习“辉煌”部分,鸣发“爱”
过渡: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 今天让老师带同学们走进圆明园参观,感受一下这“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  1、(课件视频展示圆明园景观。)问:能把你参观后的感受说说吗?(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随机板书:瑰宝、精华)
1
2、出示文章中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抓住关键词语“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小组讨论: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
4、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5、汇报讨论结果:
(1)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①我认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朗读第2自然段)我从课外查找了资料知道:圆明园的占地面积5200多亩,方圆20多里,范围相当于0多个足球场的大小,规模宏大。
②补充:而且它的布局很巧妙,是众星拱月的结构,所以说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随机板书:布局  众星拱月)
(课件演示:众星拱月、 理解“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体会圆明园布局的巧妙。)
(2)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①我认为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因为圆明园中的景观真是太多,太宏伟了: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②经过查找到资料,我还知道了:圆明园中知名的景观共有145处,著名的有40处。所以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③我也认为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因为园内不但景观众多,而且风格各异: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板书:景观  风格各异)
*老师知道大家在课外搜集了大量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谁能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或老师提供的资料向大家介绍一下园内自己感兴趣的景点?(时间许可的话可安排此环节)
④园中居然有如此的美景,漫步在内会有怎样的感受?
2
(“漫步园内……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一句话点明了作者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和由衷地赞叹。)请各位同学把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个别读;全班读)
⑤果然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请大家用赞叹、自豪的语气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园中景色之美。
(3)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①我认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史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说明年代久远,种类繁多。因此,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收藏  珍贵文物)
②课件出示: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③如果按年代的顺序将这些文物摆放在一起,那它们就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文化史,它象征着祖国灿烂的文化。我们应该怎么朗读这一段?(自豪)
④“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理解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6、小结延伸,感情品读。
(1)过渡:同学们,圆明园的景观怎能写得尽呢?圆明园的文物怎能说得完?请看资料:
①圆明园内珍藏着不计其数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金银珠宝,青铜礼器,古玩陶瓷,价值根本难以估算。仅原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          ②圆明园的建造时间从1709年开始兴建,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代清朝皇帝,到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共经营了151年。
(2)同学们,151年,整整15代人啊!一座皇家园林,它继承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全部神韵,也吸收了西方建筑艺术的优秀精华。收藏了无数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所以说——
(3)课件再次显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4)经过以上的介绍,现在你认为这三句话应该怎么读?(板书:爱)
3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灿烂文化的热爱。)(自由读;全班读;男女赛读)
三、学习“毁灭”部分,激起“恨”
过渡:然而这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这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再也看不到了。它被毁灭了。(板书:毁灭)
1.请同学们默读这一段,画出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句子并从中找出三个字来概括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径。
(“掠”、“毁”、“烧”这三个字概括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   (1)指导学生具体分析侵略者的暴行。
(课件出示句子:“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这句中的“凡是”和“统统”二词说明侵略者什么都拿,毫不留情,一点儿也不留下。而且“拿不动的”也不放过,还用车拉,牲口搬运。)
(2)还有“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任意”一词突出表现了侵略者的残暴行为,想怎样破坏就怎样破坏。
(3)“为了销毁罪证”,他们在园内放火烧了三天三夜。结果使得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一片灰烬。(板书:灰烬)请看影片。
2、播放有关录像资料片。
(1)同学们,面对这场罪恶的大火,面对圆明园的断垣残壁,你有什么话想说呢?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2)交流汇报。
(3)请同学们带着仇恨、愤怒的情感去读吧! (板书:恨)
(4)所以说-----出示:圆明园的毁灭在中外文化史上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3、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请翻开课本114页,让我们一起来记住这一段历史。(齐读:当五星红旗┅┅抗争的历史。)
四、扣题质疑,文本拓展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4
五、作业布置,课外延伸
1、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呢?和同学们讨论讨论,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
2、搜集有关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的耻辱和今天祖国的强大,准备在《回顾.拓展七》中交流。
板书设计:21、  圆明
园
的毁 灭
布局  众星拱月  景观  风格各异    收藏  珍贵文物   掠、毁、烧    5
瑰宝、精华(爱)    灰烬(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