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与统一战线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圆园18年第1期新时代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主要困境尧破解路径及重大意义杨力源渊武汉大学袁武汉430072冤
摘要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遥然而袁在新的历史方
位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院基层协商主体组织化程度不高曰基层协商的展开形式缺乏有效性曰保障基层协商的机制不健全遥为此袁我们需要通过推进社会组织协商促进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发展遥社会组织协商能够整合基层群众利益诉求袁提高基层协商的组织化程度曰社会组织协商的专业性能够提高基层协商民主的有效性曰社会组织协商自身的纪律性能够为基层协商推进提供保障遥在新时代袁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体现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曰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与水平曰助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遥
关键词院新时代曰基层协商民主曰社会组织曰政治参与曰民主
DOI院10.3969/J.ISSN.1672-0911.2018.01.024
中图分类号院D616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员远苑圆原园怨员员渊圆园18冤园1原园024原园5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论断袁指明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遥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尧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遥在新时代袁协商民主作为与选举民主互为补充的一种民主形式袁受到了更多的重视遥党的十九大指出袁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遥协商民主是指野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尧讨论尧审议等方式袁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冶
咱1暂切身利益袁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有利于整合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需求袁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袁助力实现野两个一百年冶目标遥
一尧新时代推进基层协商民主面临的主要困境目前袁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袁在新时代推进基层协商民主面临的困境袁主要表现为基层协商主体的组织化层度不高曰基层协商的展开形式缺乏有效性曰保障基层协商的机制不健全遥
1.基层协商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回顾历史袁在改革开放前袁广大人民群众被严格归属于各个野单位冶袁是典型的野单位人冶遥改革开放以后袁除各民主党派尧人民团体恢复活动之
民主能够弥补代议制民主的局限性遥因此袁党的十九大要求袁统筹推进政党协商尧协商尧协商尧政协协商尧人民团体协商尧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咱2暂遥基层的协商民主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
的阶段性成果遥
收稿日期院2017-10-30
遥协商
基金项目院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野中国党治藏方略与南亚大通道建设研究冶渊项目编号院6XDJ013冤
作者简介院杨力源渊19-冤袁男袁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遥
24
杨力源院新时代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主要困境尧破解路径及重大意义
外袁民间组织的数量也急剧增加袁广大人民群众依据自己的需要袁从属于不同的社会组织袁进入新时代袁基层群众的利益需求更加多元化袁社会组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都发展较快遥因此袁我国是一个有组织的社会袁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国基层社会的组织化程度较高袁因为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还具有很强的分散性遥在这种环境下袁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发育程度较低袁难以发挥其在基层社会治理当中的积极作用遥
群众政治参与的分散性加大了整合基层群众利益诉求的难度袁使成员难以达成广泛的共识遥从某种意义上讲袁组织程度较低的基层协商不利于维护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袁甚至容易酿成事端遥这主要是因为袁一方面袁基层协商涉及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急切诉求袁事关其切身利益袁组织化程度不高容易导致较为激烈的冲突曰另一方面袁乡尧村尧事处等基层组织并未设立类似政治协商会议这样的载体袁因此在这一层面上的协商其实并没有一种稳定的尧来自内的力量对之加以规范遥然而相比之下袁我国的其他协商民主形式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制度袁同时袁国家层面的协商是一种组织程度较高的协商袁其协商内容更多地关系到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袁其冲突较之基层协商较为和缓遥相比之下袁基层群众分散性的参与模式成为基层协商发展的主要障碍遥
2.改革基层协商开放以来的袁展我国开形式缺乏有效性基层协商展开的形式经过
多年探索袁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袁从少到多的过程袁这其中凝结着广大群众和基层工作者的智慧袁并形成一些较具特色的协商形式遥比如社区论坛尧工资协商制度以及居民会议袁等等遥最为引人注目的当属浙江省温岭市于1999年结合本地实际袁探索出的民主恳谈会制度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袁该制度已渐趋成熟袁形成一项较为稳定的协商形式袁并且在全国多地加以推广袁成为农村基层民主协商的重要形式遥
但是袁丰富的基层协商形式袁因为在解决群众切实利益需求的过程中袁缺乏有效性袁甚至某些协商形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野走过场冶的情况袁因
而群众参与热情不高遥
基层协商的展开形式缺乏有效性袁问题并不仅仅在于这些形式本身袁因为许多协商形式在进行设计时都体现了一种广泛协商尧平等协商尧高效协商的价值取向袁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总是会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遥探寻其原因袁可以发现有效的协商形式并不是仅通过设计一些野天衣无缝冶的实施方式就可以实现的袁它与整个国家的政治尧民主程度以及全民的参与能力紧密相关袁它需要以完善的法律体系尧合理的政社关系以及高素质的参与主体作为依托遥因此袁提高基层协商展开形式的有效性袁不仅需要根据实践积累下来的经验加以完善袁同时还需要有一种宏观的视野袁着力改善基层协商推进的野大环境冶遥
3.当前规袁范我国在化的机制尚未建立乡镇尧社区尧街道以及企事业单
位的协商民主的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袁尚未形成一整套稳定完善的机制袁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遥因而基层单位有很大的自主空间袁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袁为未来形成制度化的协商民主积累经验遥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袁这也使基层协商民主发展出现一定程度的随意性袁有可能使相关单位对于协商民主的发展采取消极懈怠的方式袁从而不利于协商的有效进行和长远发展遥进入新时代袁发展基层协商民主袁规范化的机制的建立既需要顶层设计袁还需要通过长时期的实践才能逐步实现遥但是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袁在基层协商民主发展尚不成熟的时期袁机制的不健全对当前的基层协商民主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袁使一些基层单位在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时动力不足曰从另一个侧面来讲袁发展协商民主积极性的不足又会滞阻机制的形成与完善遥
二尧通过推进社会组织协商促进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发展协商民主的本质特征是有序尧有效的政治参与遥社会组织其自身的组织性尧专业性以及纪律性能够促使基层群众有序尧有效地进行整治参与遥社
25
协商民主与统一战线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圆园18年第1期会组织是指野公民自愿组成的尧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冶
咱3暂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袁即遥社目团前尧在我国基金会以袁社会及民办非组织
企业单位遥社会组织协商对于保障有效尧有序政治参与有重要作用袁因此我们要重视推进社会组织协商发展袁野探索开展社会组织协商遥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管理袁健全与相关社会组织联系的工作机制和沟通渠道袁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开展协商袁更好为社会服务冶
咱4暂化程度不高尧基层协商的展袁从而克服开基层协商主形式缺乏有体效性的组尧保织
障基层协商的机制不健全等弊端袁更好地促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遥
求袁1.提高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能够整合基层群众利益诉的组织化程度个体在社会群体面前的力量是薄弱的袁协商双方力量的严重不对等袁必然使协商效果大打折扣遥但是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袁无论参与协商的人数量有多少袁群众的利益表达必然会因为过于分散袁从而加大了群众利益诉求整合的难度袁降低协商民主的效率遥
社会组织的优越性就在于袁它能够通过把分散的力量有效整合起来袁从而降低因为力量对比而导致的无效协商遥一般而言袁社会基层协商涉及的群众数量越少袁其得到满足的难度就会越大遥通过社会组织协商的好处在于袁虽然协商主体仅涉及其基层社会少数成员袁但协商的展开依然是代表整个社会组织的利益遥基层社会成员的正当诉求袁不会因协商双方或多方的力量对比的悬殊而被漠视遥另一方面袁社会组织的建立本身就需要在特定群体之间进行利益整合袁它可以反映出他们一致的利益诉求遥不同社会组织之间因为利益诉求的差别袁社会组织成员之间也会有利益的分歧遥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商能够逐渐消除差别袁凝聚共识袁并且这种共识的取得袁要比在分散的人员之间进行协商更加容易遥从这个意义上讲袁推进社会组织协商能够整合基层群众利益诉求袁提高基层协商主体的组织化程度遥
民主的2.社会组织有效性协商的专业性能够提高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并非随意地将人群组织到一起袁而是
26
将与某个特定的领域相关的人员聚合在一起尧换而言之袁大部分社会组织都有其特定的关注领域袁而组织内部的成员则大多是相关领域的利益相关者或关注者袁比如行业性的社会组织内均为该行业的经营者遥不同的慈善组织也有不同的帮扶对象袁而各种自发的社团就更是聚集了各类活动的爱好者遥社会组织达到了将相关方面较为擅长尧较为感兴趣的人员组织起来的效果遥社会组织在其相关领域具有不同程度的专业性袁即便是在其本身专业性有限的情况下袁在面临相关的协商主题时袁社会组织也易于以较高的效率通过成员的共同学习和交流提高其专业性袁这是社会组织的天然优势袁从而使得社会组织协商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专业性遥
社会组织协商的专业性袁提高了协商内容与结论的科学性袁这种优势显然有助于提高基层民主协商的有效性遥当公共权力部门针对相关领域的问题要与基层群众进行协商时袁通过同社会组织协商袁其效率要高于直接面对分散的群众遥因为社会组织在相关领域的专业性袁在协商过程中袁对具体问题会事先进行一些分析与理解袁这样会使得在具体问题上很快取得共识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袁当协商过程中出现部分群众因专业知识的欠缺而难以达成共识时袁由社会组织去进行宣传袁更容易使基层群众接受袁因为社会组织的确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遥同时袁他们扎根于基层社会袁区别于公共权力部门袁对于协商的相关问题感同身受袁这样更能获得基层群众的信赖与支持遥因此社会组织协商的专业性能够提高基层协商民主的有效性遥
商推3.进社会组织提供保障协商自身的纪律性能够为基层协在各个层次的民主协商中袁基层协商因其涉及利益较为复杂尧个体较为分散袁最可能出现无序尧乃至激烈的协商局面袁加之当前确保基层协商有序开展的机制不健全袁使得基层协商野前途堪忧冶遥但是通过引导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袁促进社会组织协商开展袁能够有效促进基层协商健康发展遥
社会组织的建构袁其本身就会通过社会组织成员的协商而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袁规范社会组织
杨力源院新时代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主要困境尧破解路径及重大意义
成员的行为遥这就使得社会组织在进行协商时有明显的优越性遥一是社会组织得以克服分散性参与所带来的弊端袁避免杂乱的利益表达袁从而使协商过程呈现出较为良好的秩序袁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利益纠缠而导致的无谓的纠纷遥二是社会组织提高了协商的有效性袁使得通过协商取得更大共识尧获得谅解的可能性逐步扩大袁即使协商失败或群众不满协商结果袁其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也能有效规避冲突遥另外袁基层群众与公共权力之间的协商袁因为有社会组织在中间发挥作用袁也能大大降低二者之间的矛盾遥野当公民或企业对部门产生怀疑尧不满尧抱怨甚至对立情绪后袁如果直接面对部门袁由于缺乏一个有效沟通与协调的化解机制袁缺少一个增进了解尧表达诉求尧谈判妥协的过程袁就很容易产生误解袁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袁还可能激化情绪袁使矛盾升级袁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群体事件的发生遥冶咱3暂然而袁社会组织则可以有效避免直接冲突遥即便协商出现破裂袁社会组织的纪律性也可以有效化解由此产生的社会动荡袁从而为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提供良性发展的环境遥
三尧新时代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的重大意义基层的协商民主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袁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有利于整合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曰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与水平曰助力实现野两个一百年冶奋斗目标遥
众对美好生1.推进基层协商民活的新需求主发展有利于整合人民群进入新时代袁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遥我国在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水平后袁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已经日益广泛袁不仅仅对物质生活水平有更高的要求袁对于民主尧法治尧公平尧正义尧安全尧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遥
新时代主要矛盾的转化不仅影响着国家层面的大政方针制定袁同样也给基层公共权力部门的工作增加了难度遥相比于所谓野大事冶袁复杂的利益诉
求在野小事冶上的影响更为明显和直接袁因为基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袁与国家大政方针相比袁它更为群众所关心遥在新时代袁中国社会与中国人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袁简单化的利益结构已不复存在遥整个国家在经济尧政治尧文化尧社会方面发生巨大的进步袁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开始萌生袁更加重视自身权利袁日益迫切地想要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袁并且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要求遥在这种情况下袁基层公共权力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获得群众普遍认可的难度增大袁稍有不慎将使得部分群众的整体利益受损袁更有甚者则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件遥
针对这种情况袁协商是整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最佳方式遥虽然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矛盾总会存在袁也不会因为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而得到完全的消除遥但是袁基层协商本身是一个达成共识和谅解的过程袁也是一个相互妥协尧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袁这一过程并不能使每一个人如愿以偿袁但是却可能使协商者接受协商结果遥换而言之袁协商并不能消除矛盾袁但却可以消除冲突袁冲突的消除也就意味着各方的利益诉求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整合遥
会治理2.推能力与水平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有利于提高基层社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促进基层公共权力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遥基层公共权力部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袁然而袁最根本的是基层公共权力部门在其日常工作中是否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遥如果基层公共权力部门在工作中屡屡伤及群众切身利益袁那么无论其运转效率多高尧工作人员态度多好袁它与群众的关系也不可能朝着健康方向发展遥
近年来袁群众与基层公共权力部门发生冲突的事件屡屡见诸报端袁有些甚至还非常激烈袁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遥件的发生表明基层公共权力部门与群众的关系紧张袁表明基层群众的利益诉求缺乏有效的表达途径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发展袁能够就相关问题进行协商袁在消除冲突基
27
协商民主与统一战线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圆园18年第1期础上最大限度地取得共识遥这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
水平提供了前提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袁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遥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说到底也是为了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遥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治理制度的现代化袁这与基层协商民主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契合遥基层协商民主的有效运转本身就需要完善的制度和作为依托袁而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纳入协商范围袁体现了对于普通群众乃至所谓野边缘冶群体的关注袁这是社会公平的表现遥在协商过程中消除冲突尧达成谅解袁则可以有效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袁引导民众有序的政治参与遥
综上所述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能够有效地促进基层公共权力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遥基层协商民主有效展开要以完善的机制作为保障袁这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谋而合遥因此袁总体而言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能够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遥
年冶3.奋斗目标推进基层协商民的实现主能够助力野两个一百当前袁我国已经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准备阶段遥统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袁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为实现野两个一百年冶奋斗目标提供群众基础遥
统一思想袁凝聚共识袁需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袁找到13亿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遥纵观历史袁环顾寰宇袁大多数社会形态与国家的制度设计多注
28
重强势阶层的利益表达袁相对于精英群体袁普通民众在文化水平尧参政经验尧社会资源等方面的缺失使他们很难有效表达自身诉求袁在政治的运作中不可避免地处于边缘地位袁使得社会弱势群体对于政治运行的影响力微乎其微遥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袁普通群众乃至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往往关乎生存袁因而更加迫切遥由于难以有效参与政治袁这些迫切的诉求很容易受到忽视甚至伤害袁而这些人占据了国家人口的大多数遥
相比之下袁我们所追求的野两个一百年冶奋斗目标袁所要建设的是要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尧公平正义的社会遥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尊重普通群众的利益诉求袁能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事业遥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就是将普通民众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纳入为实现野大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发展两个一百年冶目标奋斗进程袁的能制够度助设力计决遥胜因此全面袁建成小康社会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遥
咱参考文献暂
咱1暂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咱J暂.科学社会主义袁2006
渊06冤.
咱2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胜利要要要在中国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咱M暂.北京院人民出版社袁2017院38.
咱3暂何霜梅袁江卓.公共治理视阈下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工
作咱J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袁2013渊02冤.
咱4暂印发叶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曳
咱N暂.人民日报袁2015-02-10渊01冤.
渊责任编辑院刘颖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