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全国高考历年考题精选专题08 物质结构与推断-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

全国高考历年考题精选专题08 物质结构与推断-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原卷版)

来源:九壹网


专题08:物质结构与推断

1.【2021浙江理综化学】右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核

电荷数为X元素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W、Z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 B.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

C.YX2晶体熔化、液态WX3气化均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T2X3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2.【2021广东理综化学】甲~庚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己的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

脱水性,甲和丁在同一周期,甲原子最外层与最内层具有相同电子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丙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28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庚<己<戊 C.常温下,甲和乙的单质均能与水剧烈反应 D.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3.【2021安徽理综化学】(14分)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第_____族。

(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__个电子。 (3)用“>”或“<”填空:

原子半径 Al_____Si 电负性 N____O 熔点 金刚石_____晶体硅 沸点 CH4____SiH4 X Y Z W T 第9题表 (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

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溶液中的H+向___极移动,t1

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___。

4.【2021四川理综化学】(13分)X、Z、Q、R、T、U分别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和R

属同族元素;Z和U位于第VIIA族;X和Z可形成化合物XZ4;Q基态原子的s轨道和p轨道的电子总数相等;T的一种单质在空气中能够自燃。

[来源:.Com]请回答下列问题:

[来源:](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TU3的立体构型是______。

(3)X所在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填化学式);Z和U的氢化

物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填化学式);Q、R、U的单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填化学式)。

(4)CuSO4溶液能用作T4中毒的解毒剂,反应可生成T的最高价含氧酸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1天津理综化学】(14分)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的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____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

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_______>__________。

[来源:Z.xx.k.Com][来源:Z_xx_k.Com]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

(4)已知1mole的单质在足量d2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255.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mL1mol·L-1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

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R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②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若R溶液改加20mL1.2 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6.【2021重庆理综化学】(14分)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

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1)原子序数为29的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2)某青铜器中Sn、Pb的质量分别为119g、20.7g,则该青铜器中Sn和Pb原子的数目之比为 。 (3)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关于CuCl在青铜器腐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B.增大了反应的速率 C.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D.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

(4)采用“局部封闭法”可以防止青铜器进一步被腐蚀。如将糊状Ag2O涂在被腐蚀部位,Ag2O与有害

组分CuCl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 。

(5)题11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 (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 ;

③若生成4.29 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 L(标准状况)。

从以上分析,我们预测2018年电化学及其应用仍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命题角度主要为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及应用;从题型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其题型包括五判断、二写、一比较和三解释。

(1)五判断是判断工作原理题型、判断电极、判断电子流向、判断电极上析出的产物、判断电极附近

或整个溶液的酸碱性;

(2)二写是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3)一比较是利用电化学知识比较金属的活动性;

(4)三解释是利用电化学知识解释电化学腐蚀、电化学防护和某些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 结合考纲和考试说明,2018年电化学类试题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考查: (1)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电极名称、电子流向及电极反应式; (2)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变化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 (3)根据电解时电极变化判断电极材料或电解质种类; (4)新型电池的电极反应及应用; (5)有关电解产物的判断和计算。

☆★考点一: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基本原理 1、原电池工作原理

(1)原电池的定义: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池。 (2)形成条件: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电极:一个是较活泼的金属,另一个是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碳棒)或某些金属氧化物(如PbO2)。 ②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 ④自反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3)工作原理:原电池是利用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而成,较活泼的金属材料作为负极,失去电子,经外电路流向较不活泼金属,再经电解质溶液回到负极,构成闭合回路,电流反向流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4)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导电非金属做电极时,较活泼金属做负极;较不活泼金属做正极。 ②根据电子的流向判断: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极为正极;也可以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电流流出极为正极,电流流入极为负极; ③根据发生的反应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极为正极; ④根据反应现象判断:一般来说,溶解的一极为负极,有气体或固体析出的一极为正极; ⑤如果给出一个方程式判断电极反应,则化合价升高的电极为负极,化合价降低的电极为正极,由此可设计原电池。 2、电解的原理

(1)定义: 电解池借助于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也就是把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

解池或电解槽。 (2)构成电解池的条件

①电流必须是直流而不是交流

②两个电极。其中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叫做阳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叫做阴极。 ③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 (3)电解结果:在两极上有新物质生成。 (4)电解质导电的实质

对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通电时,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沿导线流入电解池的阴极,电解质的阳离子移向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的阴离子移向阳极失去电子(有的是组成阳极的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出,并沿导线流回电源的正极。这样,电流就依靠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里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而通过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所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溶液(或熔融态电解质)的电解过程。 【例1】【2015上海化学】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B.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 + 2H2O + 4e → 4OH– C.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D.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 + 2e → H2↑ 【答案】D

【考点定位】考查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知识。

【名师点睛】电化学理论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理论,特别是在科技迅速发展,人均能耗不断增加,能源日趋

紧张的今天,了解电化学理论,实现能量的转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都是非常必要的。电化学知识包括原电池和电解池,首先要确定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确定方法是观察图示是否有电源,若有就是电解池,否则就是原电池。电解池工作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书写电极反应式、总反应方程式,并根据电性作用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确定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移动的方向。原电池工作时,活动性强的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活动性弱的电极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要掌握电化学反应原理,结合电极及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利用好图示及题干提供的信息,是本题解决的关键。学科*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