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孤独,我们如何发现自己
□赵锦言
《羊道》系列是李娟与哈萨克牧民 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历经寒暑跋 涉后,在几年时间内陆续写下的文字, 共分三卷,《羊道•春牧场》是第一卷。
在李娟笔下,这支也许是世界上仅 存的、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的生存景 观得以呈现。这是一种与大自然生死相 依,充满了艰辛、苦难而又自有其尊严 与乐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 讲述着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
126
李娟和哈萨克牧民在极匮乏的物质 环境里有趣地活着,看不到苦涩,更没 有抱怨。“所有的文字都在强调他们的 与众不同。而我,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 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相 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这是李娟自 己的感受。而于我,从书中看到的,却 是孤独。
李娟,1979年生于奎屯建设 兵团,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 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 声歌唱》《冬牧场》,曾获天山文艺奖、 在场主义散文提名奖及新锐奖、上海文 学奖、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等。 《羊道》系列是她在大西北哈萨克牧民 家生活一段时间后,回到都市所写的回
忆文章。正如她自己在自述中所说:“2007年春天,我离开办公室,进人扎 克拜妈妈一家生活。2008年,我存够 了五千块钱,便辞职了。去到江南一带
打工、恋爱、生活。同时开始忆述那段 生活。一边写一边发表,大约用了三年 多时间。”那样的文字,正是生活在都 市中的人们,慰藉心灵的童话。
人之区别于草木禽兽,就在于他有 思想,人一思想,就孤独。
从本释,孤,指幼而无父的 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孤独的基本 含义是:孤立无所依附,常见的应用 是:孤独鳏寡。
我们不是孤独鳏寡,但我们孤独。人立于天地间,天地亿万年,人生 不满百,亿万年的地球也有终止那一 天,从这个角度讲,留取丹心照汗青, 就和堂吉诃德奋战大风车一样,变得看 似豪情万丈实则可笑。生死事大,生命 孤独。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到莫言 的《生死疲劳》,说的都是这件事。
学者蒋勋在《孤独六讲》一书 中,开头就写:“我拥抱一个挚爱的身体 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孤独的,我所
有的情欲只是无可奈何的占有;我试图 用各种语言与人沟通,但我也同时知道,
语言的终极只是更大的孤独;我试图在
家族与社会里扮演一个圆融和睦的角色, 奔在火车上偶遇的乡间男子;佩内洛普,在伦理领域与每一个人和睦相处,但为 这真是说到现代人的心坎上了。有时我 走在大街上,看着各种人,穿着各式各样 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某一天忽然消失得 在一念间与未婚夫的哥哥出逃了……
由于孤独,他们逃离;我们在读这 什么,我仍然感觉到不可改变的孤独?” 再无踪影;格雷斯,已然谈婚论嫁,却
的衣服,面带各种表情,行色匆匆,我忽 然会感到茫然,如同身处空无一人的沙 漠;坐在会场、办公室里,大家各自忙 着,说着,每人一个小气场,互不相干; 即使与知己、家人在一起,也经常会有 这样的情形:对方说的,不是你想的, 你说的,对方没有回应……大家生活在 茫茫无边的城市里,虚拟的伙伴虽可能 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聚在一起的, 也习惯于把其他人视为站在对立面的敌 手,而不是一个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乃至自己渴望与其友好相处的伙伴。
孤独如影随形,它总是在不经意 间,提醒你它的存在。有时,耳边突然 飘过一段熟悉的旋律;有时,一个酷似 儿时伙伴的身影打身旁走过;有时,回 到故乡面对今是昨非的风景……我不由 想起孔子面对大川说的那句名言:“逝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你孤零零地站 在那里,一切都回不来了。
然而,这种孤独,正是生命最好的 馈赠。
我在读《逃离》的时候,就想,每 个人都有一个逃离的梦。我的这本《逃 离》是门罗还没获诺奖时的中文译本, 收人包括《逃离》在内的8篇短篇小说。 里面的主人公个个想逃离:卡拉,18岁 从父母家出走,如今又打算逃脱丈夫和 婚姻;朱丽叶,放弃学术生涯,毅然投
些文字的时候,体会到,由于孤独,我 们的生命是如此饱满、值得回味。《羊 道》是作者的回忆文字,写的是昔年的 往事,但已不是昔年的情感。夏目漱石 在《草枕》中曾说:“我们穿草鞋旅行的 当儿,从早到晚叫苦连天,一直鸣不平,
可是对别人讲述经过的时候,一点也看 不到埋怨的样子……这并非是自欺欺人。 旅行的时候,是一副常人的心境,讲述 经历的时候,则已经是诗人的态度了。” 《草枕》其实也是一种逃离,是夏目漱
石逃离城市的一次平常旅行。在他诗意 的讲述里,我们觉得孤独是那么美好。
我曾经觉得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 活得最孤独:他每天推巨石。每当他用 尽全力,将巨石推近山顶时,巨石就会 从他的手中滑落,滚到山底。西西弗只 好走下去,重新将巨石向山顶奋力推去, 日复一日,永无止息。加缪在其哲学随 笔《西西弗的神话》中如此评价自己作 品的主人公:他不好也不坏,既不道德 也不伤风败俗。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 候,我陷人深思。我们每天上班下班, 和反复推石头上山有何区别?我们循规
蹈矩,不好也不坏,不就是西西弗吗?
幸亏我们在孤独的时候,选择了偶 尔逃离。逃离其实就是和庸常的生活拉 开距离。站在高处或远处,我们看到了 自己,看到支撑西西弗们荒谬人生的,
书
评空间12
正是勤劳、不屈和忍耐,这足以让我们 的今生过得诗意。
哄哄,说着不咸不淡的话,何如一个人
待在家里,读一本闲书,把房间打扫干
我的老家有句俗语,叫“饱发茶, 净,抖落掉心灵的尘土。倘再有闲暇,
还能看一部电影。上个周日,我看完电 影《父后七日》,看着电影中女主角孤独 自己,坐在寂静的书房里大哭,把悲情 尽数宣泄,然后,和电影中的女儿一样, 擦干眼泪,该干啥干啥。是独处,让情 感变得厚重,痛哭等于给心灵洗个澡。
近读《京都一年》,觉得林文月的 物之外,更有人情,所以感人。当初她 修,由于没有单独出过远门,“终日凄 凄惶惶,不知所措”,孤独无比,于是 开始写字,孤独变成享受。
总之,如果没有孤独,我们如何发 现自己——内心!
作者单位:辽宁招生考试杂志社
(责任编辑姜虹)
饿发呆,不饱不饿是祸害”。小时候以为 可笑,现在想来,不饱不饿,闲着可不就 活得最像人的人,才能做到闲而不生事。
我喜欢杨绛,她的优秀品行之一就 是爱独处。我还喜欢黄永玉,喜欢他画的 荷,喜欢细细地读他的长篇小说《无愁 河的浪荡汉子》,黄永玉有句话形容自己
享受孤独的时候,我们渴望生活在 早些年,三毛的作品是别处。别处不一 定在艺术作品里。一个人单纯旅行到别 处,也好。当我站在山巅,摸着一棵古
128
松、一块好几百年前被题过字的石头, 闭目体会从古吹到今的风,我感觉尘世 的烦恼都成了往事,甚至有点怀念。周 日,同学来电话,想邀几人一起去看高 中时的老师,我找个理由没去,不是无 情,实在是见面不如怀念好,与其闹闹
要生事!只有那些安安静静、喜欢独处、 坐在火车站,不经意间照见内心深处的
的独处:狼才喜欢成群结队,狮子不用。文字真好。她用学者的眼光写游记,景 别处。《羊道》是别处,《草枕》是别处, 写作这本书时,是因为从去日本研
竟拥有宇宙样广阔丰富的
郑重声明:作为一份办刊历史悠久、社会声誉良好的学术刊物,《中国图书评论》从 未委托任何网络中介机构或个人从事征稿或代发稿件录用通知书事宜,也绝不向投稿作者 收取审稿费和版面费。广大作者投稿之际务必慎重,不要轻信网络中介。
请投稿作者关注《中国图书评论》官方微信了解刊物详细信息,并认准唯一投稿邮箱: Chinabookreview@163. com。
以上,敬请广大投稿人互相转告周知。
版权声明:作者投稿至我刊或接受我刊约稿,即视为作者同意授予我刊该作品的专有 许可使用权,包括但不仅限于该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广播权和电子与网络传播权等。 本刊支付的稿酬,己包含授权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