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山东省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第I卷(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脊梁( jǐ) 祈祷(qǐ) 年高德劭(shào) 因病告殂(cú) ....B.泥淖(zhào) 夙愿(sù) 性情狷介(juàn) 口血未干(xuè) ....C.畏葸(xǐ) 荫凉(yìn) 人才济济(jǐ) 偏安一隅(yú) ......D.颤抖(chàn) 觳觫(hú) 延颈企踵( jǐng) 口碑载道(zǎi)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是
①金秋时节,全国相聚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讨论并 下一个五年的国家经济发展计划。
②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③考生在考试时遇到一时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 ,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A.制定 篡改 琢磨 B.制订 篡改 捉摸 C.制订 窜改 琢磨 D.制定 窜改 捉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于是问题便茅塞顿开,这种一下子使问题....解决的顿悟,便是所谓的灵感。
B.在高考中,如果想在作文创新方面登堂入室,那么你必须付出十分的刻苦与百倍的努力。 ....C.《大堰河——我的保姆》,没有盛气凌人之威,没有剑拔弩张之势,艾青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
娓娓动听的陈述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的河。
D.面对汗牛充栋的短信服务信息和参差不齐的服务,手机用户收到来历不明的短信时最好不....要回复,以免踏入收费陷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何体会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用优秀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是摆在每一位中国企业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B.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2004年是又一个大选年,选举结果是民主党克里竞选失败,
共和党布什再次当选为美国第55届总统。
C.由于刘翔在奥运会上打破了欧美选手长期垄断短距离障碍赛的局面,使众多中国田径运动
员增强了冲击
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的信心。
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不是真理吗?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明知这位以一曲“北方的狼”而唱红的歌手——齐秦有睡懒觉的习惯,但为了钟情于
他的歌迷。我
还是满怀歉意地叩响了他的房门。
B.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在幼儿园就学过。
C.“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
么办„„”
D.她(祥林嫂)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
开了列: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6-8题。
生态灾难不能重演
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目标。国家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生态破坏将使人们丧失适于生存的空间,并由此产生大量生态难民而冲击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生态安全是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环境是一个有机的共同体,因果关系千丝万缕,生态破坏绝不会因一墙之隔而得到抑制,更不会因人为的某种界限或武装力量的抵御而受阻隔。据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统计,每年各种生态灾难所造成的生态难民达1000万以上,他们是由于得不到赖以为生的食物、饮水而流离失所的。目前,被列为世界性生态灾难的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2460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我国境内由西向东扩展,跨省越市、长驱直入。河北怀来县南马场的沙丘距天安门仅72千米,且还在以每年3-5千米的速度南推。荒漠是生命的地狱,是地球的癌变,也是离我们不太遥远的现实。近来,沙尘频仍,危害之烈,史所罕见。在草原、耕田沦为荒漠后,许多原住居民只好沦为生态难民。由此沙进人退,背井离乡产生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已不容忽视,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社会安定、民族团结都造成严重的压力。
另外,自然生态的失调与不适,还日益导致人类众多文明疾病的出现,因为人类的身心病态(如对武装的崇拜和暴力文化的泛滥)和自然的岌岌可危是密切相关的。这种不安全性的增加将危及文明存在的基础,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军事威胁更大。许多古代文明的完全消失就源于生态基础的沦丧,正所谓‚生态危机源于心态危机‛、‚地球荒漠化源于情感荒漠化‛。
生态主义者认为,应将安全问题扩充为对现代社会中不安全因素的全面反思,生态安全更应被视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之堤的溃决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身不可持续的竭泽而渔,寅吃卯粮,蚕食绿色,要钱不要命的生存方式所致,更有来自境外的生态侵略!国外一些穷奢极欲的消费市场构成对中国野生动物生存状况的严重危机,欧洲时装市场对‚沙图什‛的需求使中国特有的藏羚羊尸横遍野;中东达官贵人对猎鹰的喜好使中国西北的猎隼屡遭捕捉走私;韩国对熊胆粉的消费使中国数以千计的野生熊类身陷囹圄;日本情侣有互赠相思鸟的毛病,中国出口商便大量收购野鸟,导致自然界鸟少虫多,加重了生态失调;日本人自己不砍一棵树,却大量从中国进口一次性木筷;西方国家自己不养羊,却资助中国养。他们得到的是羊绒,所谓‚第一世界享,第二世界纺,第三世界养‛,使我们中国落个
水土流失、植被破坏……这种以开发、贸易之名用金钱开路的赤裸裸的生态侵略不用耗费一一弹,便直捣我国腹地,特别是西部生态脆弱之地。这种持久而广泛的对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根基进行的鲸吞蚕食,巧取豪夺,其灾难远比一场战争的创伤更严重,祸患更长久!诸如荒漠化一类的生态灾难现已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
西部开发,生态建设先行;林草不兴,国土不宁!必须正视:在上,我们正面临一种再多武装力量也无法保障,却关乎民族危亡,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社会能否稳定的安全问题:生态安全。
6、 对“国家生态安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如果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那么这个国家便是生态安全的国家。
B. 生态破坏不会因国界的阻隔而得到抑制,不会因武装力量的抵御而受阻隔,再多武装力量也无法保障。
C. 国家生态安全是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之堤的溃决是现代社会不安全因素中重要的因素。
D. 人类的身心病态不仅导致自然生态的失调与不适,导致人类众多文明疾病的出现,更将导致国家不安全性的增加。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野生动植物生存状况的严重危机是由国外一些穷奢极欲的消费市场的消费需求带来的。
B. 生态灾难造成人类丧失适于生存的空间,并由此产生大量生态难民而冲击社会的稳定,危及。
C. “生态危机源于心态危机”、“地球荒漠化源于情感荒漠化”说明人类的身心病态(如对武装的崇拜和暴力文化的泛滥)与自然的岌岌可危之间的密切关系。
D. 生态侵略持久而广泛,以开发、贸易之名,用金钱开路,其灾难远比一场战争的创伤更严重,祸患更长久!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荒漠化已经构成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要得到彻底根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B. 要防止水土进一步流失,预防植被惨遭破坏,保证国家的生态安全,就必须把住出口关,禁止一切野生动植物的出口。
C. 荒漠带来的沙尘长驱直入,已经没有了省界和国界的,生态侵略必将使实施生态侵略的邻国比如日本自食恶果。
D. 那种竭泽而渔,寅吃卯粮,蚕食绿色,要钱不要命的生存方式必将造成生态之堤的全面崩溃。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也。少为县吏,以清公称。将避乱荆州。未至,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太祖①临兖州,辟为治中从事。玠语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国主迁移,生民废业,饥馑,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今袁绍、刘表,虽士民众强,皆无经远之虑,未有树基建本者也。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太祖敬纳其言,转幕府功曹。 .
太祖为司空丞相,玠尝为东曹掾,与崔琰并典选举。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虽于时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终莫得进。务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太祖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复何为哉!‛文帝②为五官将,亲
自诣玠,属所亲眷。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职,幸得免戾。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大军还邺,议所并省③。玠请谒不行,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乃共白曰:‚旧西曹为上,东曹为次,宜省东曹。‛太祖知其情,令曰:‚日出于东,月盛于东,凡人言方,亦复先东,何以省东曹?‛遂省西曹。初,太祖平柳城,班所获器物,特以素屏风素冯几赐玠,曰:‚君有古人之风,故赐君古人之服。‛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迁右军师。魏国初建,为尚书仆射,复典选举。时太子未定,而临淄侯植有宠,玠密谏曰:‚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后群僚会,玠起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太祖:曹操。②文帝:即曹丕,后为汉文帝。③并省:合并减少(官署)。④司直:汉置司直,帮助丞相举察百官不法之事。周昌:西汉大臣,刘邦欲废太子,他直言谏止。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兵义者胜 义:遵守礼义 B.务以俭率人 率:带领、带动 .. C.幸得免戾 戾:暴戾、暴虐 D.属所亲眷 亲眷:亲近宠爱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词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未有树基建本者也 ②古之学者必有师 ..
B.①宜奉天子以令不臣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①太祖敬纳其言 ②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①此古所谓国之司直 ②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毛玠“清公”的一组是 ①闻刘表政令不明,遂往鲁阳
②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
③文帝为五官将,亲自诣玠,属所亲眷 ④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 ⑤时人惮之,咸欲省东曹 ⑥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
A. ①②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④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毛玠被任命为治中从事,向太祖进言:出兵作战应合道义,不要贪恋官位,积累财物, 才能成就霸王之业。
B.毛玠为东曹掾时,与崔琰负责选举,受到太祖信任。这时文帝任五官将,也亲自拜访 毛玠,并且向他请教。
C.商议合并减少官府时,找借口要减东曹,实际是不想让毛玠作东曹掾,而太祖信 任毛玠,下令减西曹。
D.魏国刚刚建立时,太子还没有确定,群僚拥护曹植为太子,毛玠劝告曹操不要废长立 幼,得到曹操的赞赏。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所说人非迁次,是以不敢奉命。
译文: (2)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译文:
更衣。太祖目指曰:‚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④。‛ .
14、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这是李清照晚期作品,自被宋之后,诗人连遭不幸,晚景凄凉!
问:李清照被称为婉约派的代表,词风清丽婉转、幽怨凄恻。有人在评论这首词时说:“此绝类苏辛,不类《漱玉集》中语。”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简述理由。(8分)
答: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l)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2)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话中找出5处语病或标点误用,在其下画线并注明序号,将序号及修改意见写在横线上。(5分) 王涛说:‚水果罐头价格的波动,是由于水果产量和市场需要的变化决定的,常言说:‘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前年年底,受虫害和寒流的影响,贵省一些地区的果树死
了不少,去年荔枝、龙眼、柑桔……等的产量都受到了较大影响。今年以来,省各级和社会化组织加大了对果农的服务,果树长势普遍良好。据预测,今年的水果会获得大丰收。今后遇到问题及时找我,贵厂有什么难处,我一定鼎力相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更换对象,仿写小诗。保留画线词句,字数可适当增减。(4分) 例诗: 仿写:
请不要给我涂脂抹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朱则太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施粉则太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呀,我的名字叫——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下列文字中,概括“高纯度”饮用水的缺点。(不超过32个字)(3分)
人们饮用纯净水的初衷,是避免污染,但纯净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绝不可小视。科学家指出,饮纯净水,无异于让肾脏‚下岗‛。据专家分析,现在市场上的各类所谓‚高纯度‛饮用水,在消除细菌、有机污染物及致癌物质等的制造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将大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消除得一干二净。众所周知,‚水至清则无鱼‛,试想连鱼都养不活的水,于我们人类能有多大好处呢?研究表明,‚高纯度‛饮用水的凝聚态结构,还会把人体内原有的微量元素淋洗出去。这样一来就减弱了人体的免疫力,可以引发许多疾病。
“高纯度”饮用水: 六、(18分)
该题为选做题,从(一)(二)大题中,任选一个大题,完成试题。每大题1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梵高的坟茔(节选) 范 曾
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西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等待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一次壮烈的。
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藉。当罗丹命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面对着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面上把她们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象?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乡愿情性。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学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的撒向人间的一个永恒的谜。
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毫不相干。
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极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地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公墓寂然无声,所有的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四周。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19、为什么说梵高是“艺术的殉道者”?(4分)
答: 20、梵高的画风有哪些特点?(6分)
答: 21、第三自然段作者写梵高的创作情况,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答: 22、梵高的悲剧,给你什么启示?(要求答两点。)(4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酒 婆(有改动)
冯骥才
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
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 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应是温 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 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要说最洒脱的,还得数酒婆。天天下晌,这老婆子一准来到小酒馆,衣衫破烂,像叫花 子;头发乱,脸色黯,没人说清她啥长相,更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却都知道她是这小酒馆的 头号酒鬼,尊称酒婆。她一进门,照例打怀里摸出个四四方方小布包,打开布包,里头是个 报纸包;打开报纸包,又是个绵纸包,好像里头包着一个翡翠别针;再打开绵纸包,原来只 是两角钱!她拿钱撂在柜台上,老板照例把多半碗‚炮打灯‛递过去,她接过酒碗,举手扬 脖,碗底一翻,酒便直落肚中,好像倒进酒桶。待这婆子两脚一出门坎,就像在地上划天书 了。
她一路东倒西歪向北去。走出一百多步远的地界,是个十字路口,车来车往,常常出事。 您还甭为这婆子揪心,瞧她烂醉如泥,可每次将到路口,一准是‚噔‛地一下,醒过来了! 竟像常人一般,不带半点醉意,好端端地穿街而过。她天天这样,从无闪失。首善街上人家, 最爱瞧酒婆这醉醺醺的几步,上摆下摇,左歪右斜,悠悠旋转乐陶陶,看似风摆荷叶一般; 逢到雨天,雨点淋身,便像一张慢慢旋动的大伞了……但是,为什么酒婆一到路口就醉意全 消呢?
原来,老板人奸,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把这层纸捅破,喝美了也 就算了。
老板人近六十,没儿没女,八成要绝后。可一日,老板娘爱酸爱辣,居然有喜了!老板 给佛爷叩头时,动了良心,发誓今后老实做人,再不往酒里掺水了。
就是这日,酒婆来到小酒馆,照例还是掏出包儿来,层层打开,花钱买酒,举手扬脖, 把改假为真的‚炮打灯‛倒进肚里……真货就是真货。这次酒婆还没出屋,人就转悠起来了。 而且今儿她一路上摇晃得分外好看,上身左摇,下身右摇,愈转愈疾,初时像风中的大鹏鸟, 后来竟像一个黑黑的大漩涡!首善街的人看得惊奇,也看得纳闷,不等多想,酒婆已到路口, 竟然没有酒醒。破天荒头一遭转悠到马路上。下边的惨事就甭提了……
自此,酒婆在这条街上绝了迹。小酒馆里的人们却不时念叨起她来,说她才算真正够格 的酒鬼。她喝酒不就菜,向例一饮而尽,不贪解馋,只求酒劲。在酒馆既不多事,也无闲话, 交饯喝酒.喝完就走,从来没赊过帐。老板听着,忽然想到,酒婆出事那日,不正是自己不 往酒里掺假的那天吗?原来祸根竞在自己身上!他便别扭开了,心想这人间的道理真是说不 清了。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 19、通观全文,分析酒婆是一个怎样的人。(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说为什么极力描写酒婆的醉态,并且将其写得“好看”?(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首善街”的社会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以“首善”称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小说的结尾借老板的口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 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通读全文,说说此句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炮打灯”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酒,穷人们喝了它,可以在劳碌了一大之后,缓解疲 劳,忘记烦恼,洒脱放纵一番。
B.“直落”“好像倒进酒桶”等饲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酒婆喝酒之急;“一到路口 就醉意全消”,则表明酒力并不长久。
C.老板往酒里掺水,酒鬼们一清二楚,但谁也不肯说出来,这表现人们只图喝了痛快、 不想惹是生非的心理状态。
D.酒婆死了,老板在知道祸根在自己身上,感到非常内疚,同悔自己不该一时头脑发 热,诚实了一次反而害了酒婆。
E.小说着力塑造了以酒婆为代表的一群下层劳动者的形象,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 个争”的深刻主题。
答:[ ] [ ]
七、(6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完成作文。
(1)以‚良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一面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了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07年山东省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参
一、1、C( A项祈祷qí; B项泥淖nào; D项口碑载道zài ) 2、A (“制定”适用有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制订”适用一般具体的事项;“篡改”指用不正当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等;“窜改”指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琢磨”是指反思、思索、考虑;“捉摸”是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 3、B(A 项“茅塞顿开”指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C 项“盛气凌人”仅限于人,使用范围较窄,应用“咄咄逼人”;D项“汗牛充栋”指书籍极多。)4、A(B项语意前后矛盾且表意不明,应为:民主党克里落选,共和党布什再次当选,成为美国第55届总统;C项主语残缺,删去“使”;D项多重否定不当。)5、D(A项“歌迷”后句号应为逗号;B项问号改为逗号;C项冒号改为逗号,前后都有说话内容。)
二、 6. D(并非阐述“国家生态安全”) 7. A(不是全部原因,还有“竭泽而渔,寅吃卯粮,蚕食绿色”等) 8. B(过于绝对化)
三、9.C(应解释为:罪)10.A(A都是结构助词,构成“者”字短语。B①连词,表目的。②介词,表凭借。C①代词,他的,作定语。②代词,我、自己,作主语。D①助词,相当“的”,定语的标志。②代词,我、自己。)11.B(①是择主,③是曹丕走后门,⑤时人欲报复:都不当。②④是“公”,⑥是“清”。)12.C(A“不要贪恋官位”错。“守位以财”,意思是:保住地位必须依靠财力。B“向他请教”错。曹丕是托毛玠照顾自己亲近宠爱的人。D“群僚拥护曹植为太子”错。“临淄侯植有宠”,是曹操宠爱曹植。) 附译文:
毛玠字孝先,陈留国平丘人。早年在县中为吏,以清廉公正著称。将要到荆州避战乱,还未到达,听说刘表法令不明,于是又前往鲁阳。魏太祖曹操占领兖州,征辟他为治中从事。毛玠对曹操说:‚如今国家分崩离析,国君四处迁移,百姓的生产废弃,因饥馑而四处,官府连一年的储蓄都没有。百姓没有安心定居的念头,国家在这种形势下是难以持久的。现今袁绍、刘表,虽然手下士人、百姓众多强大,但都没有长远的打算,不是建立基业的人。用兵以遵守礼义者胜,保住地位必须依靠财力,您应该尊奉天子而向不守臣道的人发号施令,整顿农业耕作,储备军用物资,这样,霸王的业绩就可以成功了。‛曹操敬佩地采纳了他的建议,调他为自己官府的功曹。曹操担任司空丞相,毛玠曾任东曹掾,与崔琰共同负责选拔官吏。他所举荐任用的人,都是清廉正直的士人,有些人在当时虽有名望,但行为不正派,结果也不能被他选用。他特别以俭朴作为他人表率,因此全国的士人无不以廉洁勉励自己,即使显贵得宠的臣僚,服饰器物也不敢违反法度。曹操赞叹说:‚这样任用人才,使天下的人自己监督自己,我还再费什么心思呢!‛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亲自拜访毛玠,托他照顾自己亲近宠爱的人。毛玠回答说:‚老臣因为能够尽忠职守,所以有幸没有获罪,您现在所说的人不应升迁,因此我不敢遵命。‛大军回到邺城,讨论合并官署。毛玠请求不要推行,当时人们很忌惮他,都想撤销东曹。于是一起对曹操说:‚先前西曹为上,东曹为次,应该减省东曹。‛曹操知道他们的想法,因而下令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月亮最圆的时候也在东边,人们谈到方位时,也先说东方,为什么要撤销东曹?‛因此把西曹撤销了。当初,曹操平定了柳城,分赏所获得的器物,特意以素屏风和素凭几赏给毛玠,说:‚你有古人的风范,所以赐给你古人所用的器物。‛毛玠身居显要的地位,却常身穿布衣,吃普通菜饭,抚养教育哥哥的遗子非常周到;所得的赏赐也大多赈济施舍给贫困的人家,自己的家中没有什么剩余。迁升为右军师。魏国刚刚建立时。他任尚书仆射,仍然主持选拔任用官吏。当时还没有最后确定谁为太子,临淄侯曹植受到曹操宠爱,毛玠秘密劝谏曹操说:‚近世袁绍因为不区分嫡子庶子,所以国破家亡。废立太子是大事,我不愿听到有这样的事。‛后来群臣聚会讨论,毛玠起身更换衣服,曹操看着他说:‚他就是古人所说的国家司直,我的周昌。‛ 四、13.(1)您现在所说的人不应升迁(不在升迁之列),因此我不敢遵命。(2)常身穿布衣,吃普通菜饭(素食),抚养教育哥哥的遗子(哥哥的孤儿)非常周到;所得的赏赐也大多赈济施舍给贫困的人家,自己的家中没有什么剩余。 14、(考察:婉约、豪放、浪漫主义;思路:①亮出观点②陈述理由③下结论。)
同意。(1分)
①作品中作者借助梦境,神游天国,向天帝倾诉自己的不幸,强烈表达了词人渴望像大鹏一样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仙境的愿望,反映出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情感大气磅礴,没有丝毫的婉约之气。(3分)
②另外,语言上,作者选取“云涛”“ 星河”“ 帝所”“ 长路”“ 风鹏”等一系列雄浑壮阔的意象,构造出一个壮丽磅礴的想象世界,浪漫主义色彩浓重,词风豪放。(2分)
所以说本首词一反李清照一贯的婉约词风,有鲜明的苏辛豪放风格。(2分)
15、(1)申之以孝悌之义 (2)悟已往之不谏 (3)落霞与孤鹜齐飞(4)蓝田日暖玉生烟 五、(12分)16、(5分)①由于“与”决定“搭配不当”“将”由于“改成”“由”。②“话说”后面的冒号应改为豆号。③“柑桔”后面的省略号误用,应删去。④“加大了对果农的服务”成分残缺,应在“服务”后加上“力度”。⑤“鼎力相助”是敬辞,应改为“尽力帮忙”。(每项1分)17、(4分)请不要对我指手画脚,催我我不会走快,拦我我不会停留,因为呀,我的名字叫——时间(全诗使用拟人,第一句是祈使句,二、三两句相对,是对第一句的具体展开。)18、(3分)(“高纯度”饮用水)缺乏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将体内原有的微量元素洗出,危害健康。
六、(一)19.梵高执着地探索艺术创作,但他的艺术无人欣赏,穷困潦倒,他用自杀反抗这不公平的社会。(探索艺术——“道”,有这方面的意思,即可),2分;无人欣赏、穷困潦倒,自杀反抗,2分。)
20.(1)梵高的画风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开拓全新的艺术境界。其具体表现是:①取材于平凡事物②感情真挚、强烈③充满对人生的批判和对命运的抗争④手法神奇、色彩高妙,构图超绝。(大意相同即可。)(“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开拓全新的艺术境界”,2分;以下四点,答出一条得1分;共6分。) 21.反衬(对比)/ 突出他清白无瑕的生活和独特的画风(具体说出画风内容亦可,如选材、感情等)。(反衬,1分;生活,1分;画风,2分。)(只说反衬之类,不能得分。没有“突出”的意思,不得分。) 22.答案可以多样,但应该有根有据,合乎道理。观点鲜明,道理明确,一条得2分,共4分。参考:1.新生事物,常常不被人理解,而遭到扼杀(梵高悲剧的原因:当时的艺术界充斥着平庸、浅薄和乡愿情性,梵高的画风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于是当时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压抑着他)。2. 要以积极态度对待新生事物,即使一时不能理解、接受也应该有宽容态度。 (二)19、(5分)她的外貌、拿钱时的动作、“没有知道她叫什么”等,说明她一个穷困、地位微的人。(2分)而喝完就走,从不赊账,也不多事,又说明她虽嗜酒却很老实本分。(1分)她最后为荒唐的现实所吞噬,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下层小人物。(2分) 20、(3分)小说极力描写酒婆的醉态并且将其写得“好看”,是为了使其醉后的“乐”、“潇洒”与醉前的“黯”、“寒伧”形成对比,表现穷人只有醉后,才能有片刻的“洒脱”。(2分)使小说的悲剧意味更浓。(1分) 21、(6分)(1)洒馆老板几十年以假酒骗人;下层劳动者贫穷、郁闷、麻木,习惯于在虚假中生活。以“首善”称之,表达了反讽之意。(4分) (2)用人们对“假酒”的习惯,表明“假”“骗”文化之深重。酒馆是社会的缩影。结尾写老板的疑问,意在点明主旨——对社会中“假”与“骗”的揭示与批判。(2分) 22、(4分)BC(A项“炮打灯”不是物美价廉的酒,“洒脱放纵”与原文说“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意义不同。D、老板只是对酒不搀水反而害了酒婆感到别扭和奇怪,并没有内疚和后悔。E、小说主题在于揭示批判“习惯于作假”的社会现象,不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