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专业名称 指导教师 课题名称 土木工程专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开题日期 多层旅馆设计(方案二) 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背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营企业也在迅速崛起,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促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服务业,这也直接导致了宾馆的需求量增加,但是由于城市空间的有限,这就要求宾馆设计要做到物尽其值, 旅馆,古已有之,老话叫做旅店、旅社,来宾住宿就餐的地方,也称宾馆、饭店。在我国星级酒店的评定标准中,以夜为时间单位向客人提供配有餐饮及相关服务的住宿设施按不同习惯被称为旅馆、酒店、宾馆、旅社宾舍、度假村、俱乐部、大厦、中心等。这些名称本身也表明旅馆业发展的历史足迹以及酒店的档次和服务级别。 旅馆建筑是人类文明史上出现较早的建筑类型。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旅馆的国家,《论语》里提到的“逆旅”以及后来的“驿站”,就是旅馆建筑早期的例子。若从英国公元1400年左右出现的酒店雏形 意义对于毕业以后参加工作,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概预算设计都是我们就业的方向。这次设计给了我很好的锻炼机会。对于一个完整的建筑设计,我能学习到很多设计理论,结构计算,概预算计算,施工组织设计理论,对于毕业以后想从事设计行业的我会有特别大的提高 此次设计是一个总结性的教学环节,是全面系统地融汇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并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设计过程中运用大学期间学到的各项知识,并利用 CAD、天正、PKPM 等相关软件进行机算,并手算其中部分框架,并用计算机进行验算.通过这个过程不仅能学到设计相关的知识,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这次宾馆设计,能整合大学所学课程,与实际相结合。对于理论中的欠缺也能在这次设计中得到完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商务、度假、活动使我国城市酒店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代星级酒店作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和对外窗口,其酒店形象和服务水平都从侧面反映出这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文化特质。因此,现代星级酒店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建筑外形的气质塑造,还应致力于其良好的内在功能品质及酒店文化性与异质性的挖掘。 对于宾馆的发展趋势,国际上旅馆建设的趋势是向高层、大规模、高标准、综合体(即商店、旅馆、办公室、公寓等综合设臵)发展,竭力增加盈利大的公 1
共活动部分。在设施方面,大力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理想的室内外环境,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例如:用空气调节设备、严密的围蔽构造、防止或减轻噪声干扰的设备(包括吸声、隔声、消声装臵)以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用机群程序控制系统电梯快速接送旅客;以多功能高效率的电话和电传打字机保持与国内外各地密切联系;在总服务台配备小型保险柜为旅客保存贵重物件;用电子技术管理客房(包括预订、接待、结帐等业务),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客房利用率;以遥测监察器防盗,保证旅客安全;设臵火灾感应器,在失火时能及时报警,自动灭火。 这次的酒店设计可以让我们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通过这次设计培养了我们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我们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实际分析能力、论证的能力,一定的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应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掌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相关规范的选择和运用;掌握设计方案的选择、成果图的绘制以及设计文本的编制全过程。另外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的做好技术准备。酒店设计是一个多元化设计,所以也是锻炼我们能力的一个很好机会,我们能从中学到很多课堂没有的东西,这也是为我们马上面向社会做一个铺垫。让我们能在毕业之际把以前所学更加巩固,查缺补漏。再次,这次的酒店设计对于洪山地区也有着很深的意义,在那么一个交通便利,人文环境优秀,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不正是缺少这么一个可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建筑么。 二、设计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商品活动使人类扩大活动的范围,从而产生居住等更多的需求,也就使酒店的基本功能日益增加。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更是促进了酒店业的快速发展。而且呈现多样性、专业性、特殊性和个性化的发展态势。各种设计酒店 艺术酒店 主题酒店等相继出现。 建筑设计内容:熟悉任务书要求,查找相关资料,制定建筑方案,并根据防火要求,抗震要求,及通风,采光效果,进行方案的修改和调整。另外,在建筑的外观上进行设计,以求达到立面的美观效果。 结构设计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即手算和电算部分。手算部分包括结构布置设计,框架结构剪力墙设计,楼梯设计,基础设计。电算部分包括框架结构的内力及配筋计算,采用PKPM程序进行计算。 最后根据设计结构绘制建筑设计图和结构设计图。 2
三、设计步骤、方法及措施 (一)、建筑设计部分: (1)拟在福州市新城区建多层旅馆,建筑面积13873 m²。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艺术等问题,对建筑完成建筑总体布臵、空间组合进行可能与合理的安排,提出初步设计方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进一步充分完善,综合成较为理想的方案,并绘制成设计文件(设计总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 楼采用框架结构,基础采用基础。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空间满足使用,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适合普通教室之间的分隔,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根据福州地震情况,在建筑抗震设计方面需设计8级抗震。 (2)平面布局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合理安排建筑个组成部分的位置,并确定它们的相互关系,考虑当地环境,建筑物内部以及内外之间方便和安全的交通联系,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另外主要房间的布置会对装饰装修以及给排水造成影响,对其平面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几点: A房间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布局合理,施工方便; B门窗满足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风; C满足审美要求。 (3)交通联系设计 充分考虑水平交通联系和垂直交通联系以及与各个教室的关系,做到交通路线简捷明确,联系通行方便,人流通畅,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满足一定的采光通风要求,考虑整体视觉效果。 (二)结构部分的设计主要包括: (1)计算简图的确定:框架各构件在计算简图中均用单线条代表。各单线条代表各构件形心轴所在位置线。梁的跨度等于该跨左、右两边柱截面形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2)结构设计与布置:结构设计资料以及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首先,本次设计采用框架结构,屋盖和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基础。然后选用荷载汇集及主框架进行设计。计算内容包括:风荷载计算、荷载组合及内力分析、楼梯计算、基础及基础梁计算、楼屋盖计算。其次,结构的布置考虑对荷载分布情况及性质.满足刚度均匀,力学模型清晰,尽可能大荷载或移动荷载的影响范围,使其以最直接的线路传递到基础。 (3) 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对于层数较多的框架,梁、柱 3
的线刚度可能较为接近,甚至梁的线刚度小于柱的线刚度。这时,框架节点对柱的约束为弹性支承,柱的侧向刚度与柱的线刚度和层高有关。 (4)结构的竖向荷载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首先 ,将多层框架分层,以每层梁与上下柱组成的单层框架作为计算单元,柱远端假定为固端,其次,用力矩分配法分别计算各计算单元的内力,由于除底层柱底是固定端外,其他各层柱均为弹性连接,为减少误差,除底层柱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乘以0.9的折减系数,相应的传递系数也改为1/3,底层柱仍为1/2,最后,分层计算所得的梁端弯矩即为最后弯矩。 (5)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及侧移计算(忽略); (6)结构内力组合计算:结构设计,要找出结构最不利内力,那首先要找出哪些荷载能够出现,哪 些能够同时出现,这些能够同时出现的荷载进行组合求出结构最不利内力.当然为了找出最不内力,先求出每种荷载下结构的内力,根据荷载组合情况,求最不利内力组合下的内力值了 (7)结构配筋计算:包括梁截面设计计算、柱截面设计计算、基础配筋设计计算。 4
四、设计计划进度 毕业设计时间为2015年01月05日至01月18日: 2周 2015年03月02日至06月03日:14周,毕业设计共16周 项 目 建筑方案布置 毕业设计调研 结构方案布置 建筑方案调整 结构方案调整 结构电算 楼盖结构设计 基础结构设计 楼梯结构设计 画建筑设计图 画结构设计图 检查全部设计成果 毕业设计答辩 时间安排 周数 01/05-01/16 01/19-01/30 03/02-03/04 03/05-03/12 03/13-03/17 03/18-04/08 04/13-04/17 04/20-04/24 04/27-05/01 05/04-05/08 05/11-05/15 05/18-05/24 05/25-06/03 2 2.0 0.5 1.0 0.5 3.0 1.0 1.0 1.0 1.0 1.0 1.0 1.0 成 果 检 查 01/16检查建筑方案图1 03/12检查建筑方案图2 03/17检查结构布置图 04/24检查结构计算底稿1. 05/08检查建筑设计图1 05/15检查结构设计图1 检查全部设计成果并装订、签字 成 果 上 缴 01/16上缴建筑方案图 01/30上缴实习报告 03/04上缴开题报告 04/08上缴“成果第三本” 04/16上缴中期检查表 04/25上缴“成果第一本” 05/14上缴“成果第二本” 提交与展示全部设计成果 集体辅导安排 注:1、集体辅导安排时间为初步安排,具体时间由辅导教师通知为准; 2、学校毕业设计专用机房开放时间: 12/25-01/03;02/17-05/16 共15周。 5
五、参考文献 [1] 张树平.建筑师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五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浙江大学等编.简明建筑结构设计手册(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GB 50352-200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 GB 50016-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 GB 5010-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7] GB 50009-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8] GB 50007—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9] GB 50011-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10] JGJ 94-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桩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1] JGJ 3-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2] JIN Enping.Problem analysis on multi-layer frame construction [J].Sichuan Building Science,2007,18(06):13-22. 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及开题是否通过): 对毕业设计的研究内容、研究步骤、和方法及措施有了明确认识,整体结构思路清晰,内容详实,设计合理,技术路线正确,能达到预期设计任务,同意开题。 通过 □ 完善后通过 □ 未通过 □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系主任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注:开题报告用A4纸打印装订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学生可根据开题报告的长度加页。 开题是否通过请指导教师在□内打“√”。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