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国庆假期作业(01) 一、知识点梳理
中考古诗词鉴赏题的常见题型及解析
(一)品味炼字类: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指出写景特点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主旨情感类: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四)想象描述类: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表达技巧类:(1)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2)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声衬静、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3)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示例:(课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请描述出诗中早春景色的特点。(2分)
答: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课外)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1. 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4分)
内容:古诗词鉴赏(课内外)班级:                     姓  名:           学号:
答: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三、课内诗歌鉴赏:
1
(一)                   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 (2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2分)
             
(二)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首诗是怀古咏史之作,它题咏的是哪一件历史事件?(2分)
               
             
2、这首诗3、4句的意思是什么?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2分)
             
(三)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诗的颔联、颈联写出了环境        、         的特点,“空人心”的意思是指禅院的景色使人内心                。(3分)
2.诗的尾联动静关系处理得很巧 妙,请结合诗句分析。(2分)
答:                                                                                                                                                                     (四)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表现手法:寓情于景)(2分)
答:                                          
2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2分)
答:                                                                                                                                                                     (五)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从词中的哪两个典型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2分)
答:                                                                                2.赏析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注意描绘画面)。(3分)
答: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分)
答:                                                                                 (六)                             虞世南 《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              、          _、声音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2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                  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1分) 3、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2分)
             
                                                    (七)阅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回答问题:(4分)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全词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2分)
               
                    
3
四、课外诗歌鉴赏:
(一)              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 【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 1.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答:                                                                                2.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3分)
答:                                                                                 (二)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_    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   __”一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2分)
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                        。 (三)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3分)
答:                                                                  2.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2分)
答:                                                                     (四)  阅读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回答问题。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②促织③,夜深篱落④一灯明。
[注释] ①梧:梧桐树。 ②挑:捉。③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④篱落:篱笆。 1.这首诗中触动诗人情感的景物有哪些?(2分)
                                                           2.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试作具体分析。                                                                                                                                     
4
①
国庆假期作业(01)
二、示例:(课内)2014年云南省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1)细雨濛濛,酥润清新,草色淡远,春回大地。(2分) (2)抒发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2分)
(课外)7.(4分)依:用拟人手法(2分),写出白云悠悠,也似有情,依傍着静静的沙洲,富有情趣。(2分)
闭:蓬门关闭着,却说是碧草当门,写出了草的繁茂,(2分)衬托出友人寓所环境之宁静、清幽(2分)
8.(4分)描绘了雨后幽静、清新宜人的山野景色:小道布满青苔,白云环绕沙洲,春草绕院门,松色青翠,溪岸野花静静开放。(2分)表达诗人春日里访友的闲适、恬静心情。(2分) 三、课内诗歌鉴赏:
(一)(4分)            王湾《次北固山下》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D ) (2分)   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2分)
答:诗人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突出江南
春来早的特征,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事物,表现出一
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1、这首诗是怀古咏史之作,它题咏的是哪一件历史事件?(2分)
答:赤壁之战。                                                                      2、这首诗3、4句的意思是什么?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2分)
答:①意思: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                  ②艺术手法:诗人用托物咏史、以小见大的手法。     (二)(4分)                  杜牧《赤壁》
1、这首诗是怀古咏史之作,它题咏的是哪一件历史事件?(2分)      答:赤壁之战。
2、这首诗3、4句的意思是什么?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2分)
答:①意思:倘若东风不来,周瑜怎么能借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水军而大获全胜呢?                  ②艺术手法:诗人用托物咏史、以小见大的手法。 (三)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8.(3分 )宁静,幽美(突出“静”和“美”之意即可),杂念顿消(纯净、安然,意思对即可)9.(2分)“静”是指“万籁俱寂”,“动”是指“钟磬音”,用钟磬音的悠扬不绝衬托环境的幽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意思对即可) (四)1.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
2示例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③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五)(一)10.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11.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兵士们欢欣鼓舞,军中奏起战斗乐曲的场面,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军营里摆出了将士们享用的牛肉,各种乐器奏响了悲壮粗犷的战歌,显现出军容的整齐、壮观,将士们的情绪高昂,欢欣鼓舞。)意思对即可
5
12.抒发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身先老,空怀一腔报国之志的悲愤之情,)意思对即可
(六)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  _形状__、__习性__、声音等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2分) 2、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__托物言志_ 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1分)
3、这首诗给我们以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2分)
答: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那些外在的凭籍,像地位、权势、吹捧等,他本身自然会有很强的昭示力,能够声名远扬。
(七)1、全词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丰收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
热爱和向往。                                                                              2、赏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两句。(2分)
答: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 群蛙鼓噪言说今年的丰收,稻香飘逸沁入诗人心中,表达了诗人喜悦的心情。(1分)
四、课外诗歌鉴赏:
(一)  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1. (2)繁茂,生机盎然2 (3)对当年淸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                            (二)1、诗中“_阴阴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又__”一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2分)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  强烈的思乡感情
(三)       雨过山村 11.答案示例: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12.答案示例: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 共2分 (四)阅读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回答问题。(5分) 8.这首诗中触动诗人情感的景物有哪些?(2分)
梧桐叶、秋风、蟋蟀、篱笆、灯。(答出两个得1分)
9. 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试作具体分析。(3分)    答案一:对比。(1分)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1分),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1分)
答案二:衬托。(1分)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以乐景写哀情,“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 (1分), 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1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