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全祯:《三要论命法》- - -连载
自序
四柱预测术博大精深,千变万化,其理论和方法非常庞大、复杂,很难掌握和运用,于是, 古往今来,有些先师和时师,在返璞归真,大道至简的研究上下功夫,他们都研究出一些既简便又准确的预测方法来。
二十年来,我对传统命理和新派命理做了认真、深入而系统的学习研究,从众多的命书中发现和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此法非常简便,易于掌握。我以此法写了这部书,命名为《三要论命法》 所谓“三要”,即命局排出后:一、定格局。二、分析命局中各十神的旺衰喜忌。三、看命局透出的天干是何十神及干与干和干与支的关系。此“三要”都是我在实践中研究出的。其它因素不用。
本书的特点是:
一、新颖而准确地定格局法。这是我从众多的命书理论和实践中研究
出来的。为了证明此法准确,我用大量的命例来说明,并在部分 命例中写上了应吉、应凶的大运、流年。
二、命局中各字的喜忌,都用符号标在字旁:0,是用神,|,是忌神; |0、0|,是本为用神,而反断为忌神。
三、分析命局中各十神的旺衰喜忌,我用了最简练的语言,一目了然,
不啰嗦。如:财为用神,省作“用财”;官为用神,省作“用官”;„„ 财为忌神,省作“忌财”;印为忌神,省作“忌印”„„ 四、把正财与偏财、官与杀、印与枭、比与劫、伤与食、视二为一。 五、根据命局中各十神的旺衰喜忌,分为九类。 六、本书分官命,富命和文化名人命三部分。 七、此法部分命局可比较出贵气、福气和名气的大小。 八、本书皆用此法具体的论命。 九、名人命局索引
本书为何这样写?我是借鉴了前贤的著书经验。《滴天髓》是传统命理学的巅峰之作,此书由三位先师完成。宋代京图先写出理论,未讲具体的应用方法,致使此论束之高阁数百年,直到明初刘基发现此论精辟、新颖。而为此书作注。然刘基亦未讲具体的应用方法,故此论又束之高阁数百年。直到清代乾、嘉年间,任铁樵先世以此理论,用大量的命局讲述了具体的应用方法,此书告成。任氏此书一出,立刻引起易界重视,自书成之后,直至今天,易界一致公认此书为传统
命理学的巅峰之作。有鉴于此,所以本书这样写,以期易友们易于学会,易于掌握。
举例说明
打败蒋介石的命理原因: 先比较命局: :
| 癸巳 0 身弱。忌伤弱,忌财弱,忌杀旺而受制,
用印旺而逢生;透杀、二印;天干杀生印、印生身,地支伤生财、财生官、官生印、印生身:大贵特贵之命。
0 甲子 | 丁酉 | 0 甲辰 |
蒋介石:
0 丁亥 | 从强,忌伤弱,忌财弱,忌官无,用比 旺;透枭二伤:故为 | 庚戌 0 己巳 0
| 庚午 0
蒋介石命局中官为忌神,不现,即忌官不起坏作用,官上吉,但忌官也不起好作用;命中官为忌神,旺而受制,用印化杀生身,忌官力大,又间接生日主,起了好作用。所以,的贵气是蒋介石不能望其项背的。 再比较大运:
1940年-1950年行己未大运,运干支皆吉,运干己土克局中癸水七杀,运支未土克局中子水七杀,忌杀被制服,此运事业上大吉,必成功。所以,在此运中取得了抗日战争和战争的伟大胜利,把蒋介石赶到了。1949年,己丑流年,岁,运两位食神己土克癸水七杀,丑未二土克制子水七杀,忌杀被彻底制服,事业上大吉特吉,所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蒋介石1945年-1955年行甲辰大运,运干支皆忌,运干甲木官星克制日干己土,运之辰土冲月令戌土,泄日时巳午火,用神被制,此运事业上必失败。所以,蒋介石在此运中兵败到。
再举几例剖析之: 1. 乾
0 丁巳 0 从弱。用食旺,用材无,用官无;透伤、食、 比:侍郎 0 丙午 0 甲寅 |
| 甲子 |
2. 乾:(魏光寿)| 丁酉 | | 辛亥 0 甲戌 | | 辛未 |
从强。忌伤弱,忌财弱,忌官弱,用印旺,透伤 二官:两江总督。
3. 乾:
| 庚辰 | 从强。忌食弱 ,忌财弱,忌官无,用印旺, 透财,食,印:尚书 | 己卯 0 丁丑 | 0
4. 乾:| 0 |
5. 乾: | | |0
甲辰 |
戊戌 | 辛酉 0 戊戌 | 丙辰 |
甲午 | 甲戌 0 丁酉 0| 壬寅 | 从弱。用伤旺,用财无,用官无;透比,伤, 枭:富。 从弱。用伤旺,用财弱,用官弱,透而印、 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朱博泉)(梅兰芳)
6. 坤:(杨澜)
| 戊申 0| 从弱。用食弱,用财无,用官旺;透比、官、 印有名节目主持人 0 乙卯 0 |
7. 坤:| 0 |
戊戌 | 丁巳 |
己未 0 丙寅 0 丁未 0 辛亥 | 从强。忌食弱 ,忌财弱,忌杀弱,用印、
比旺,透食、劫:财:著名演员
(章子怡)8. 乾:(鲁迅)
0 辛巳 | 从强。忌食弱 ,忌财弱,忌杀弱,用印旺,
透印、财、比:文化名人。辛卯运,丙子年,逝,56岁
| 丁酉 壬戌 | 0 壬寅 |
本书的命局来源:《渊海子平》、《三命通会》、《滴天髓》、《子平真诠》、《造化元钥》、《命谱》等古代命书和部分现代命书。笔者学浅才庸加之书中命局太多,错误之处难免,敬请各位同仁和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陈全祯 2013 年 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