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四单元练习

第四单元练习

来源:九壹网
第四章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水组成、水资源、水净化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C.水不能作溶剂 D.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的 2.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 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 3.下列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与其它三个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4.下列图形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5.(2012.德州市)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种氧化物 C.水汽化时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D.水是能溶解多种物质的常用溶剂 6.(2012.重庆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水结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B. 氯化钠晶体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C. 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氧化汞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7、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有粒子可表示为 ( ) A. B. C. D. 8、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于一个“方盆子”,许多“水泡泡”、许多“水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B.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分子不能再分 9、下列物质组合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 A.澄清石灰水、氧化汞 B.金属铜、二氧化硫 C.红磷、空气 D.除尽氧气后的空气、制氧气的双氧水 10.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11.水被称为“生命之源”, 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气 B.都含有氢元素 C.都含有氢分子 D.都含有2个氢原子 12.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 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大大气 气 13. 水资源是战略资源。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C 14.(2012.百色市)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 A.水分子间隔变大 B. 水分子体积变大 C.水分子数目增多 D. 水分子质量变大 15.(2012.佛山市)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影响.下列软化硬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 A.蒸馏 B.煮沸 C.沉淀 D.过滤 16.(2012.杭州市)杭州市的自来水由于增设了加臭氧(O3)和加活性炭两道处理程序,水质处于全国大城市优秀水平。根据以上报道,人们得出的下列结论中,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 A.杭州市的自来水属于纯净物 B.杭州市自来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C.加臭氧和加活性炭都是利用它们的化学性质来净化水质 D.以上水处理过程中,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变 17.(2012•苏州)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 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18.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因而供人类生产生活用水极为丰富 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C.电解水得到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 D.江河湖泊的水经沉淀、过滤、消毒、杀菌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 19.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氧气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D.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20.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某临界点以上时,水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液态,又不同于固态和气体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在超临界态水中,某些有机高分子会很快被氧化为无毒小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超临界态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B.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物 C.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型催化剂 D. 超临界态水可用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21.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会减少 B.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 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D.更多的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 22. 201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能实现水的从新分配,不需兴建水利工程 B.农业生产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为了避免水体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23.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下列节水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24.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A.空气 B.蔗糖水 C.75%的医用酒精 D.蒸馏水 25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是常见的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 C.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D.自来水中只含水分子,不含其它粒子 二、水的电解、净化相关实验 1.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自然界的水》的有关知识后,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来测定水的组成,并对某天的雨水进行净化。请你来参与他们的活动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1)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所收集的气体为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小组同学共同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如图乙)来净化雨水,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图 )的实验方法。 2.如右图所示是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为电源的的正、负两极,电解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内水位下降,其中B为电源的___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Ⅰ玻璃管内水位下降的比Ⅱ中玻璃管的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Ⅱ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或气体的名称)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是净化水的部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右图适当的位置,用箭头标出进水和出水的方向 (2)图中净水所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此物质在净水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分)我市自来水厂生产的简单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 (1)明矾是絮凝剂之一,它能净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年11月份松花江水受到吉林石化厂苯和硝基苯的污染,自来水公司在水池X中(如图)将烟煤换成了活性炭,这种做法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配水泵进入用户的自来水可能形成二次污染,如图所示小明家灶台下的净水器,净水器的水是从下向上通入,请你将:石英沙、活性炭、小卵石装入净水器,1装_________2装_______3装________,这种净水器从下向上通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同学去九寨沟旅游取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 (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 6.(5分)右图是某同学利用塑料注射器制作的简易水电解器。 塑料注射器使用的材料属于(1) 材料。电解水过 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2) 。如果电解食盐水, 在正极上可以产生一种黄绿色的气体单质,负极上产生氢气, 同时生成一种碱。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在此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是(4) 三、感悟题 1.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水,淡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请参考下图回答问题: (1)请谈谈你看了上面两幅图后的感受: ; 陆地淡水 陆地咸水 (2)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对如何应对淡水危机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 2.53%0.97% 海水 2、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水,淡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 96.5% 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简述你看到此图的感受是 ; (2)对此情况你的两点合理化建议是: ① ; ② 。 五、理化综合题 1.(6分 )在U形管内注入部分水,塞入U形管的密封胶塞的玻璃管上端系两个大小相同的瘪气球,合上电键接通电源,一会儿气球逐渐长大,如图,试回答 (1)小气球一端的电极连接电源是_______极(填“正”或“负”) (2)用化学符号表示发生的化学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实验结束后,解下两个气球并系紧口,释放气 球,________(填“1”或“2”)气球升向空中,原因是_____; (4)没有解下气球,在通电过程中,U形管内左侧液面始终低于右侧页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电解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由此装置你能判断出Y试管连接的电源是 _______极。 (2)当通电时,随着试管Y内气体的增多(水没有排完),水槽的水对水槽底的压强将变___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停止通电,且试管内的水没有排完,Y内气体的压强总是小于外界大气压强,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计算 1.某同学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消毒液。现有瓶标签已破损的过氧 化氢溶液,为测定瓶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溶液34 g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是33.8 g,将杯内剩余物质过滤、 洗涤、干燥后得滤渣3 g。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二氧化锰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氧气的质量列出求解过氧化氢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瓶内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取一定量的瓶内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掖100 g, 需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 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 在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两个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之比约为2:1 D 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吸附沉淀④蒸馏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②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②④ 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影响。下列软化硬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 ) A 蒸馏 B 煮沸 C 沉淀 D 过滤 4、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 A 用淘米水浇花 B 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C 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 洗手打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5、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 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放出热量 C 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可以使硬水软化 D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6、下列各组物质尽心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三个实验步骤相同的是( )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 C.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 D.从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 7、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有以下描述: ①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使水电解产生气体的速率变大②2号和1号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约为2:1③2号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而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④1号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8、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 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 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 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B.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碗碟,是利用了溶解的原理 C.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 D.我国金属资源丰富,废旧金属根本不用回收 10、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重金属污染 B.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 2+2+C.水中Ca、Mg增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污染水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加入锌粉、镁粉 12、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13、区分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可行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B C D 铵和硫酸铵 硬水和软水 铝片和铁片 厕所清洁剂和厨房清洁剂 加水溶解测温度变化 闻气味 用磁铁吸引 滴几滴氢氧化钠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分别加肥皂水搅拌观察 分别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 滴加石蕊试液观察 14、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 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15、10、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在制取 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当二氧化锰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时不再产生氧气( ) 30% A 37.6% B 41.3% C 42.2% D 53.8% t 16、现有① 氖气②矿泉水③镁条④氯酸钾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氢气⑧氯化钾⑨水九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序号) 17、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II是电解水的装置。 (1)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 ; (2)实验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A中气体分子数为 1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 (2)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 (3)生活中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原生物,可采用的方法是 。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 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 19、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 是人类最为宝贵而又是无可替代的自然资源。随着 工业的迅猛发展及全球人口的急剧膨胀,淡水供需 矛盾异常尖锐。水的问题已经引起各国和社会 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早在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 环境与发展大会指出:“石油危机之后,下一个危机 便是水”。请回答: (1)请你结合图中提示,推测造成淡水紧缺的原因: ; (2)针对上述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20、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后观察到①A、B管内的现象是 ②C管中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2)A、B管内生成的气体聚集在上部的原因是 (3)若检验A管内生成的气体应该用 21、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 乙 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 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 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成乙 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10上海) (1)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 把水注入水电解器装置甲中,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a管中的 电极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 Ⅱ.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 Ⅲ.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尖嘴上方,慢慢打开活塞 (2)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 如果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 的仪器c,在导管口d处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下图所示的位置。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 甲 丙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二氧化锰过氧化氢+ 1.0g 溶液68.0g 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完全反应至 质量不再减轻 剩余混合 物为67.4g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剩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 ,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 (3)根据氧气的质量求解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X)的比例式为 ; (4)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5)若用5.6g无水硫酸铜来代替二氧化锰对此瓶溶液进行实验,反应完全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硫酸铜全部溶于水,结果保留到0.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