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沁园春 长沙 精品教案

沁园春 长沙 精品教案

来源:九壹网
沁园春·长沙

【背景简介】

一、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动日益高涨。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去广州主持农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先生泽东……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人粤。”二、补充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沁园春》词牌,相传由此得名。据《词谱》载,《沁园春》双调,114字。上片13句,四平韵;下片12句,五平韵。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发展简史。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诵读能力。

  2.着重训练学生抓准词中意象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热爱。

  2.感受前辈的博大情怀和壮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教学重点】

  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的必要。词人正是在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

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准确精当。

【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学生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3.精讲必要的历史知识。学生活动设计

  1.课外提前准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2.课堂随教师诵读--美读--成诵。  3.观看多媒体。  4.自由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1.课内美读成诵。

  2.通过抓住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二、诵读背诵

  1.抽查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3.全班诵读,背诵。三、简要交代写作背景

  1.指导阅读词前说明文字。  2.对下阙有关内容的解说。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活动的中心广州时。同志从1911年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五四运动、中国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高峰。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在这一时期,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和湖南自修大学,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党的成立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四、就“意象”问题作必要的点拨

  “意象”是意中之象,即融人了词人情思的形象。本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湘江秋景图,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对当时形势的深切感受。  词用最凝炼的语言塑造形象,表达感情和思想。把握意象,可以从释句入手,释句则应从理解字面意思入手,抓住富有表现力、含有丰富意蕴的关键词、句来分析,尽量做到抽象的诗句、词句能够阐释,含蓄的句子能够解释。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把握意象,还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凭着联想和想象,补充字面所没有或作者有意省略的细节,揣摩语句的言外之意,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并感受之,领略之,品味之。

【拓展延伸】

  1.把这首词和《舶沁园春雪》作比较,自选角度,写300至400字赏析短文。  2.把《沁园春长沙》和王安石的《桂枝香》作比较赏析。补充材料

桂枝香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掉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板书设计】

  万山峥嵘岁月

  意象湘江看作者:“立”于“寒秋”忆同学少年战斗

万类中流击水精神

【参考资料】

  周汝昌《词的欣赏》曹雄飞《诗歌鉴赏的要点和步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