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氓的说课稿

氓的说课稿

来源:九壹网
《氓》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氓》。

一个人的定位决定他的高度,同样定位一篇优秀的课文,与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关系密切。所以,首先,我们来进行教学分析。《氓》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的第二单元,这一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这一时期产生了再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而《氓》作为先秦时期优秀的诗歌,首当其冲,可见她的魅力与巨大的艺术成就。《氓》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讲述了她的爱恋——婚变——决绝的情感经历。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笔法细腻,艺术成就较高。

车尼尔雪夫斯基说:没有目标,哪来的行动。如何上好一节课,最重要的是有明确的目标。根据“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要求,制定出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背诵全文,熟悉生字词,理解文意,掌握赋比兴的用法及作用。 二.发展性目标:体会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三.探究性目标:探究《氓》的写作技巧,以及《诗经》的写作特色。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

圣陶先生和吕叔湘先生肯定了,语文学习的本质上是一种技能的获得。 针对教学目标,要分清重难点,才能合理安排教学。 教学重点:

一.掌握赋比兴的用法及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教学难点:

一: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和心路历程。 教学方法——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教师要尽量做到“以学定法”。在教学过程当中,根据学情的变化学习《氓》这首诗,活用教法。因此根据诗歌特点,综合学情分析,我采用了比较保守的综合语文教学方法,构建以“合作,探究”为核心的综合性学习模式,采用目标教学法,导读法,情景教学法。同时采用“质疑探究式”对话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氓》故事简单,易于理解。采用朗诵法,可以先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设计:

这首诗篇幅较长,因此我分成两个课时学习。第一课时则进行朗诵整体感知全诗,回顾《诗经》的知识点,解决生字词,并概括全诗的情感脉络。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通篇解析,这就需要的进行引导同学,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 第一、二课时的教学流程为:

导入新课——阅读文本感知文意——交流质疑、探究突破——课堂评价——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导入:根据学情分析,采用交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氓》选自《诗经》,对《诗经》的了解,我们同学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习过《诗经》中的《蒹葭》《在水一方》。但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巩固这一重要的知识点,我制订了数字化《诗经》的小专题,将《诗经》的地位,篇目,种类,常用修辞方法,一一数字

化,从而方便同学们记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