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委 豁 叉 滋 = 、 周大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 辽宁工业大学 [摘 要]高等学校在知识、人才、科研和技术上存在不可比拟的优势,如何把这些技术成功地转移到企业是当前研 究的一个热点。本文简要的阐述了技术转移的各种模式,对技术转移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归纳和总结,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技术转移模式  技术转移是指20世纪7O年代后期出现的专利与管理,基 成 现己形成以东大软件园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于研究型公司的资产所有权、产业链接计划、以及包括孵化器与 技术园在内的区域经济开发等一系列活动的简称(Matkln,1 990)。 硅谷的组织和成长符合这种模式。硅谷是世界上最优秀人才和 最尖端技术的聚集地,其中世界最著名的高新技术公司有1 0多家, 技术转移是将来自大学、科研机构或实验室的基本知识、信 如惠普、网景、思科、雅虎等。硅谷在思想观念、创新环境、科 技产业、人才技术、经济效益 发展趋势等方面都有独到的特点。 息与创新 流向私人部门的个体或公司的过程。 目前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的效率不高 存在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大学缺少风险资本金和成果孵化器。我国现阶段风险资本市 场.尚处发展阶段,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渠道不畅,风险投资资 有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水产学院、 金严重不足。②缺乏完善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及成果转化的良好 东北财经大学和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辽宁省和大 外部环境。在合作方式上,多数科研成果的持有人希望以转让的 连市的支持下,按照 校府共建、一园多校”的模式,共同发起 3地方与大学共建模式 这种模式是依靠系列重点发展项目和地方合办,典型的 方式将成果转让 但这种转化方式带来了合作双方互不信任 很 建立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容易使转化工作终止.难以长久深入的进行技术转移。③大学部 典型的还有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它是由北京市和 分科研成果质量不高.跟市场脱节。④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动力不 清华大学共同组建和管理的事业法人单位,研究院采用市场运作 足。高校的科研经费多为上级主管部门资助,成果为学校所有, 的方式 依托清华大学的科技力量 科研基地和科研成果 在政 成果持有人推广动力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技术转移 府资金的引导下 为北京市高新技术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 的三方大学、企业和在转移模式上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可持 续发展的模式。 产业改造提供技术。 4大学建立自己的科技园模式 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 一定在责权利三方面对 种 一 这种模式是大学自己建立科技园 典型的有清华大学科技园 诚志等科技企业在园区聚集,光盘、CAD、液晶等国家和部委的 大学、企业和进行了有效的整合 具体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 北京大学科技园.复旦大学科技园。清华科技园内同方、紫光、 工程研究中心在园区落户, SUN、Schlumberger(斯伦贝谢)、ID&G 大学和企业共建技术转移平台 大学与企业双方优化各自资源 技术和人才优势,在资源、共 (宝洁)、N EC等公司的研发机构在园区发展。北京大学科技 享、共担风险、共同受益的原则下,通过签订协议等形式形成的 园依托自己的方正集团、生物城、青岛公司和物业管理等资源在 技术转移模式。在具体模式上有几下几种委托开发、技术合作、 学校周围创办起来。 共建一体化研发机构、校企合作型博士后流动站和虚拟创新平台。 二、大学科技园 三、大学衍生企业模式 衍生企业可被定义为运用大学之科研成果从事产品生产与服 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或大学群落为依托,通过集成各类创新 务而成立的公司。一个衍生企业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衍生企业的 要素和资源,采用资金、企业资金和风险资本等各种资本运 创立者来自原来的组织,二是核心技术是从原来的组织中转移过 作方式,实现大学科研成果向企业和社会有效转化的科技园区。 来的。大学衍生企业的母组织就是高校本身。 它的运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模式 四、基础研究和社会服务中的转移模式 大学通过基础研究为国家奠定扎实的科学基础 为日后的科 这种模式是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开办创业园和孵化 技发展准备条件。在社会服务中,大学更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宣传 器 园区隶属地方。如日本第一个尝试建立的科学城一 者,通过培养和培训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共和提供建议报 筑波。筑波完全由资助,以基础研究为主 属国家级 告,与地方高校合建等方式进行技术转移。 研究中心 集中全国3O%的国家研究机构和4O%的研究人员 国 家研究机构的全部预算的50%投资在这里。 2高新区与大学共同创办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依靠项目启动。典型的有东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越来越受至0了企业的重视,大学独特的 科技资源有效的对企业进行技术转移越来越迫切。完善良好的技 术转移模式将为转移效率的提高提供制度保证。 参考文献: 北大学科技园,武汉大学软件基地 南京大学科技园区。东北大 学科技园己经形成了科学园 创业园、产业园 三园一体 协调 技术企业孵化提供技术资源,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创业 园己经成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 的培养和集聚的基地。产业园由散布全国各高新区的东大企业构 I]]done・Sa,nd[irI.美国大学的技术转移[J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 [2】纪德尚:我国高新技术园区社会发展问题研究【M】.陕西人民 出版社 2005 2005,(4) 发展的模式。科学园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为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 化,马哲伟:高校科研评估[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裔场 俄能》2008年{0月(土旬刊j惑第553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