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窿 篷 推进溧阳统筹城乡发展的探讨 “十一五”以来,江苏溧阳积极探索 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强势推进工业化 和城镇化进程,并以新农村建设为抓 手,坚持不懈地实施统筹战略,实现了 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0.8亿元,财 政收入66.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20774元和1009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13%、23.3%、10.6%、10 3%,这些为溧 阳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溧阳统筹城乡发展初步成效 城镇规划逐步得到优化。制定了溧 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并按照新农村建设 的“20”字要求,结合各地实际,指导18 个乡镇、288个村编制了新农村建设规 划,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规划,同时,稳 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全市乡镇由18 个减少到10个,行政村从288个减少 到175个,城镇布局和规模更趋合理, 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 三次产业结构逐步得到协调。目 前。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5年的 8 8:55.8:35.4调整为2009年的7 6: 57.4:35。一是加大农业产业化推进力 度。已形成蔬菜、水产、茶果、畜牧等特 色产业。目前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44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203家。二是壮大工业规模。初步形成 了金属冶炼及加工、机械装备制造、输  l44 i江苏农村经济・月 ●王新民 管志华 孙根华 变电设备和新型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 2009年。全市实现工业产品销售收入 755 75亿元,利税68 02亿元,分别比 上年增长14 5%和13 3%。三是激活第 三产业。以旅游业、商贸流通业、房地产 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加快 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第 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6 25亿元,比上 年增长16 7%。 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得到加强。一是 市镇村三级公路交通网基本形成。全市公 路通车里程达2476.5公里,使全市200 人以上的自然村全部通上了四级公路。二 是“整治村庄环境,共建小康家园”工程进 展顺利。全市有238个村完成“三清一 绿”整治,35个村成为“五化三有”达标 村,农村生态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三是加 快农村电网改造和水利工程建设。四是城 乡生活垃圾统筹处理体系运转良好,国家 生态市创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得到完善。不断 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快推进城乡 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推进城乡教育均 衡发展。做到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师资 力量配备、城镇教师与农村教师工资待 遇、教师收入与公务员收入“三个一样”。 二是提高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 平。加大镇级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和社区 卫生院建设。1 75个行政村建成综合文 化活动室,在全省率先实现“农家书屋” 全覆盖,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得到健全。坚持 发展成果的共享性,扩大公共财政覆盖 面。让改革发展成果最大惠及全市人 民。2009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医疗和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达 97.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100%和 96 5%,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 率达96.5%,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全年 发放各类慈善救助金1200多万元。 统筹城乡发展中存在的主 要I 题及原因 目前,溧阳推进城乡统筹经济社会 发展工作,开局良好,成效明显,但我们 也应该看到,澡阳城镇化水平较低,功 能作用发挥不足,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 够协调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 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仍不统 。对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问题,部分 干部群众思想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 二是城乡发展仍不平衡。由于受、 机制的约束,城市经济发展快于农村, 从而导致城市和农村发展不平衡,城乡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三是基础设施仍不 到位。农村道路、交通、通讯、水利设施 建设相对落后于城市,镇级财政对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非常有限。四是总 体规划仍不配套。城市、小城镇和农村 居住点工程缺乏统一规划,一些部门和 镇村对规划的落实工作力度不够。五是 机制仍不健全。在公共财政、 通网络建设,形成15分钟市内交通网, 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 城乡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 半小时市镇交通网,1小时市际环通交 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 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 通网。二是加强城乡水利建设,着力建 乡经济社会的发展。 转变职能.建立统一的社会化 改革与创新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 立完整、可靠、安全的城乡一体供水体 管理机制。(1)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优 系,增强防洪抗旱能力。三是加快供电、 化和重组行政管理机制,加大对农村公 供气、通信、排污等配套设施建设,基本 共服务的供给,促进城乡社会公平。(2) 形成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四 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 是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加强 度,推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 推进溧阳统筹城乡发展的 对策措施 科学编制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充分 生态环境保护。 口”的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3)建 发挥规划先导作用。编制全市统筹城乡 发展总体规划,把农村发展、社会进步、 生态环境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合 理调整村庄布局,全面推进中心村和农 村居民聚居点建设。要强化规划的法定 性和权威性,提高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总 体水平。要建立严格的违犯规划责任追 究制度,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相对 稳定性,做到一部规划管到头,一张蓝 图建到底。 调整和优化城乡产业结构,3D'l央推 进产业提档升级。把工业化、城市化和 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转变发展方式, 形成三次产业相互融合、联动发展的格 局。一是工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工 业经济。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依 托工业园区,进一步发展壮大机械设备 制造、金属冶炼及加工、输变电设备和 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 的企业上市。二是农民向城镇集中,加 快特色城镇化建设步伐。要明确各镇的 产业功能定位,鼓励单位和个人投资兴 建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重点发 展有特色优势产业。三是土地向规模经 营集中,走农业现代化的路子。合理流 转土地,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着 力培育一批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 展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全面提升 城乡承载能力。坚持以水、电、气、路、通 讯、网络为切入点,统筹城乡重大基础 设施布局和建设。一是加快城乡道路交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实现城乡 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扩大公共 社会服务一体化。要按照城乡公共服务 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财政转移支 均等化的目标要求,确保的各项公 付力度。(4)建立农村社区管理制度,大 共服务惠及广大农村。(1)推进城乡教 力推进农村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市场 育均衡发展。制订城乡统一的教育办学 化,通过建设和谐社区,促进农村社会 标准,重点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学前 和谐稳定。 教育的经费投入,大力推进基础教育。 加强组织领导,有序推进城乡统筹。 (2)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不断健全 市、镇两级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切实巩固和提高农 作班子,指导和协调统筹城乡发展的各 民参合率,扩大参保农民受益面,建立 项工作。各级部门要分工协作、责任明 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3) 确,强化服务职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 积极发展城乡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农村 实的作风,坚持从实际条件和现实基础 文化信息共享、农村电影放映、送戏下 出发,坚持典型示范、有序推进,不搞形 乡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努力丰富农民 式主义,不搞盲目攀比,真正把工作的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4)加强农村社会 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维护群众利益上, 保障。要逐步提高溧阳农村最低生活保 为推动溧阳城乡经济社会一起快速发 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使更多的农村生活 展,为率先实现现代化作出贡献。口 困难群众享受低保待遇,不断开展以扶 阼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农村工作办公訇 f 2010/07总第301期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