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同一体,紧密结合,开创校企互惠共赢新局面
阳泉市滋生堂大药房有限公司 王建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行业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间竞争的核心点是人才的竞争。而企业人才的摇篮则是学校,尤其是具有较高知识,并掌握了一定业务或专业技能的优秀学生,便成为企业人才的强大后备军。如何将企业的招、聘、培、用、考等用工机制,与学校教育培养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出一批素质高,专业能力强,较快适应企业用工岗位,从而实现企业、学校、学生共赢的局面,是企业与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和紧迫的课题。我以为校企合作办法有以下三点:
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招生与招工同步,形成校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中等专业学校的特点是,中专学历的文化知识结构主要体现在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上。根据以往的经验,中专生的实操技能上,还不能满足企业直接用工的需要,这是中专与职高的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过自身改制及发展,促使企业在优化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注重自身的发展环境,而且也开始注重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化工作。在实施策略上,为了选择素质优秀的员工进入企业,在对一般民工、非专业从业者与合格的专业学校毕业生三者之间的选择中,往往偏向于后者,在对后者的选择中,既注重技能,又更注重人的基本素质的挑选。于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要招收较高素质的员工逐渐走进学校;学校为了要推荐介绍自已的学生,逐步走进企业。要实现校企的战略伙伴关系就要做好学校招生、学生就业与企业用工
联姻方式的推进,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学校在招生时,企业就要及时主动参与。体现在 1、 制定招生简章、进行招生宣传时,就应有选择地介绍和学校合作好的,毕业就业去向多的企业。充分利用企业的形象及亮点,吸引学生及家长。有可能的话,邀请这些企业进行招生路演。
2、 新生入校后的教育,邀请企业负责人到场进行相关内容的演讲。是学生对学校、所学专业、就业企业等有一个先入主的印象。
其次,学校与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也必须求真务实。
1. 在“订单式”合作上,校企双方必须互相了解,充分信任。企业要主动提出自身的需求,真是地展示企业实力,将这项工作纳入到中期人才培养规划上,全程跟踪,重点关注,有计划,分步骤地落实。 2. 学校要有选择“订单”企业的意识,学校与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联姻,应该是一个双赢的统一体。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需求是双向的,学校在联姻企业的过程中,要能经受得起企业的挑选,但是也要能有选择挑选企业的勇气与能力,在保证自身学生素质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品位,树立更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学校的竞争生存能力。据了解,阳泉卫校是有一定品牌效应的全日制中专。学校遵循的“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教学为中心”教学理念和原则,使其培养的学生是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尤其是护理专业的学生。建议学校要广泛接触企业,与企业保持良好的亲密联系,形成有足够数量的校企合作伙伴,学校要设专人经常走访企业,并利用参观、见习、下厂
定点实训、毕业实习等机会保持与企业的联络,也要通过举办校园开放周,校企合作洽谈会、创业者报告会、学生技能汇报展示会等活动,邀请企业界人士走进校园,让学校、企业建立起全方位的交流平台。如此,学校在选择企业的过程中,通过数量上的基本保证,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
二、 实行教学与生产经营同步,培养实用专业人才。 学生的文化素质及专业技能的高低是学校的生命,是一所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实行教学与生产经营同步,达到培养专业为企业所需的人才,要实现两方面的改革。
1、 加强校企合作,走出去,请进业,强化技能培养。教学应该紧紧围绕企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展开。因面在教学内容上,就在保证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到位的前提下,加强专业实践课的安排教学活动。
走出去,体现在:1)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他们对专业知识、技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写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2)把课堂设在企业中。让我们的学生深入到车间、店面、班组,现场感受,自身参与,亲自实操,专业的管理人员或技能师傅手把手教授,才能成为掌握实际操作能力的、适应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对于学“中药”专业的学生,可以下到我们药店,站在中药柜前,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草药的识别、鉴定、处方调剂,抓药服务等等。
请进来,则从两方面做起。1)将现在企业从事管理的与学校专业向对口的成功人士请到课堂,进行教学。例如:可聘请药店的执业药
师给学校的药剂专业的学生讲课。2)邀请从阳泉卫校毕业的,在企业做得很好的管理、职业人员返校,进行现身说法,鼓励和激励在校学生学习。
此外,药店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经营工作的需要,定期的,阶段性的把用工需求报给学校,在不影响学生整体教学的前提下,开展学生入店,入司有偿见习,即可解决企业阶段性用工,促进生产和经营,同时也能是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比如,当药企进行GSP认证时,学校学药剂、医学检疫等专业的学生就会有一定的用武之地。 2、 将中专教育与职业资质认证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就业资本。 企业急需的是有职业资质认证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学校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提升学生就业资本,应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建立教学与职业资质认证相结合的。
1)
发挥学校专业优势,在课程实际上与职业资质认证考核同
步。除了传统的护理优势外,欢迎选择药剂专业,向职业药师方面发展。这方面的人才药店需求很大。 2)
利用企业专业人才资质培养的资源,实现互惠互利。企业
在培养专业人才的优势及资源体现在:专门的机构,社会资源,资金优势。。。
三、 以就业为导向,实现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就业率已经成为衡量学校好差的试金石。据贵校网站资料信息介绍,卫校前三年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能达到90%,非常不容易。面我司统计,阳泉卫校毕业生入职占比只有8%。要实现更高的就业率,
特别是专业对口的就业率,需要综合管理。实习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首先,选好实习基地。根据学校专业的要求,有选择,有针对地选好合作企业,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
其次,学校、学生、企业签订实习与就业的相关协议。实习前,就相关的实习时间、条件、待遇、考评、毕业去向和意愿等,进行充分的协商、沟通,并达成一致,用协议的方式固定下来,确保实习的顺利进行。事后,企业按协议内容,根据用工需要,结合实习生的个人表现,进行实习后的学生就业去向的确定。
总之,只有学校、企业对目标人员的定位和要求上,能达成方向一致,互通有无,通力合作,就一定能在教学,用工,就业几方面形成互惠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