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学原则教案

教学原则教案

来源:九壹网
基础教育学教案

2011-2012学年度第1学期 教学单位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任课老师 黄珠莲 课程名称 教学方法 授课班级 09数本4班 课时计划

课题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 1、 理解并掌握教学方法的定义。 2、 理解中国古代教学方法体系。 3、了解西方教学方法思想史的演变。 4、认识中西方教学方法的差异。 5、掌握如何教学。 重点 1、 教学方法的定义。 2、 中国古代教学方法体系。 3、 中西方教学方法的异同。 难点 如何教学? 1

教学手段 讲授 教 学 内 容 1、 教学方法的定义:教师和学生为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或方式,包括教法和学法。 2、 中国古代教学方法体系。 (1) 学思结合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荀子:善学者尽其理。 朱熹: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王夫之:致知之功,则唯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为辅之。/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2) 启发教学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孟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3) 循序渐近 孔子:循循善诱人。 学记:知至学之难易。/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4) 温故知新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朱熹: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然后清者出焉。 (5) 知行结合 孔子:学贵在能行,学而不行等于不学。/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王朝明: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行处便是行。 (6)因材施教 孔子:教人各因其才。 孟子: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6) 教学相长 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4、 启发式教学案例 ①、让学生提问题 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 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 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这 些新问题实际上指向不同的目标群. 教师

3

能及时捕捉这些生成性目标, 并将此作为 教学进一步开展的契机。 学校组织学生去参观。购买门票时得 知:门票每人十元,五十人以上的团体票可 八折优惠,该校共有四十五人去参观,学生 问门票应如何买? ②、让学生悟方法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 学生与教材及教 师产生交互作用,形成了数学知识,技能和 能力, 发展了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 因此, 教学设计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 实现 学生自己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放手让 学生观察、比较、分类, 从而让学生实现对 新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心领神会.如让 学生观察、比较、证明下面三个证明题。 (l)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 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 那么这个三角形 是等腰三角形。 (2)求证: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平分 线平行于底边。 (3)求证:经过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平行 于底边的直线平分其外角。

4

学生最后发现都是关于等腰三角形的一 类题,证明方法一样,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③、让学生讲思路 传统教学也强调方法指导, 要教师把 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方 法应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动态生成 的, 而不是于意义事物过程之外由教 师传授而得.因此,本课力求不断鼓励学生 发挥性和创造性, 从而在潜移默化中 让学生自主生成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 讲黄金分割有关知识时, 可先举例说 出神奇的黄金数。古希腊的帕提侬神庙由 于高和宽的比是0.618,成了举世闻名的完 美建筑;画家们发现,按0.618:1来设计腿长 与身长的比例,画出的人体身材最优美;科 学家还发现, 当外界环境温度为人体温度 的0.618倍时,人会感到最舒服。提问,在拍 照时,人处于照片的什么位置,最好看。 ④、让学生析错误 学习过程, 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 误. 教师自始至终留心捕捉和筛选这些鲜 活的错误资源.据此来调整教学行为,并有

5

意识地设计给学生去剖析,以错纠正,正本 清源,巧用错误资源促进生成,提高学生的 学习能力,体现学生的自悟。 请三个同学在同一坐标系内, 分别画 出函数, 让其他同学看画得对不对。 5、 西方教学方法思想史的演变 (一)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法(讽刺、定义、助产) (二)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模仿、理论、练习) (三)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教学 (四)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学法(努力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产生兴趣) (五) 洛克的心智训练法 (六) 夸美纽斯的感觉实在论方法 (七) 卢梭的浪漫主义教学法(设法使学生向往学习) (八) 赫尔巴特的统觉教学法(教师应遵循:清楚或明了,联合或联想,系统或概括,方法或应用四个步骤) (九) 杜威的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从做中学) 6、 分析中西方教学方法的差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西结合。

6

7、最后总结如何教学(即教学方法)。 “如何教学?”,引入课教学流程 1、 通过让同学们讨论并发言:题“教学方法”。 2、 讲授新课。(中间穿插案例) 3、 小结巩固 黄珠莲 090401417 邮箱:495591627@qq.com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