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季节教案中班
教案标题:丰收季节教案(中班) 教案目标:
1. 帮助幼儿了解丰收季节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幼儿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理解。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资源:
1. 图书:《小玉的稻田》、《小农夫儿歌》等。 2. 彩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美术绘画工具。 3. 果蔬模型和秤等探究工具。 4. 音乐播放器。 教学活动及步骤:
活动一:引导幼儿了解丰收季节(10分钟)
1. 与幼儿共读丰收季节相关的图书,例如《小玉的稻田》。 2. 提问:“谁知道什么是丰收季节?”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 解释丰收季节是农作物生长的最后阶段,农民们会大举收割庄稼,庆祝丰收的季节。
活动二:种植秧苗并观察生长(20分钟)
1. 带领幼儿一起播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种子或幼苗。 2. 引导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浇水、施肥和日常护理。
3. 每天观察并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鼓励幼儿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变化。
活动三:绘制丰收景象画(20分钟)
1. 展示一些丰收季节的图片,并与幼儿分享相关的想法和感受。 2. 提供彩纸、颜料、画笔等美术绘画工具,鼓励幼儿绘制自己眼中的丰收景象。
3. 引导幼儿描述自己的画作,分享他们对丰收季节的想法和体验。 活动四:合作游戏“收获之旅”(20分钟)
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为一个农民团队。
2. 给每个农民团队分发一定数量的果蔬模型和秤等探究工具。 3. 设置不同的任务,例如:“你的任务是收获10个苹果和5个西红柿”,并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4. 鼓励小组内的幼儿互相合作,通过沟通和分工的方式完成任务。
活动五:演唱《小农夫儿歌》(10分钟) 1. 通过音乐播放器播放《小农夫儿歌》。
2. 引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摆动身体,促进听觉和动作的协调。 3. 鼓励幼儿一起唱歌,并通过歌曲表达对丰收季节的喜悦和庆祝。 扩展活动:
1. 室外农耕体验,带领幼儿参观农田、果园或蔬菜园。
2. 制作丰收季节相关的手工制品,例如水果拼贴画、蔬菜模型等。 3. 探究不同季节的农作物特点,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季节的农业活动。 评估方式:
1. 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收集幼儿完成的绘画作品和手工制品,评估他们对丰收季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观察幼儿在合作游戏中的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撰写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需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