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简谈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简谈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来源:九壹网


简谈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陈星日 回浦中学

一、化学教学理念的可持续发展观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识,人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努力建立与自然新型的开发合作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和谐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而在我国形势更是十分的严峻,人口众多,经济技术不很发达,人均所占资源低下,资源开发和利用不合理,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更是尖锐。我国也在多年前就十分重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制定了各种,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近几年新编的中小学各科教材,都已有有关生态学、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在课程安排的基本要求中指出“要使学生懂得关于人口、环境方面的基本国策”、“各科应重视环境教育”,但这些分散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并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经过学习,但对发展和环境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外部世界的“绿色行动”不理解甚至漠然置之,这种状况亟待改善!当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目标和内容在不断延伸、扩展,已从最初的“关于环境的教育”发展到“为了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环境”终于跳出了自然的层面,扩展成为生态、社会、经济、政治的“整体和谐”的观念;环境教育则是跳出了技术和知识的层面,扩展到了环境意识、态度、价值观、环境伦理。人们终于认识到,环境教育要解决的绝不仅仅是知识的结构问题,更是人的素质问题。

二、化学教学内容的可持续发展观

在现行的教材结构体系的众多学科中,化学、生物、地理等课内容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相联系的地方较多,而其中尤以化学更具优势。化学教学内容多处涉及到资源、环境、材料等方面,化学教材的内容从章节来看有“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硫氮和可持续发展”、“化石燃料与有机物”、“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丰富多彩的生活材料”等等内容都涉及到资源、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内容。

先以“生命之源—-水”为例来谈谈。苏教版《化学与生活》教材指出“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物质,但可利用的淡水不足总水量的1%,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丰富。”而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一幅“缺水的土壤”照片把水资源紧张,水质恶化的真实情况突现出来了,这有着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其实只要我们到处走走就会在公路旁看到有散发着臭气的污水浊流;常有长江部分河段发黑,矿湖水域鱼虾年年锐减,城市水厂几近停产、居民饮水告急,黄河频频断流的报告。严峻的现实唤起了学生的危机意识,学生有了危机意识就能激发以后整治的迫切愿望。教材又通过拟定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介绍了污水治理的几种重要的方法,层层推进。使学生明白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污染一个水域只要5至15年,而要治理好,则需要15年至100年的时间,对污染的治理,人们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学生们对这些关系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就会记取教训,从我做起珍惜和爱护现有的生存空间。

再来谈谈“燃料”,《必修1 化学》教材围绕“燃料”先后叙述了天然气、石油、煤,从其原始形成讲到广泛用途,还明确指出了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处于能源紧缺的窘迫状况中。据测算,地球上的煤炭储量,按现在的开采速度只能维持200年,而石油和天然气只能维持50年左右,大部分矿物资源也将在100年至200年内耗尽,前景令人忧虑。同时也在激励着人们努力地去寻找新的替代物、新的能源,创造新的材料。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学生们都清楚地知道煤中含有硫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气体,而二氧化硫气体在空气中又经过一系的变化,形成硫酸型“酸雨”。而“酸雨”

的危害,教材上有两张图片,一张是“酸雨”使森林草木皆枯的景象,一幅是雕像被“酸雨”腐蚀得面目全非的情形,说明了酸雨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

三、化学教学过程的可持续发展观

(一)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

为了结合教材宣讲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先能认真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做一个“绿色行动”的积极拥护者,并且也要求教师对“发展和环境”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不盲目乐观,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什么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也不陷入消极悲观的状态,认为环境污染,资源耗尽,似乎临近世界末日。通过学习利用化学课程教学的独特优势,实现相关教育资源与教育途径的整合;通过学习理解化学教育教学目标和价值的化,收到教育教学的综合效益;通过学习形成能从化学角度用整体的、全局的眼光和观念,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制定有效的对策,解决一些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实际的问题。

(二)逐级教育,逐渐深化。

同样讨论“水”,初中介绍自来水,通过自来水的生产流程的简介,学生初步懂得“自来水”并不是自已来的,实为来之不易。待到高中则可偏重介绍污水处理,使学生意识到污水产生后不能直接地排放到河水里,应处理后方可排放。当然污水处理过程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较多,教师可先分析污水的成分,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或介绍新的知识来寻找对策加以处理。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到就近的污水处理站参观,让学生亲眼看到被污染的发黑的海水,目睹污水处理的整个过程。使学生意识到清水来之不易,同时污水亦去之艰难,深深体会到“水的珍贵”,尽而告诫学生要珍爱每一滴水。

(三)将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

可持续发展思想所包涵的内容十分丰富,显著带有跨学科性质,为此实施教育,单靠课堂内化学的讲授是不够的,要极大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发挥电化学教学的优势,收集、整理对环境污染的资料。另外,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可行的家庭小实验,进行课外的实践活动,让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日常的生活中。让学生自觉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升水、一度电、一两粮、一张纸,以及保护一个动物,植栽一棵树,养护一片花草等等小事做起,这些举措似乎作用不大,孤立起来看简直微不足道,无力扭转人类环境恶化的大趋势,但是这样的行动如能不断扩大,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