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良好习惯养成实施方案2020
(一)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
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
\"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
然 \" 对后世的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益突起的时代,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素质,良好的行为表现也成为测量和评价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和
主要依据。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以前说过:\" 教育是什么 ?往简单方面说: 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 国外也曾有教育家这样说过: \" 开始做得好,一半做到了 \" ,\" 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 。好的行为习惯可使幼儿生活、学习自然有序、充满生机,相反则会使幼儿 一日生活杂乱无章,死气沉沉,以至影响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由此可见,习惯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是保证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当前农村的幼儿,其父母或因为自身素质或因为工作等原因,无暇顾及孩子的行为习惯培养,或者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对幼儿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充足的重视和系统的教育;而祖辈们则认为:只要吃饱穿暖就能够了,其余一切则让孩子顺其自然,无所谓什么习惯培养。而孩子因为缺乏明辨是非的水平,还理解不到好的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好处。长期以往,孩子们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出现了很多陋习:卫生习惯差(早晚不刷牙、不剪指甲、饭前便后不洗手、不经常洗澡换衣服等);学习习惯欠缺(倾听习惯、举手回答问题的习惯、完成老师的任务方面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礼貌习惯欠缺(遇到生人不会打招呼、不主动问候老师和小朋友、脏话粗话到处滚、与幼儿有冲突时,不能用语言沟通的往往就用武力解决);缺乏应有的
思想品德和社会交 水平(缺少同情心和有 心、与同伴 商、合作水平差)⋯⋯
所以, 上所述,抓好孩子良好行 的养成教育 得尤 重
要。 合我园的 情况,我 将在未来三年中 行 \" 家园共育,促 村幼儿良好行 的养成 \" 的 研究,旨在通 研究, 造出良好的家园共育的氛 ,促 幼儿园及周 孩子良好行 的养成。
(二) 研究 象
林中心园(中班幼儿)
(三) 研究的目
1、探索如何指 家庭与幼儿园配合,共同做好 村幼儿良好行 的养成教育工作。
2、明确 村幼儿良好行 的内容,并 行分 研究; 3、明确 村幼儿不良行 的形成原因及 正策略;
4、初步探索 村幼儿良好行 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四) 研究的方法和原
(1)研究方法:
a、行 研究法
按照提出 、收集整理信息、 划、行 施和 价 的 体步 ,真正 行 研究提供 践依据,研究 行 提供理 指 的目 。
b、 卷 法
广泛收集教 、幼儿、家 以及社会 幼儿行 范的 告,并 放 卷,就幼儿家庭基本情况及幼儿行 方面的教育 点、方法、教育内容等 , 家 行 ,并 卷 行整理、分析,
从中把幼儿的行为、要求放在教育第一位,使不良的行为得到即时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