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试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

摘要:当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课程上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新颖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课程难免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而使教师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不能良好的掌握物理课程知识。因此,在物理课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实物辨别,让他们对物理课程的思维和规律有新的认识,让他们自觉的运用这一方法帮助其自主的进行课程学习,同时通过比较法发散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意识,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结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特点提出比较法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比较法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0176-01

前言:在人们正常的思维模式中,比较法是经常被用到的方法,在事物与事物之间找出内在联系和差异,并从这些关系中揭示事物本质,达到认识和改变的过程。比较法的本性就是通过实质中的物理现象、概念和规律体现出同中之异,异中之同。高中物理教学的思维方法很多,而在教学中最常用的、最典型的方法就是比较法。通过物理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把握学习规律。

1纵向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教学的特点就是将物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培养学

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在多数情况下都侧重于知识在问题中的解答方法,在教学中应使学生在学习比较过程中得到知识点的掌握与扩充。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的概念和初中是完全相同的,但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知识点更多的是初中知识的延伸,例如:力、重力势能、动能、电流、电阻、能量守恒等;而高中物理学习则重视初中和高中的前后知识比较和扩充,例如:速度的概念,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是用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衡量,赋予了矢量性特征,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则是简单叙述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定义。又如:在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时,可以先通过具体的物理情景如小船过河或飞机投弹等,使学生对分运动、合运动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和思维联系,然后再引导学生与“力的合成与分解”中所得出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类比,从而使之扩展到速度、位移等矢量的合成与分解,使这一矢量法则体现出普遍的物理意义……通过纵向比较,可以促进新旧知识的衔接与融合,使学生对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层,更深一步,避免产生“一个概念”、“两种解释”等现象,在深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 2横向比较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新旧知识的衔接中,平行扩展成为桥梁的纽带是横向比较的显著特点。它能让学生将已发现的知识和方法扩充到另一个新领域中,然后通过横向比较将事物的规律体现出来。例如:对于简谐振动与正弦交流电,它们的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二者的运动形式

又都遵循正弦规律,一个是回复力变化作用的结果,一个是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时切割速度变化所致。因此,在做简谐振动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做横向比较,可以引导学生做简谐振动与正弦交流电的产生及表示方法。从中培养学生发现他们的对应关系,从而有效的锻炼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领会和联系,使学生通过比较统一了物理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抽象事物理解的内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个势能的比较和变化可以使学生在横向比较中了解原有知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更有助于提高和理解事物本身的人。

3整体比较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教学中的整体比较方法是指在宏观上对不同的物理现象或概念、规律进行相似的类比或相反的对照等,在教学中进行恰当的整体比较,能够使学生学习知识更加系统、更加有条理,更能使学生弄从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如:对于三种基本场--重力场、电场和磁场,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场的产生、性质、场能变化与场力做功的关系进行对比,增强学生对场这一客观物质的整体认识与把握,对其中的重力、电场力和安培力,重力势能与电势能等概念通过定义式进行比较,在形似的类比中捕捉性质上的相似与相异,感悟同类概念的共同性,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领悟更进一层,助于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和实际应用。

另外,在相关的物理实验教学中,也常常通过对比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效果,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如:对安培表的内接

法、外接法造成的实验误差和实验影响进行对比;对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和限流式接法的优劣进行对比;对同一实验原理下的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以及同一实验中数据处理、减小误差等不同方法的比较等,都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触类旁通,开阔视野,突破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瓶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将物理概念与实际生活相比较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概念通常很难琢磨,如果将物理概念和实际生活相比较则能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在教学中讲到电场强度定义时,应将电荷放入电场中,与受力来说明定律,并可定义为电场强度,它是电场的属性,与是否放入电荷及电荷的电量大小无关,对这一点,学生不容易理解。如果把这一定义与铅笔单价相比。购买铅笔的单价不变,而且单价与购买的支数无关,与是否购买也无关,这是铅笔本身价值的反映。这是常识所能理解的。将电荷电量与支数相比,受力与付款相比。电量越大受力越大,但二者之比不变,它是电场属性,放入电荷只是让其表现出来而已。

综上所述,高中的物理教学中提高物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习能力是物理教学中比较法正确运用的显著效果。在教学中,比较法的灵活准确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学习方法,还可以教会学生识别真伪的能力,将知识和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也有很大的突破,出色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比较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对启发

学生思想,创新学生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焱霞.比较法在高中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中);2011年07期

[2]央金卓嘎.浅谈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n].日报;2001年

[3]陈惠玲.物理教学与人生成长教育[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年07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