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雅礼中学月考5作文:当我们势不可挡地成为普通人  作文题目
【湖南炎德·英才大联考2021届高三雅礼中学月考5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11月,网上红了一篇演讲,红了一个短片。
红了的演讲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的《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刘瑜在演讲中提到了现在孩子普遍的焦虑、抑郁症、空心病等,她试图论证,在当今社会,如果一个人选择“放弃成功”,也未必是坏事,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最重要的人生功课。演讲内容因为“普通人”三个字引发极大争议,支持者认为拿到了破除教育焦虑的解药;反对者则称:“劝你看开,不是真的让你看开,而是让你认命。”
红了的短片是《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凌晨四点,加班的程序员关了灯,卸下了一天的疲惫;与此同时,早餐店的老板开了灯,开启了一天的劳作;为了工作,让老板随时能联系到你,你习惯24小时开机;你也可能因为工作——一个长达数小时的手术,习惯很久不回消息;刚下班的你来不及吃上一口饭,为了家庭转身变身“骑士”……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普通人”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你写一篇文章,在班会课上,做一个“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的主题发言。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
审题提示
题目设置了明确的写作任务:在班会课上,做一个“我愿意成为这样的人”的主题发言。这也是写作的中心。再根据材料,可知“这样的人”是生活中的普通人、普通的奋斗者、奋斗的成功者、不认命的拼搏者、普通但不“废柴者”……如果选择成为“普通人”之外的人,“普通人”将是参照对比项。作文题中不仅包含了成为哪种人的选择,还包括“为什么”和“怎样成为”。如果脱离材料和实际,随便定义“这样的人”,视为偏题。发言稿虽没有固定格式,但最好开头有问好,结尾有致谢。 参考命题者提供的审题指导
立意拟题
命运普通,定义非凡人生在世,凡而不庸我是很普通,但绝不废柴平凡绝不
是平庸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54分)涓滴汇成海,芥子那须弥(54分)身处平凡,心向不凡
赞歌献给“普通人”送“普通人”一朵小红花普通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以荧火之光,为岁月增辉人如微光,映照时代(52分)享受“普通人”的小确幸(56分)
阳光普照每一个平凡之我
恪守平凡心,勇走不凡路(55分)
每一个普通的你,都是英雄(53分)我愿做这样的普通人 (湘语文整理或拟写,部分为高分作文标题)
教师下水
接纳自我,安于普通湖南省株洲市二中语文教师 刘娱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接纳自我,安于普通”。加缪说:“对幸福的追求过于强烈,那么苦痛也将会从内心中升起。”我们中的绝大多数,注定成为穿街过巷的普通人。正视自我,悦纳自我,而不失对生活的热情,即是放下对成功的执念,继而破解人生的焦虑困局。庄子甘愿“曳尾于涂”,陶渊明月下“荷锄”,苏轼有“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的淡然。我们心向往之,不只为他们峭拔卓绝的才情,更为他们安恬自适的人生姿态。本不超凡的我们,其实更不必自惭形于平凡的轨迹。芸芸众生的普通才是生命的常态,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应是对抗人生起落的必修课。 最近,刘瑜老师的演讲《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的成为普通人》火了。在很多人眼中,成为普通人似乎意味着放弃所谓的成功,但没有谁不希望得到成功女神的眷顾,这大概是现代人普遍焦虑的根源。而更多初出茅庐的青年人被时代的浮华裹挟,或热衷于追逐金钱的游戏,或深陷“丧文化”的泥淖。这正如福克纳说的: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痛苦都是由自己造成的。当下的困顿与焦灼更多的源于我们自身,向内寻找心灵的归处才是破局之道。“安于普通”,不意味着驻足不前,也不意味着消极厌世,而是与自我对话、和解的过程。当一个真实且全面的“你”袒露于前,记得报之以大大的拥抱。筑牢自己的心墙,你向外生长的姿态便会更健硕有力。众声喧哗,钟芳蓉遵从内心的选择是有力的回击,因为有一腔热爱,她愿意接受不光鲜而很真实的自我。而李雪琴则以看似废柴的调侃——“为什么毕业于北大就不能失败”,让大家认识了一个相貌平平而奋力逐梦的女孩。人生的路有千万条,认清并接受自我后,量力选择的,才是适合自己的最佳选项。很多人都看过短片《你知道中国人到底有多拼吗》,有的人看了心酸落泪,有的人看了斗志昂扬,我们之所以感动,是因为我们把它当一面镜子,观照到了那一个同样努力奔跑而又无法风驰电掣的自己。在这个负荷前行的年代,一方面,我们瞄准目标,力求改变命运,实现自我的蜕变,一方面,我们又要提醒自己,不被快节奏生活拉扯着夺命狂奔,记得等一等那个漫步环行而不失优雅的自我,别丢掉了细品生活,安享幸福的能力。愿你我,都接纳和拥抱
自我,不厌弃平凡与普通,既能披荆斩棘,也会安身立命,我们努力通往理想的星辰大海,或者心灵的家园港湾。谢谢大家!
学生作文
普通人心态,前行者姿态湖南省株洲市二中高三6班 谢佳颖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主题是“我愿意成为一个奋斗着的普通人”。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的演讲引发热议,光看标题《我的女儿正势不可挡的成为一个普通人》,就直戳人心。演讲中,她试图论证,一个人“放弃成功”,选择成为一个“普通人”也并非是坏事。对此,我认为,我们既要秉持“普通人”心态,接纳自我,也要以“前行者”姿态,奋力追梦。
普通人的心态意味着认识与接纳自我,而这无疑是我们最重要的人生功课。现代社会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年轻人,普遍焦虑甚至抑郁,这是因为我们衡量自身的标准往往依附于他人或者社会。不善于接纳自我,不能定义自我的价值,正摧毁着我们的精神脊梁,成为走向“空心病”的元凶。刘瑜所说的“放弃成功”,成为普通人并不等于“认命”,而是引导人们“悦纳自我”,以自己的标准去定义人生,定义属于自己的“成功”。
我们应秉持普通人的心态,因为其中蕴含着一份平静与淡然,让我们在世事变幻中从容愉悦,收获意外的人生风景。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说:“阴影是消极的存在,与我们人类是积极的存在相仿。我们越是追求成功与幸福,
阴影便越是要制造劫难,阻断成功之路。”这提示我们,一味地汲汲于成功,便更容易被前行的挫折所击倒,而以普通人的心态去面对风雨,恬然一点,释放一些,反倒会在人生的转角处遇见美丽。杭州快递小哥李庆恒坚守岗位,磨炼出了一身本领,终成“高层次人才”;北大毕业生李雪琴在“脱口秀”领域默默耕植,意外收获众多粉丝……更多的是自嘲自己为“打工人”、“工具人”的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他们在平凡中不停息,在挣扎中不言弃,如果没有一份好的心态,如何能坚韧与奋斗?如此看来,普通人的心态,更让人找到个体价值。但同时也应看到,“普通人”心态不等于畏葸不前和固步自封,普通人的底色是奋斗,姿态是前行!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们承认自己可能平凡,但依然需要奋勇前行。正如南方周末“2021 新年献词”中所说,相信“有我在”,在看、在听、在感受、在坚持,涓滴成海,芥子须弥,于己于国,都是幸事!
亲爱的同学们,以普通人的心态前行,以前行者的姿态发力,这就是最好的你!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