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重症肌无力的中西医治疗

重症肌无力的中西医治疗

来源:九壹网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

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MG) 指肌无力症状局限于眼外肌,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任何年龄均可起病,而相对的发病高峰是<10岁的儿童和>40岁的男性,>50%的MG患 者以眼肌型重症肌无力起病,其中10%-20%可以自愈,20%-30%始终局限于眼外肌,剩下的50%-70%中,绝大多数(>80%)可能在起 病2年内发展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中医据临床表现多诊为“睑废”,现将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综述如下:

编辑本段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抗胆碱酯酶药物(如溴吡斯的明)可改善临床症状,20%-40%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疗效,副作用包括消化道痉挛、腹泻等,发生率可达34%。单独使用抗胆碱酯酶药物不能改变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自然病程,无法有效防止向gMG的转化。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能通过抑制抗AChRCD4+T细胞反应、减少特异性AChR抗体产生以及促进神经肌肉接头终 板结构改变和AChR重新合成等途径发挥作用。尽管有回顾性研究表明,口服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如泼尼松治疗新近发生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相比于单纯使用 抗胆碱酯酶药物或无治疗者,可明显改善眼部症状,有效地预防起病2年内向gMG的转化,但目前仍然缺乏相应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结论。泼尼松起始剂量依 照症状情况在隔日25mg到每天50mg间选择,或从10-20mg开始,以后每3日增加5-10mg,直至症状改善或达到每天60-80mg。通常 2-4周症状明显改善后开始缓慢减药,每2周减少5-10mg,3-6个月减至最小有效维持量,每天2.5-10mg,过快减量可能导致复发。多数患者需 常年维持低剂量用药,当维持剂量>0.25mg/(kg.d)时,可能增加

类固醇药物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骨质疏松、感染、胃肠道出血和高血压等。 病程较长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其转化gMG的危险性相对低,因此治疗使用最低有效量,以改善临床症状。

少数症状没有改善或不能耐受皮质类固醇副作用的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可参照gMG患者的治疗方案 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常用的硫唑嘌呤主要通过干扰嘌呤代谢,影响T、B细胞增殖,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通常起始剂量为2.5-3mg/(kg.d),维 持剂量为1-2mg/(kg.d)。临床观察表明用硫唑嘌呤不仅能够改善症状、减少皮质类固醇药物的用量,而且能有效防止向gMG的转化。常见的副作用: 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转氨酶升高、胃肠道不适、感染等。其它免疫抑制药物(如环孢霉素、环磷酰胺、FK2506)极少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使用。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短期治疗不推荐使用。

2.非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除明确合并胸腺瘤外,一般不主张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手术,特别是青少年患者。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不推荐血浆交换。

编辑本段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方法

根据病因病机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1.脾胃虚弱型:眼睑下垂,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遇劳则甚,休息后可缓解,乏

力倦怠,少气懒言,饮食减少,进食呛咳,甚者吞咽困难,大便溏薄,面浮无华。舌体胖,苔薄白,脉细弱。

2.肝肾阴虚型:眼睑下垂,斜视或复视,下肢软弱无力,不能久立,甚则行动不利,肌肉瘦削,腰脊酸软,耳鸣目浑,女子月经不调,男子遗精阳痿,潮热盗汗。舌红少苦,脉细数。

3 脾肾阳虚型:眼睑下垂或四肢无力,甚至全身无力,容易疲乏,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或夜尿多,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

4 气血两虚型:眼睑下垂或全身无力,面色萎黄或苍白,肢体瘦弱,饮食量少,声低气短,头晕乏力,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细弱。

根据“虚则补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以健脾益气、补益气血、滋补肝肾、温阳补肾为基本治疗方法,并辅以祛瘀活血、舒筋活络等疗法,选用黄芪、人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枸杞子、附子、仙灵脾、仙茅等通过内服外用以及循经药浴、按摩、针灸等综合疗法治疗该病。

中药方剂

眼睛肌无力如何治疗:

1.首先确诊什么原因的眼肌无力;

2.找一个你信任的医生就近治疗;

3.避免劳累;(无论什么原因的眼肌无力,长时间上网不可取)

4.心情愉快;(避免过激及抑郁情绪,焦虑的心情不利于疾病的缓解;)

5.避免感染;

中药治疗范例

821 眼睑下垂(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中医辩证:脾肾虚损,气血失和,经脉失养,眼睑垂缓。

治 法:补脾益肾。

方 名:温肾益脾汤。

处 方:党参20克 黄芪25克 芡实10克 金樱子10克 巴戟10克 仙茅25克 肉桂5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临床效果:

先后治疗七例,均获满意疗效。

陈X,女,4岁,家住沈阳市。两眼睑不能抬举两月余,最初患儿总好歪脖,家里人

以为小孩顽皮, 未予注意。继而出现目珠斜视,才到某医院眼科诊察,医生没说明何病,只给局部涂抹的药膏,用药数次毫无效果。两周后逐渐出现两眼睑下垂,眼裂不能睁大,看 前方物体时需仰头而视,晨起视力好些,午后为甚。后经某医院做“新斯的明”试验,确诊为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曾用“溴化新斯的明”治疗20多天,每天三 次,每次1片。服药后症状虽然得到改善,但在停药后又照样复初。也用过中药并结合针刺疗法,都收效甚微。经介绍来诊。检查,患儿腹胀,进食后加重,大便次 数多,呈消化不良样。胃纳欠佳,神疲肢倦,性情烦躁,好发脾气。同时小便频数,畏寒自汗。

胎儿系第二胎,足月顺产,营养、发育中等。两眼睑下垂,左侧为甚。右眼斜视。苔白润,脉虚缓。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胀满。

便溏,食后腹胀,神疲肢倦等乃脾虚之候,眼胞属脾,故脾虚则抬举无力。又据尿频怕冷自汗等乃肾 虚见证。故以补气益肾为治。服上药六剂后,脾肾虚症状减,眼睑午前尚能微抬举一点。服至十二剂后,两眼睑午前抬举如常人,仅午后低垂些。服三十剂,已完全 复常。继服数剂巩固,随访三年多未复发。

(辽宁 李树熏力)

822 眼睑下垂(重症肌无力眼肌型)

中医辩证:脾肾气弱,筋脉驰缓,眼胞下垂。

治 法:益气补中,健脾助化。

方 名:补中益气汤 加减。

处 方:党参12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炙草6克黄芪10克 当归10克 广皮3克 升麻3克

桔梗3克 苍术5克 晚蚕砂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临床效果:

钟XX,男,12岁,学生,天津市人。患左眼胞下垂,已三个月,经西医检查后,诊断为重症肌无 力(睑废),服药治疗未效,就诊中医。患者眼胞睁不开,抬头望天仅一线光感。疲乏无力,少食懒言,终日嗜卧,不愿活动。口不渴,舌质淡红而润,脉缓弱无 力。据脉证分析:脾主肌肉,眼胞属脾胃所司,脾虚则气不运而湿不化,湿胜则眼肌重着无力,治宜益气补中,健脾助化,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连服三十 剂,食纳渐增,精神振作,眼能睁开,而视力较弱,原方减桔梗,加枸杞10克,菟丝子10克,桑叶10克,继服二十剂,眼全开与右眼相等,同治疗前相片对 照,如出两人,六年后考入大学,又寄来照片,疗效巩固。

吴XX,男,9岁,学生,本所职工小孩。因期考将近,晚间复习作业,常至深霄,虽呵欠连绵,也 勉强支持。一日清晨起床出现左眼睑下垂,平视不能见物,为之辍课。西医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因治法不多乃就诊中医,舌象无变化,脉较软弱,据证情分析,属劳 倦伤脾,治宜健脾益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服七剂,眼能睁开,但眼球作痒,原方去桔梗加桑叶、蝉衣,又七剂痒止。双眼已对称,已能上课,原方去升麻加 杞、菊10剂而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本方为补中益气汤之原方减柴胡之过升,加桔梗以开提肺气。眼睑下垂,多伴有眼胞微肿,故加苍术、茯苓以胜湿,且苍术得晚蚕砂,能增强其明目作用。

(湖南 刘炳凡)

以上杂症仅供参考,如有用,请咨询当地中医。

本文摘自《千家妙方》(出版社 1982年第1版,1997年第7版)

编辑本段风邪外袭

祛邪 用祛风通络之牵正散加味治疗3月,后用益气健脾、活血通络之补中益气汤加减治愈1例双眼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用祛风胜湿醒脾法,药用防风、白芷、白豆蔻、粉葛根、藿香、佩兰、薏仁、茯苓等,治愈1例。

祛邪扶正兼施 以葛根举陷汤随证加减,药用葛根、黄芪、党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桔梗、炙甘草,取得较好疗效。

脾气亏虚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愈1例。脾虚及肾:用补气健脾为主,佐以滋补肾阴治疗38例,痊愈17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7%;用归脾汤加补肾药如菟丝子、肉苁蓉等治愈1例。

编辑本段元气亏虚治奇经者

用重肌灵片并设强的松组对照,各30例,结果示:临床疗效治疗组93.33%,对照组96.67%,两组比较P>0.05,但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用补中

益气汤加补奇经、通络脉之剂,取得较好疗效。治脏腑者,用可保立苏汤肾脾肝三脏兼调,药用:黄芪、党参、 白术、甘草、当归、酸枣仁等。

编辑本段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 取足三里(双)、隐白(双),得气后留针,留针时在上述穴位用艾条温和灸15-20分,再于病侧上睑用梅花针反复叩刺,局部皮肤潮红后,在叩刺部位灸10 分左右,治疗36例,临床痊愈24例,显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用“合谷刺”为主加艾灸脾俞、肾俞、三阴交,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 程,3个疗程之后治愈率为68.1%,总有效率为91.5%。

编辑本段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用强的松、吡啶斯的明、左旋咪唑等,并加服补中益气丸治疗76例,治愈63例,好转13例,总效率100%;1年内的复发率与对照组75例(西药治疗)比较差异显著(P<0.01)。

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已出其优势,但如何从早期的临床治疗中找出有效的办法以减少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复发次数及有效阻断其向gMG的转化,仍是临床工作者应该探讨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