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教育科学 2科0蔫10宰翕霸 年第3期 论二语习得中的母语正迁移现象 姜黎黎 (空军航空大学基础基地外语教研室,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母语迁移是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着二语习得的整个过程。本文重点分析了母语正迁移效应,以及对英语教学 的影响。在英语学习中充分利用好母语正迁移作用,对提高英语学习和教学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母语迁移;母语正迁移;二语习得;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71一(2010)021—0142—01 1母语迁移 语言迁移是指“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被视为 语言学习中一个复杂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心理过程。语言迁 移一直是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领域讨论 的一个热点问题。母语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是语言学家及心理学家所 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已经掌握了某一种语言的基本语音、词汇、 语义和语法知识结构的外语学习者来说,其外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 的学习必然会受母语知识的影响。二语习得是在第一语言系统已经形成 的基础上建立起的第二语言系统,因此学习者会自然地参照母语已有的 方方面面的知识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这种影响称为外语学习中母语的 迁移(uansfer)现象。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习惯”易于迁移到第二语言 中,母语中与目的语相似的地方将促进目的语学习,这就是正面迁移 (positivela'ansfer),反之则产生负迁移(negative h'ansfer)。本文重点分 析母语正迁移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旨在提高学习者学习语 言的效果,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母语来启动话语表达。因而,借助母语是二语习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步 骤。Ellis(1994)指出,母语作为一种已经获得的极为稳定的知识和习惯。 当它和目标语类似的时候,学生在这些“普遍”的方面可以学得更快, 这样母语可以加快目标语的学习过程。 2母语正迁移效应 般来说,语言的普遍杼洼体现在母语正迁移。母语在外语学习的 过程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得到很多研究的证明。科德(1978)指出学习 者的母语能够促进二语习得或外语学习:当学习者的母语与目的语相识 时,母语能帮助学习者沿着“普遍”路线前进得更快。埃利斯(1999) 也指出母语是一种知识资源。学习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这种资源来 帮助他们审查输入的二语或外语数据,从而帮助他们尽量使用目的语。 因此,汉语和英语之间的相同和相似点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起来积极 有效的作用。 在语音方面,汉语拼音系统和英语音标系统之间存在一些相同或相 似之处,如:[m],[n],[f]等发音,中国学生能够轻而易举地发 好相关的英语单词;英语词汇“give”/giv/的音标和汉字“给”的音基本 相似。在词汇方面,单词“frail”一词中包括“rail”,表示“铁轨”, 字母“f,'发音类似汉语“俯”,“俯在铁轨上”(卧轨)的人,就很 容易理解“frail”, “脆弱的”、“意志薄弱的人”。委婉表达汉语的 死、去世,英语有died,passed away,go to heaven等。在语法方面,受转换 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斯基(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启示,各种 语言的语法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同性。例如都有表示否定、疑问、 因果关系的形式。英语的双重否定结构“cannot…without”等,中国学生 很容易掌握。母语的语法知识、概念规则必然会转移到学习英语的过程 中去。在修辞法方面,英语修词法和汉语修辞法一样丰富多彩。与汉语 相同的是英语的明喻(Simile)也是用另外事物来比拟文中事物。这些属 于语言共性的知识,母语正迁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般来说英语说得流利的人,其汉语讲得也很流利;英语书写美观 的人,其汉语书写也比较美观。普通话说得好的学生,其英语发音相对 来说也比较准确。有人曾经做过统计证明高考学生的英语成绩与语文成 绩绝大多数是非常接近和一致(纪田,2001),这就说明了母语的学 习方法和能力对第二语言学习有着显而易见的积极作用。 一一第二语言的习得往往从与已有的语言知识相关的简单句型模仿开 始,再发展至较复杂的层次。在此过程中母语就是唯一可提供直接助力 的语言源泉。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母语的状况. 有意识地沟通母语,利用母语和外语之间的共同之处进行教学,达到举 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语法一翻译法和认知教学法,对母语 的依赖性最大,教学上基本都使用母语。这两种教学法虽有其缺陷,但 并非一无是处。事实上,在基础阶段的教学中,适当使用母语非常有必 要。教师在传授具体的语言现象的时候,学生无法用英语思维去进行理 解、分析时,教师合理利用母语进行适当的解释,这样学生会理解得更 透彻。再比如涉及到某些领域内的专业术语时,使用母语解释效果会更 好些。深入研究,就可发现实际上正是借助于头脑中已有的中文语言框 架,学习者才可能完成一些近乎正确的英文表达,达到交流目的。 从语言学习的心理历程来看,都遵循着先声后形、先简单后复杂、 先散乱后精密、先感性后理l生的学习规律。这些学习上的共性为母语向 外语的迁移提供了客观基础。有些教师认为,真正的外语课堂不应该出 现母语,或者尽量不使用母语。事实上,最大限度地使用外语,运用外 语进行课堂交流,并不意味着任何情况都要牵强地使用外语,绝对避免 使用母语。教师如果不顾学生的理解水平和语言掌握程度,一味使用外 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语言输出必须是学生可以理解的输入,否则学 一生根本没有真正吸收和掌握。 4母语正迁移的意义 对语言迁移的认识,从一定程度上就等于对二语习得的本质有了正 确的认识,对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促进第二语 言的学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在学生初学英语阶段能够预测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方面的相似之处,可以使母语在英语 学习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外语学习者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外语思维习 惯,重视母语和外语语言系统的差异,有意识地对母语和外语在语音, 词汇、句法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此外,还要加强母语和外 语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增强文化差异意识。只有养成了这样的外语学 习习惯,才能真正做到发挥与运用母语正迁移作用和避免负迁移作用, 更好地进行二语习得。同时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正确认识并运用母语 正迁移,可以减少在语言习得中所产生的错误。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母语正迁移的积极作用,努力减少其消极作用, 促进英语学习和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Press,1994. ’ [1]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2]Ga S S,S.M.&SeliUger,L.Second Language AeqUi SitiOn— An Introductory Course[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Inc.2001 3母语正迁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以SelinkerP ̄J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母语对二语习得所产生的作用是 语言习得的一种认知过程、学习策略和方式。语言学家Krashen(1982)认 为在双向交流中,当习得者缺乏足够的目标语知识时,可求助于他们的 『3]Jenny Thomas.Transfer and non—transfer:Where are we now?[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79. [4]杨连瑞.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孙骊.发展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5,2: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