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远程教育载体  打造农民致富平台
东路镇葫芦村委会位于海文高速公路大致坡出口西侧,向南300米处,全村辖有17个村民小组,250户1284人,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年人均收入5300元.村党支部现有党员63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17人,35至60岁的党员有32人,35岁以下党员14人,高中以上学历党员32人,女党员14人。自开展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以来,村党支部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这一有效载体,对广大党员群众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使其真正感受到远程教育带来的好处,有力推动了我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建好远程教育站点,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作用,村党支部采取上级拨付、帮扶单位支助、在外人士捐助的形式,共筹资近五十万元兴建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对远程教育学习室进行了布置,配备了电脑、电视机、卫星接收器等远教设备,新添置了20套桌椅,配齐了防护门窗,并实现了远程教育室、村会议室、支部活动室“三室合一”。成立了以支部任组长,副任副组长的远程教育领导小组,挑选了一名年纪轻、懂电脑、会操作的村干部作为站点远教管理员具体负责。积极组织村远教管理员参加了镇举办的培训班,全面提高了站点远教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管”是关键。首先,村党支部注重在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上下功夫,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站点管理制度。健全了《工作制度》、《学习制度》、《资产产权管理制度》等一整套完善的远程教育管理制度,并将其制作成外观精美、标准规范的板牌
1
悬挂上墙。其次建立了“三簿一册一志”,即学习记录簿、学习讨论簿、信息反馈记录簿、学习签到册和工作日志。真正做到学习有记录,工作有纪实,人员有登记,效果有反馈。第三要求远教管理员每天要坚持开机,及时更新下载接收远程教育网、农经网站的内容;并根据实际需求,将适合党员干部和农民需求的节目下载并分类整理,供学习之用。
三、学用结合,强化应用
在工作中,村党支部结合村情、民情,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载体作用,把学用结合的重点放在服务“三农”上,把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农民的科技致富水平、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开展远程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突出培训,学以致用。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收看远程教育中的政治理论、法规、科学文化等知识,不断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集中收看、统一授课、基地实践等形式,有针对性的组织农民群众学习各类农村实用技术,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的内容列为学习重点。并多次邀请省农业学校、市农技推广中心的专家来村进行授课,现场进行指导,丰富了党员干部的学习内容。在时间安排上,采取农忙时少学,农闲时多学,晴天少学,雨天多学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批组织学习。在学习内容上,在确保完成每月一次党的、法规学习的前提下,对实用技术知识,按产业分类,组织从事相同行业生产的党员群众分组学习,对一些个别群众有要求的,可随时点播,不限人数,不限时间,随到随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是典型示范,整体推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通过天网及时下载有关实用技术及相关农产品销售前景的内容,及时向
2
党员群众反馈。通过此举,不仅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而且提高了农民对远程教育的信息接受意识,增强了农民致富本领。农民深有感触地觉得:“以前千里迢迢奔波学艺,如今把课堂开到家门,使我们拓宽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学到了知识,了解了市场行情,提高了致富能力。”村党员刘统镜同志是一个养猪大户,通过参加远程教育学习,使他增长了技术知识,提高了养殖水平,产量大幅增加,对养猪更加充满了信心。自己通过远程教育站点上网搜集市场需求信息,拓宽销售渠道,他家单实施养猪这一项目就实现年产值近十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村民黄循安同志通过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并通过上网查找有关荔枝管理技术资料和信息,一门心思发展种植荔枝。但是在荔枝挂果的时侯,出现了部分烂果、落果的现象,当时黄循安急得六神无主。在这个危机时刻,他找到村支部邢增一,邢增一带他来到村远程教育学习室,从中国农业信息网、海南农经网和天网的下载内容中,找到了荔枝烂果、落果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按照网上资料的指点,进行科学管理,一个星期后,荔枝终于不烂果、落果了。通过精心科学管理,一年下来,收益可观,年纯收入达到了10万多元。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全村已有6户种植荔枝,规模已达到100多亩。今年6月,为了在全村大面积推广水稻规范化栽培,村党支部适时组织村民在远程教育室进行了水稻规范化栽培技术培训,认真收看了专家实际操作,致使全村落实水稻规范化栽培面积达500亩,达到全村耕地面积的85%。利用远程教育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远程教育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好载体。通过组织广大党员群众收看远程教育中的乡村文化剧场,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切实起到了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破除陋习的作用,
3
为树立一个良好的村风民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措施得力,成效明显
为了把远程教育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真正达到“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目的,村党支部从增强实效性入手,强化各项保障措施,远程教育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是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村党支部邢增一同志,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在远程教育开通以前,他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主是读书、看报,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的辅导和讲解,因此他对很多理解起来很费力。但自从远程教育开通以后,他学会了利用远教站点帮助自己学,他感慨地说:“只要打开远程教育网,就能看到、听到专家的讲座,而且特别形象和生动,容易理解,学习起来也特有兴趣”。
二是拓宽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远程网络,就能做到“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自远程教育开通以后,党员干部随时可以来远程教育站查找信息、下载资料。
三是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致富本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组织党员和群众学种植、养殖技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强了致富本领。目前,全村建有2个50口20亩远程教育养猪示范基地,1个50亩荔枝示范基地,养殖大户(主要是养猪、罗非鱼)已达15户,全村种养殖业实现年产值100余万元。
四是增强了村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该村在远程教育工作中,选择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养殖等专业大户进行重点培训,通过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农户自觉参加远程教育学习,提高了致富能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