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九壹网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20年第5卷第1期Vol.5, No.1, 2020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蒋小方,彭志华,黄文茜,秦象建,唐萍萍(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摘要】目的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纳入我院ICU科室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106例住院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3例,干预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持续性的人文关怀服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舒适度评分。结果 入院时两组舒适度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前1日干预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患者舒适度。

【关键词】人文关怀理念;ICU;护理;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20.1..02

ICU收治对象均为危重症患者,患者病情严重、随时可能恶化、并发症风险较高,给科室护理工作造成较大难度,同时病情对患者生理、心理舒适度影响较大,疼痛感与不适感会刺激患者出现心理压力,引发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等,而ICU护理工作质量与患者治疗效果关系密,传统工作模式中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疾病治疗与护理工作时,多重视救治工作,而忽略了患者的情感需要与感受[1-2]。文章纳入我院ICU科室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106例住院患者,分析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目(均为4级评分法);舒适:>90分;中度舒适:60~90分;不舒适:<60分[4]。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评估两组舒适度评分出科前1日干预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我院ICU科室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收治的106例住院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3例,干预组:男性37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在脑出血13例、蛇伤20例、呼吸衰竭10例、休克10例;ICU住院用时在3~7 d,平均为(5.1±1.0)d。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在脑出血11例、蛇伤21例、呼吸衰竭11例、休克10例;ICU住院用时在3~7 d,平均为(5.8±0.8)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两组舒适度评分(n=53,x±s,分)

组别干预组对照组tP

入院时58.92±3.5459.10±3.600.2600.796

出科前1日.47±2.4075.23±5.1918.1300.000

3 讨 论

人文关怀理念是一种新型理念,其在临床中应用后,改变传统以治疗任务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传统护理目标是完成治疗任务,而人文关怀理念主张以满足患者住院期间各方面需求为目标,拓展对疾病的护理,增加对患者与家属的全方位护理服务[5]。

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入院时两组舒适度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前1日干预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干预组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干预,护士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不断激发内心人道主义情感精神,视患者为家人,日常护理工作中充分向患者表达关爱与尊重,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延续人文关怀,护士重视观察患者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病情变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同时及时开放家属探视,给予其治疗信心,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撑[6]。护士将人文关怀理念持续贯穿于护理工作中,促进护患沟通,优化病房环境,减轻患者对环境陌生感,营造温馨氛围,满足患者多方面合理需求,改善患者治疗期间身心不适感受。

综上所述,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患者舒适度。

1.2 方法干预组:⑴入院关怀:改善病房环境,关注患者意识状态,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播放轻音乐,安抚患者焦虑情绪,可采用纸板写字或图象象方法与患者沟通,为患者及家属介绍ICU基本情况、告知病情治疗计划,对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及时开放探视,稳定患者情绪。⑵心理关怀:因ICU环境特殊,不允许家属陪护,患者清醒后只能与医护人员接触,且环境封闭,患者内心感到压抑,护士为患者提供治疗及护理操作时重视安抚患者,尊重患者隐私,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配合度。⑶生活舒适护理:为患者会阴阴护理时,及时拉起屏风,为患者创造隐私空间,主动关心患者,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尽量增加与患者沟通次数。⑷沟通关怀:及时告知患者疾病治疗取得的进展,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护士需掌握沟通技巧,及时给予人文关怀,及时将患者治疗情况通报给家属,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知情权,解释医疗费用明细[3]。⑸转科时人文关怀:医师下达出科医嘱,护士帮助患者收拾相关物品,提前通知家属病房外等待,多人协助患者离床,用平车护送患者前往其他病房,途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保暖工作,维持均匀移动速度;到达病房后与护士做好交接工作,转告患者家属护理注意事项,嘱咐患者早期离床活动。

对照组:常规生活护理、病情观察、体征记录、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等。

参考文献

[1] 李玲玲.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8):55-55,58.

[2] 孙 珊.ICU护理中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效果观察[J].国际

护理学杂志,2018,37(15):2083-2086.

1.3 观察指标采用美国舒适护理专家Kolca-ba简化舒适度量表进行评估,评分标准:4个维度(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及环境);28个条

(下转68页)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68

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20年第5卷第1期Vol.5, No.1, 2020

生。精细化护理工作更重视儿童们的健康史,在对接种儿童整体情况全面掌握后,能加强接种工作的科学化执行,同时在降低不良反应前提下,也会有效维护儿童的身心健康[4]。所以,通过精细化护理,并在各个方面给予控制,能避免这些因素带来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本文中,发现精细化护理和一般护理效果不同,精细化护理方式应用后,儿童的接种满意度和不良反应都得到改善。观察组儿童的满意度为90.15%,对照组儿童的满意度为84.25%;观察组儿童的不良反应为11.81%,对照组儿童的不良反应为17.71%。和一般护理方式比较后的差异非常显著,统计学分析符合p<0.05。其结果研究表明,精细化管理模式改变了一般护理方式下的缺陷,其存在的优势更全面,所以,临床上,加强对精细化护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十分必要,尤其是在儿童疫苗接种工作中,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在儿童进行预防接种工作中,给予精细化护理方式的应用,能促使接种效率的提升,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有利于家属满意度的提升,适合实践工作中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菊英,杨玉英,徐淑英,等.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

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5):424-425.

[2] 黄建明,胡小芳.儿童预防接种的精细化护理效果评价[J].预防医

学,2018,30(3):308-310.

[3] 王海燕.探讨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价值[J].中

国医药指南,2016,14(13):239-240.

[4] 黄金梅,李红卫,潘雪梅,等.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

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4):160-161.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54页)

评估的执行率、正确率和及时性,显著降低此环节的RPN值。但是本研究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持续关注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风险及发生后患者及被伤害对象的身体心理状况,并结合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精神科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与研究,2009,6(2):7.

[2] 张桂英,马占玲,王凤艳.精神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探讨[J].吉林

医学,2011(32):6923-6924.

[3] 周仙琴,彭雅芬.精神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

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47.

参考文献

[1] 马 明.精神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60页)

验,有常规护理作参考,分析协同护理的优越性:笔者通过对研究组患者、家属实行认知、生活习惯、心理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并建立交流平台,提高护理质量,而结果亦证明了这一点:研究组血糖控制理想率、护理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直观体现了协同护理模式在加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改善遵医行为方面的突出效果,推荐应用。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护理中适宜采取协同护理模式,不但可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并能改善其遵医行为,建议作为本病患者理想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曹雪梅,罗仕兰.基于HBM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用

药依从性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2):105-107.[2] 刘 芳.综合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遵医

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3):3356-3358.[3] 田 莉,张锦娟,郑文娟.老年糖尿病足患者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体

会[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5):766-768.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61页)

参考文献

[1] 张玉云.重症监护室脑出血病人术后重点管道的护理体会[J].首都

食品与医药,2018,25(3):88-.

[2] 詹筱筱.急诊科重症监护室脑出血病人术后重点管道的护理[J].养

生保健指南,2017(11):117.

[3] 黄宜宜.重症监护室脑出血病人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其护

理策略[J].健康大视野,2018(24):266-267.

[4] 纪 霞.重症监护室脑出血病人术后重点管道护理对患者临床疗

效的影响[J].特别健康,2018(21):122,121.

[5] 王 谦.探讨重症监护室(ICU)脑出血患者预防肺部感染采取护理

干预的临床效果[J].饮食保健,20185(5):190.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页)

[3] 冯 磊,韩银风.持续性人文关怀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

践与研究,2016,13(17):57-58.

[4] 何秋月,张伟玲,吴素文,等.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护理中

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7):137-139.

[5] 杨满梅.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对ICU病人的护理效果[J].蚌埠医学

院学报,2017,42(3):408-410.

[6] 吴鸟青,张胜兰,胡斐斐,等.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

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0):139-140.

本文编辑:吴 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