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答辩
答题号:1
情景案例:六(3)班学习委员张华向副班长小英递送“喜欢她”的小纸条,后来被几个调皮的男生发现了,这件事情就在班里传开了。张华羞愧难当,小英气得直哭。
作为班主任,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你准备怎么处理呢?请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参评意见:
1、剖析这是小学生中出现的“早恋”苗头的现象,教师既不能视为“洪水猛兽”,又不你能放任自流。
2、少年儿童时期,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教育。
3、学生再进入青春期的时候,可能会开始对异性产生一种异样的情感,这是正常现象。
4、要通过故事、比喻实例,乃至教师自身的成长经历,让学生明白青春期教育的意义,正确认识自己和同伴的青春期心理萌动。让学生明白青春就像一棵果树,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成长才会收获。早摘的果子只会又苦又涩。
5、“喜欢”是人与人之间一种非常美好的感情。对美好的人和事物,人人都应喜欢。可以正面引导,在学生中开展组织“我喜欢×××”,“我对×××的赞美”的活动,学会积极地发现别人优点、长处,赞美别人,激励自我。
6、引导学生学会保护纯真美好的情感,激活学生能今日努力学习增长才干,明天把握生活,实现
理想。
情景答辩
答题号:2
情景案例:
五(2)班的小强是一名从贫困山区来常熟打工的民工子弟,家境困难,穿着寒酸。进班虽已半年多,但一直孤单少合群,性格又较倔强。一次班会课上,班主任介绍了小强的家庭情况,号召班级向他捐款捐物,首先送上了一只精美的新书包。可小强一个劲地对同学们说我不要你们捐款捐物,还把新书包扔还给了班主任。
面对小强的这种拒绝,作为班主任,你怎么想的,接下来会怎么做?
参评意见:
1、首先要反思原先的这一做法是简单化,缺少了对特殊学生的个性的了解和分析。
2、要学会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那种大肆宣扬,以牺牲学生自尊为代价的同情和帮助,不是教师真正的关爱。如果缺乏对学生最基本的尊重,刺伤学生敏感的自尊,只会让学生更加自卑。好心也会班坏事。
3、教师应首先与小强交心交友,并引导全班同学与之成为“同窗好友”,帮助小强学会交往,学会合群,克服孤僻。
4、给予师爱要掌握契机,把握火候,还要像融雪那样悄无声息,不着痕迹,达到“润物细无声”。
情景答辩
答题号:3
情景案例:
一天,王老师到四(1)班去借班上示范课。上课前,王老师做了自我介绍,接着她问身旁的一位男生:“你能告诉我叫什么名字吗?”谁知这位学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在黑板上写了“张彧”两字,说:“这就是我的名字”。这个“彧”字,王老师竟然一时读不出。
请你对这个案例进行剖析。
如果你就是王老师,当时或以后你将怎么办?
参评意见:
1、教师有时难免会面临学生的各种挑战或发难,教师首先必须要能真诚、坦率的对待。切忌切忌采用自欺欺人的方式封仓盖。
2、要认识到教师并不是完人、全能。在知识爆炸,信息畅通的当今时代,有时学生还会比教师在某些方面了解得更多,因此教师也需要向学生请教。
3、真实的遗憾比虚假的完美更加动人,更具生命力。教师坦率地“真实的人”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只会更赢得学生的理解和尊重。
4、同时,教师要坚持勤学、多学、博学,不断充“电”,终身学习。(附:“彧”:yu)
情景答辩
答题号:4
情景案例:
在班级里,往往会遇上这样的一些家长,他们有的逼着孩子考试成绩门门100分,要考全班第一;有的要孩子不要参与其他课外活动,认为这是浪费学习时间,不让孩子为学习之外的事情分心;有的一味地给自己的孩子护短,责难教师的批评教育,甚至怀疑老师对自己的孩子有成见……凡此种种,我们称这些家长为存在教育观念偏激的家长。
作为班主任,面对这样的家长,该怎么办?
参评意见:
1、首先分析家长属于哪一种教育观念偏激,如学习至上型、望子成龙型、一味护短型、宠溺无度型、粗暴型等等。
2、不能以责备的眼光与心态去排斥家长,而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了解、理解家长的眼光,分析和找出他们偏激的原因。
3、要学会倾听,善于沟通,真诚相待。要能抓住家长最关心、最感兴趣的孩子成长主题,从全面分析孩子的个性特点、素质发展等,引导家长转变偏激观念,达成共识。
4、忌意气用事,以偏激对偏激;忌息事宁人,以妥协而一味迁就,放弃教育原则;忌怕烦怕难而推脱敷衍,引出新的矛盾和问题;忌空讲“大道理”,乱加“大帽子”,激怒家长,矛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