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文丈 建筑历史 Architectural History 酚黼鞠 号码 类识号 明代辽东镇防御体系之辽阳镇城研究 Liaoyang Town:a Part of Research on Defense System of Liaodong Town of Ming Dynasty 卜n A卜 、 l詈 黄 欢Huang Huan 黄欢,2005年毕业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现就 读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在校期间曾参与沈阳“一宫两陵”申报世遗测绘工作,沈 阳故宫方城规划设计,河北城资源普查以及编写《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宁中前所城保护规划》,并进行了三 次辽宁地区明代军防建筑的实地考察。 摘要明代辽东镇防御体系实行都司卫所制,其中辽东都司是最高军事指挥机构。该文以辽阳镇 城为研究对象,在相关史料阅读和现场调研基础上,对其历史沿革、防御体系、城市建设、屯田 旧部辽阳行省平章刘益, “以辽东州、郡地图并籍 兵马、钱粮之数” ,呈表归降。明廷于得利赢城 (今复县得利寺)设辽东卫指挥使司,以刘益为指 挥同知。五月,洪保保、马彦等亲元势力杀刘益。 之制以及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研究明代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城市的发展,以及对 传统城市改造中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古城遗迹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明代辽东镇辽阳镇城 城市演变 六月,亲明势力原刘益部下张良佐、房皓起而杀马 彦,洪保保逃走。明廷以张良佐、房皓为辽东卫指 Abstract Defense system Of Liaodong Town in Ming Dynasty was the Dusi Defense System,and Liaodong Dusi was the top miIifarv command organizationThis article .挥佥事。七月,设定辽都卫,以马云、叶旺为都指 挥使。五年(1 372年)六月,马云、叶旺进兵沈 takes Liaoyang Town as the study object,and discusses some aspects:history,defense system,city construction,agriculture system and cultura J education on the base of reading historicaI materiaIs and site investigationin order to further research the ,阳、辽阳。六年(1373年),大败纳哈出,从此辽 阳地区故元兵乱基本平定。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with the function of military defense in Ming Dynasty and provide theory reference and gist for utilizing and protecting relics in traditional cities. 洪武四年(1371年)于辽阳设定辽指挥都卫使 司及定辽左、右 、前三千户所,并于得利赢城置 辽东卫。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设辽阳府、 Key Words Liaodong Town of Ming Dynasty,Liaoyang Town,City evolvement 辽阳县。洪武八年(1375年)全国都卫均改称都 司,定辽都卫改称辽东都指挥使司,驻辽阳城,领 25 qu2州。洪武十年(1377年)府、县撤销。升定辽 辽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从公元前3世 建置之始。  “汉唐以来皆谓之辽东城,契丹主阿保 左、右、前三千户所为卫。洪武十七年(1384年)纪到17世纪,一直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政治、军事、 机改为铁凤城。” “元改辽阳等处行中书省”, 设定辽中卫⑨。洪武十九年(1368年)七月 于设 东宁卫,安置归附的女真人。正统二年(1437年) 自在州由开原迁于城内。 文化中心。关于辽阳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 名日襄平。 “辽阳”一名,始于唐代晚期,后曾易 名为昌平、辽东、辽州、东平、铁凤、天福、南 京、东京等。 “明置辽东都指挥使司,领卫二十五、州二,都 司所治为定辽左、右、前、后四卫,东宁卫、自 在州,中、中左二千户所,左、右、前、后四千户 所。 明弘治十五年(1 50 2年)~万历四十年 (1612年)蒙古五次进犯辽阳及其辖区,明军英勇 公元前284年,燕国大将秦开率军北上,破东 胡,抵辽河流域。前280年,击箕氏朝鲜,抵鸭绿 江边。在其后几年中,修筑长城, “置上谷、渔 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 辽东郡的  辽东都司是辽东镇最高军事指挥机构。辽阳镇 奋战,双方都有较大伤亡。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城既是辽东都司所在地,又是长城防御体系的屯兵 十一日,辽东经略杨镐、蓟辽总督汪可受、辽东巡 抚周永春、辽东巡按陈王庭,为征讨后金在辽阳演 城之一,也是一座具有完备的政治、经济、文化系 统的城市。它的产生、发展、衰落见证了一个朝代 武场誓师,分四路进攻后金国都赫图阿拉城(今新 的兴衰。其发展研究囊括了防御体系、城市建设、 宾县境内)。九月,明军于萨尔浒被后金战败。万 历四十八年(1620年)三月,辽阳火药局被焚, 治所在襄平,即今辽阳老城区,是为辽阳地区行政 屯田之制和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火药爆炸冲毁城楼、民房,军民死伤多人。明廷工 1建置沿革 作 者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210004 cc7858@1 26 com 2007 09 13 部拨“细药”五万斤,续运“硝磺”f制造火药原 明朝建立的第二年(1 369年)反明势力洪保 料)50万斤至辽阳。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三 保占据辽阳。元旧将也先不花、高家奴、纳哈出、 邮 编 电子信箱 收稿日期 月,后金国都由辽阳迁往沈阳。 “皇清顺治十年 (1653年),设辽阳府,辖辽阳、海城二县。十四 年(1657年)裁府。康熙四年(1665年),改辽阳 刘益等合兵,也要进入辽阳,遭洪保保拒绝后攻破 辽阳城,虏掠一空。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元 第26卷41 2008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16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图1辽阳镇境图 图3辽阳镇城图 图2辽阳城城墙 图4护城河 图6a广佑寺复原图 图6b广佑寺现状 图6c广佑寺前石牌坊 图5白塔 162华中建筑HUAZHONG ARCHITECTURE 4/2008第26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图7a文庙广场石牌楼图7b文庙广场棂星门县为辽阳卅I,属于奉天府”⑥。2防御体系明代在省实行三司制度,而辽东镇不设州,、县,只实行都司卫所制。虽然设置辽东都司一但行政上直隶属山东省,。除山东都指挥使司与辽东关、系不大之外理。布政司、按察司都参与对辽东的管,而在军事。民事上则由辽东镇都司卫所直接管理图8a关帝庙老照片图8b关帝庙现状明代辽东都司军政管理十分复杂。不同时期根据边事的轻重,增设不同的管理机构,。洪武(1368年1398年)年间,辽东都司是辽东地区唯的军政管理机构:行使着军事镇戍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永乐(1403年~1424,年)年间,专门执行军事镇戍的总兵形成都司的镇戍职能让渡给新的指挥系统,最后只剩下行政管理;种职宣德,能并受制于总兵洪熙(,1425年)、(1426年~1435、年)以后行政监察形成,出现了提督巡抚以及山东巡案御史逐渐侵夺,都司的行政管理权和总兵的军事指挥权在监督图10清风寺正殿图9清风寺山门第26卷4/2008HUAZHONGARCHITECTURE华中建筑16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和决策中都起着决定作用。洪武(1368年1398年)初期至洪武二十九,都司驻辽阳。年(1396年)山东按察使司设按察分,司称分巡辽海东宁道辽东司法事务。初治广宁1403,后迁辽阳,管理,永乐时期(年。1424年)都防宁司驻河东辽阳,总兵驻河西广宁,到正统年间,,御体系有所调整远设左、总兵驻河西广宁。又于义州。、右副总兵辽阳增设右参将。因为正统年1466问.危及主要来自蒙古,到成化二年(年),防御系统再度调整总兵驻广宁阳,,此时危机主要来自东北女真,。设中路参将协助其管理、副总兵驻辽图11左、右参将分别驻开原。宁远,由都指挥同知,清风寺配殿图12清风寺后殿充游击将军往来策应此后直至嘉靖中期基本保持成化末年的结构至。嘉靖(1522年。~1566年)末年,三种管理机构并存于辽东理系统、即以掌印都指挥为首的都司行政管、以总兵为首的军事镇戍系统。以巡抚为首,的行政监察系统相互制约,三者之间,关系上相对又相互重叠。,又职能上相互区别,重大决策由相关人员同议后奏请朝廷裁决疆管理中,此时在整个边从事卫、所行政管理系统的地位最低。3城市建设今辽阳地区城市的建设始于燕秦时期,东汉,末,襄平(今辽阳)城即为土筑方城,,四面有门规模宏大城内外居住人口达30万。1206,年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建立蒙古汗国占据辽阳。~于1215年忽必烈(1260年1294年在位)改称元朝之后,1269年先后下令设东京等路行中书省,、东京路总管府(后改为辽阳路)阳。省、路治所均在辽明代在此设立辽东都司,使辽阳城再度成为集图14龙首悬钟柱图13重修清风寺碑记图15东京陵1华中建筑HUAZHONGARCHITECTURE4/2008第26卷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表1辽东都司城内建置一览表 名称 建置时间 建置人 位置 规 模 辽阳城 洪武五年(1372年) 都督马云、叶旺 元为辽阳路。 城周围一十六里二百九十五步,高三丈三尺。池深一丈五尺,周围一十八里二百八十五步。门六: 南二,左安定、右泰和;东二,南平夷、北广顺;西肃清、正北镇远,俱有楼。角楼四:东南日筹 边,东北日镇远,西北日平胡,西南日望京。钟楼一,建于都司西北,鼓楼一,建于都司东北。 北城 洪武十二年(1379年) 都挥指潘敬 东城一里之北 开始建置为土城,永乐丙申(1416&)都指挥王真始砌以砖。南北共一里,东西四里,高三丈。池 深一丈五尺,合南城周围共二十四里:百八十五步。门三:东日永智,西日武靖,北日无敌。庚申 (1440年)南城北面倾颓殆尽,巡按史官主持维修。西关在肃清门外,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巡 按温景葵包筑门楼。永乐七年(1409年)自在州自开原(今开原老城)移于本城,以处归附夷人 都司治 洪武四年(1371年) 都指挥马云、叶旺 城内 正堂七间,抱厦三间,左右镇胡厅各三间,东西吏房各二十间,后堂七间,中厅三间。东掌印都司 宅一,西佥书都司宅一,仪门-t- ̄-r<,廊房四十间。东断事司内宅二,西经历都事宅,大门五间榜 房八十间,坊牌三:南日全辽阃寄,东日振武,西日扬威。 司狱司 僧纲司 医学 阴阳学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都司治东 肃清门外一里 前卫北 都司治东北 预备总仓 嘉靖二十五年(1546 ̄)置, 四十三年(1564 ̄)秋增建 洪武十四年(1381年)开建, 巡按御史张铎始建, 巡按御史李辅增建 都指挥潘敬、叶旺, 都司治南 左右各建廒十五间,贮谷十万石。名日:预备总仓,有碑记三十七八。等年散谷、赈饥所活甚多, 谷尽廒遂倾圯。 都司治东南 先师殿三间,东西庑各九间,戟门五间。明伦堂五间,志道等四斋各三间,神厨九间,观德厅三 嘉靖四十三年(1564- ̄) 儒学 五月部分重建 御史谢蠊、宗鉴、 罗贤、刘成德、王 间。尊经阁四间。东西号房各十五间,改建棂星门三间,拓其南方垒土为山,凿泮池。增建尊经阁 五间,敬一箴亭三间。重修殿庑堂斋,增新学坊三:东兴贤,西育才,南化龙。增建教授宅一,动I 重贤、常时平、史褒 善、胡文举、黄襄 导宅二,大门三间。名宦、乡贤二祠各三间。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五月先师殿两庑戟门俱灾, 五月重建。 学田 嘉靖四十四年(isis#-) 巡按御史李公辅 城西 丈量约二十余顷,堪以开作学田。复于高阜去处踏丈一段九顷。每顷足三十日,四面均停画成井字 居中一顷为佃户房身,园地周围八顷每顷召二人共佃。 正学书院 弘治八年(1494#-)创建, 按御史樊祖,巡按 都司治西南 中厅三间,后厅三间,讲堂三间,东西号房各二十间,北号房十一间。gi rl三间,大门三间,西仓 房三间,东教 营房三间。 嘉靖四十四年(1 ̄S#-)增建 御史李辅 嘉靖七年(15: ̄-)创建, 武书院 四十三年(1564 ̄)重修 巡按御史王重贤创 建,巡按御史李辅 重修 都司治西北 中堂五间,东西号房各十间,观德厅三间,箭楼一座,大门三间,武弁群英坊一。后增建号房三 间, ̄g-#t乡试武举荤居其中,定会示程优以供给俾各闲习骑射精通韬晷。 正德十年(151许)改建, 巡按御史刘成德改 都司治西 肃政堂五间,抱厦厅一间,东皂隶房五间,西抄案房五间,塞门一。堂后中厅五问,穿堂六间,东 西小房二间,东本房五间。后堂五间,东厨房二间,西文卷库五间。后冰玉堂五间,东卷房三闻, 西书吏房三间。东修政小堂三间,西观德亭一,草亭一,井亭一。仪门三间,大门三间,坊二:东 日激扬,西日贞肃。后增建院前榜房二十间,中建更楼三间,扁其南日宣达,北日明远。院之西坊 一嘉靖四十四年(15阱)增修 建,巡按御史李辅 察院 增修 ,日纪纲重地。 都察院行台 按察分司 布政边备分司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分守参议赵介夫 察院左 察院右 都司治西北, 正厅五间,东西皂隶房各五间。中厅三间,寝堂五间,东西厢房十间,后堂五间,观德亭三间,书 因总镇府旧基改建 苑马寺 察院左 房三间,吏书房十闻。仪门三间,大门三间,外值房十五间。坊二:东日司宣,西日保厘。 太仆寺 都司治西南隅 正厅五间,东西厢房十间,中厅五间,穿厅三间,寝堂五间,仪门三间,西马神庙五间,东主簿宅 一,区大门三间。直房十问,坊二:东日塞渊,西日简阅。 副总兵府 都司治东北 正厅五间,穿厅三间,中厅五间,东西厢房六问,小厅三间,凉亭三间,东西仪房十间。寝房七 间,厢房十间,楼三间。马神土地庙六间,箭厅三问,厨房六间,4 ̄6 rl三间,大门三间。中军厅六 间,直房十二间,坊二:东日间外长城,西日河东重镇。 管粮通判公署 岫岩通判行署 都司治西 苑马寺前 定辽中卫 永乐九年(1411年)改建 都司治东南 正堂五间,抱厦三间,东西吏房各一十间。后堂三间,二门十二间,大门五间。以下各该卫署制数 俱同。经历司、镇抚司、 左、中、前、后四千户所俱卫治内 定辽左卫 定辽右卫 定辽前卫 定辽后卫 东宁卫 洪武十年(1377年) 洪武十年(1377年) 洪武十年(1377年) 洪武十年(1377年) 洪武十九年(1376年) 指挥徐玉 指挥王庸 都司治西南 都司治西 都司治东北 都司治西北 北城中 经历司、镇抚司,左、中、后三千户所俱卫治内。税课司在都司治西北。神机库在都司治西南隅。 经历司、镇抚司,右、后:千户所俱卫治内。 经历司、镇抚司,定辽前库在都司治东北,左、右、前、后四千户所俱卫治内。 经历司、镇抚司,左、右、中、前四千户所俱卫治内。 经历司、镇抚司,左、右、中、前、后及中左六千户所俱卫治内。 第26卷4/2008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16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续表1) 自在州 始建于开原后改建 于东宁卫治西北隅 正堂五间,东西吏房各五间,中堂五间,后堂五间,仪门一间,大门三间。 社学 养济院 卫的附近 都司治北 每学门楼一座,书堂三间 (资料来源:(明)李辅、等:《全辽志》卷一,《图考志》,《辽海丛书》第一册,辽沈书社 注:此外,还设有教场(安定门外)、漏泽园(肃清门外)、六卫盐场、六卫铁场、辽阳在城驿(本城西关内)、递运所(城西八里)、朝鲜 馆(安定门外)、夷人馆(泰和门外)、鞍山驿(城西南六十里)、递运所(本驿内)、安插百户所(本驿城内)、虎皮营城驿(城北六十 里)、递运所(本驿城内)、安插百户所(本驿城内)、本城铺舍等。) 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辽东镇最重要的 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攻 还有官园、官泡等。官庄为满洲皇族、贵族所有 城市。从洪武五年(1372年)起用三四年的时间重 下辽阳,从赫图阿拉迁都于此,便修建东京城 , 壮(庄)丁是奴仆、农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  622年)基本完工。然而,东京城使用 年)皇太极下令改编庄田,将部分汉民庄丁由庄 修辽阳城。其城市建设内容包括:防御、管理、屯 天命七年(1田、儒学、储备、驿传、祭祀及墓葬等(图1)。 仅三年。天命九年(1 624年),建后金祖陵一一东 田抽出, “分屯别居,编为民户” 。1 631年颁布 辽东都司城内各部分机构建置见表1。辽东都 京陵 ,(图1 5)现存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长 司城,近似方城,周围有高大的城墙,现仅存遗 子褚英、庶母弟穆尔哈齐及其子达尔差等人的四座 址(图2),共辟六门,三横两纵主要道路联通各 门。洪武十二年(1 379年)都挥指潘敬在城北扩 出一里加建北城,为东宁卫、自在州所在地。(图 3)城内是都司及各卫的军事、行政、管理区以及 《离主条例》,使离主的奴婢变为农奴或农民。十 月,后金对辽、沈地区的汉民强行编庄,分给女 陵园。天命十年(1 625年),努尔哈赤根据形势 真王公贵族为奴。规定每庄编入男丁1 3人,给牛7 发展需要,又力排众意决定迁都沈阳,东京城又 头,种田1 OO日,收成以2O日为贡赋,8O日自食。 成了留守京城。辽阳从此不再作为东北政治、经 乾隆十年(1 745年)官府决定允许壮丁 出旗为 济中心。 民”承种庄田,汉民由农奴恢复为民户。清代政局 军储区,城外为屯田、演武及生活区。盐场、铁场则 位于城外较远处。城北侧流经太子河④,引河水环绕 4屯田之制 辽阳历来就是农业发达之地,早在燕秦时期, 比较稳定,对辽阳地区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起到 积极影响。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和商业贸易日趋 繁荣。、 城周围,作为护城河⑧。(图4)城西侧是白塔=9)(图 5)及广佑寺⑩(图6)。城内都司治、卫治现已不存, 东南的文庙遗址上加建了文庙广场(图7),城西门外 襄平(今辽阳)就是全国重要农业区之一,可谓 ”鱼米之乡”。古书早有记载: “辽东赤粮、白梁, 襄阳竹根(小米)者最佳”, “以为御粥” 。“辽 5文化教育 关帝庙(图8)于清代重建。 位于辽阳城西南7 5km的首山南坡的清风寺, 秦汉之际和东汉末年,一些知名学者进入辽东 讲学授业,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其中邴原 “原在 东梁水(今太子河)鲂特肥而厚,尤美于中国鲂, “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 51 7年),清代曾经多次维 故其乡语: 居就粮,梁水鲂’” 。 修和扩建。寺院坐北朝南,有山门(图9)三问, 硬山式屋顶,垂脊前装有走兽。正殿(图1 O)三 问,坐落在高约1m的台基之上,是一座筒瓦歇山 式建筑,屋脊装有跑兽、套兽。前檐柱上无栌斗, 戍边屯田之制早在两汉时期就有记载。 明代沿袭旧制,大力推行军事屯田和移民屯田, 辽东一年中往归原居者数百家,游学之士教授之声 不绝”0,管宁@“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  ̄U.-I”0。在多处汉魏墓葬@中还发现饮宴、百戏 发展农业生产,屯田制度成为辽东镇防务的一项 和出行、车骑等壁画,反映出当时的精神文化生活 重要内容。 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元代中后期,辽阳地区兴建 在柱上开槽口,槽口内装华拱,前后连续三跳承托梁 1387年(洪武二十年),辽东都司由高丽购买 些文化、教育设施。但元末政治,民族压迫  枋。正殿的东西两侧各有配殿(图11)三问,前有檐 耕牛5700头,用于屯田。1391年(洪武二十四年)日甚,加之灾荒连年,民不聊生,辽阳行省反抗斗 争不断发生。文化教育发展缓慢,儒学破坏严重。 明初都指挥潘敬、叶旺重建儒学,广修学舍i 廊,廊心墙上分别镶嵌着石雕松鹿、花草。檐柱、枋 八月,由高丽买马1 500匹至辽东。十一月与高丽互 椽上有精美的彩绘。穿过角门是三间后殿(图12), 市得马2 500匹送辽东。边事严重之时,屯田不足 以供应所需,则通过海运从山东、江浙供给。 也是硬山式建筑,廊心墙上镶刻着咸丰七年重修清 风寺碑记(图13)。该寺没有钟鼓二楼,只在山门西 北立有一石雕龙首悬钟柱(图14)。莫正殿和配殿仍 保持明代风格,山门及后殿为清代晚期建筑。” 其后于1382年至1624年间先后十一次续建扩建,使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命辽东各卫、所屯 辽阳儒学成为东北地区最大学府,建于都司城东南 田自食,以纾海运之劳。1397年(洪武三十年), 太祖朱元璋表彰辽东地区屯田“军饷颇有赢余”, 角(现为文庙广场)。洪武八年(1375年)太祖朱 元璋令全国各地成立社学。正统二年(1437年)九 据1 443年(正统八年)修成的《辽东志》记 命户部停止海运供应粮食 由当地“军人屯田自 月,明廷批准左副都御史李浚的奏请,在辽阳设辽 载:定辽左、右、中、前、后及东宁6卫设铁厂百 给”, 当时辽阳六卫屯田计有5 700多顷,约合57 东都司医学 并在各卫设药局,是辽阳最早的医科 户所共1 1处,多设于辖区内:左卫于平顶山(今辽 万亩。1506年(正德元年)十月,大水,平地水深 学校。弘治七年(1494年)于辽东都司署西南(今 阳东平顶山),甜水站(今甜水乡境)各设一处: 右卫、中卫俱在都达里(故址不详)、三角山(故 丈余,免定辽左卫等卫所税,调粮赈济。 在屯田不足以供应军粮的情况下,商屯在城边 城内)创建辽左书院,后于嘉靖四十四年(1 565 年)改名正学书院。弘治十七年(1 504年)定辽 址不详)各设一处:前卫于奉集堡(今苏家屯区东 应运而生。即一些富商自出财力,自招游民,自星 左、右、中、前、后各卫设社学1所,规定1 5岁以 南),安平(今弓长岭区境)各设一处:后卫于连 边地,自筑墩台。从事粮食的经营,而取得优先贩 下幼童皆送社学就读。嘉靖七年州峪(故址不详)、平顶山各设一处;东宁卫于阴湖 屯(今本溪湖)、窑子峪(今本溪牛心台北)各设一 处。每年上缴铁共142 348斤,是辽东25卫每年交铁 量的36%。 (1 528年)巡按 盐的专利,叫做“开中”之法。“明初,募盐商于 各边开中,谓之商屯” 清代辽阳地区的土地制度有3种形式,即官 地、旗地和民地。至清中叶辽阳有官庄29地45处, 御史王重贤建辽左习武书院。嘉靖四十三年(1564 年)重修。嘉靖四十年(1561年)大修辽东都司城 学宫及书院,王德春监修史宫,重修内城。 正统八年(1443年)五月,左副都督佥事王 166华中建筑HUAZHONG ARCHITECTURE 4/2008第26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祥、辽东都指挥佥事毕恭修成《辽东志 ,包括地 理、建置、兵食、典礼、官师、人物、艺文、杂 志、外志,共九卷。1566年(嘉靖四十五年)巡按 (8)始建于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深达一丈 五尺(合4 67 m),长9 km,引太子河水。 (17)(乾隆)和砷等:《皇清开国方略 卷九。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上海人民出版 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18)邴原,字根矩,号一龙之龙腹,北海朱虚 (今山东临胸东南)人,东汉文学家。东汉 末年,黄巾军,汉王朝岌岌可危,社会 动荡不安。与同县好友管宁等避居辽东(今 辽阳)。 后,护城河的防御功能早已不复存在, 原有护城河水系只乘下几段水泡子。为了发 展农业,辽阳人民利用护城河南段和西段建 立了辽阳灌区水系,灌溉下游的沃野良田。 2004年,根治护城河。如今的护城河,全长 8.02 km,河道间散布着5个大型人工湖。现 李辅修成《全辽志 东北地区的珍贵史料。 含图考等六卷 是研究明代 为解决读书人生计问题,明朝实行一些鼓励政 策。对成绩优秀者奖励“薪水”,每人每月给粮一 石,折算成银两二钱五分,课纸五十张。同时嘉靖 乙丑(1 565年)巡按御史李公辅同司卫商议 分给儒学学田耕种,屯田自食。于是各卫掌印指挥 有的水面宽18 m~20 111,每隔500 m就修建一 个码头。 (19)(西晋)陈寿,《三国志 ,《魏志卷十一・ 邴原》。《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 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9) 辽阳白塔,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塔高 申请在城西土保等屯荒田一块,丈量约二十余顷, 垦荒做学田。又令管屯指挥王栋佟、承祖等亲自踏 丈。一段九顷,画成井字。居中一顷为佃户房身, 园地周围八顷,每顷召二人共佃。朝廷提供耕牛、 种粮和农具,并给佃户二人盖房三间。到秋收时收 成一半交儒库,另一半和柴草给原种之人。 清代初、中期文化教育事业也较发达。康熙年 间设儒学中学,雍正年间普设社学和义学,凡学校 邻近子弟年龄在1 5岁以上,2O岁以下者可志愿入 学。从顺治三年(1 646年)至光绪三十年(1 904 年)奉天府被录取者474名,属辽阳籍者40名。尤 其在康乾盛世涌现出很多辽阳籍的文土、学者和诗 人。最著者为清中期完成的《红楼梦 作者曹雪 芹。 结语 辽阳在明代是一座以军事为主要功能的特殊 城市,如今其城堡作为辽东镇长城防御体系的物质 载体,已濒临毁灭。正值国家长城资源普查之际 对辽阳镇城的研究既是对长城防御体系的补充 也 为今后古城遗迹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同人在辽东历 史、军事、建筑、文化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起到探 讨和借鉴的作用。 ■ (注感谢东南大学周小棣副教授及沈日猎士对本文写 作的指导。) 注释 (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十,《文渊 阁四库全书电子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 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2)(明)李辅、等:《全辽志》卷一《图考 志 ,《辽海丛书 第一册辽沈书社。 (3)(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十《故元 遗兵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 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4)后定辽右卫迁于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县,具体 时间不详)。 (5)八年改称定辽后卫。翌年,迁入辽阳城。 (6)(康熙)《辽阳州志》卷四《建置沿革志》, 《辽海丛书》第一册辽沈书社。 (7)太子河古称衍水。在春秋战国时期,太子河流 域一带地区被称为衍,为东胡族控制,是以 河称衍水。后因燕太子丹被秦将追杀逃亡于 此,故名为太子河 7hn,八角13层密檐式结构,是东北地区最 (2O)管宁(158年一241年),字幼安,三国魏高 高的砖塔,也是全国六大高塔之一。建于金代 士,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南,今安丘有 大定年间(1161年-1189年),是金世宗完颜 管公镇)人,春秋时齐相管仲之后。自幼好 雍为其母贞懿皇后李氏所建的垂庆寺塔的俗 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 称。基座塔身都以砖雕的佛教图案为饰。塔 (21)(宋)郑樵:《通志》卷一百六十八,《后汉・ 身八面都建有佛龛,龛内砖雕坐佛。塔顶有 管宁》。《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 铁刹杆、宝珠、相轮等。因塔身、塔檐的砖 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瓦上涂抹白灰,俗称白塔。 (22)辽阳壁画墓群,是东汉魏晋时期的重要文化 (10)广佑寺,始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 遗迹,早在1961年就被列为第一批全 出现的寺院之一。初建时只是一般的寺院,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这些壁画墓大多 到了明代广佑寺发展到了鼎盛。寺内建筑近 属于辽东大族公孙氏几个世系人物的墓葬。 两百间,可见其规模之宏大。光绪二十六 年(1900年)广佑寺为义和团活动场所。同 年,沙俄义和团,烧毁广佑寺。仅存部 参考文献 分柱础遗址及佛像,现在白塔东侧,护城河 1 中华书局标点本《二十四史》, 西侧复建。 2『西汉1司马迁史记,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 (11)h t t P://w w w 3 3 0 8.c 11/b l O g/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 ?actionviewnewsitemid9796.html 2007—9—7 司,1999. (12)东京城,在辽阳市东京陵乡新城村,东太子 3 『晋1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文渊阁四库全书 河右岸,又称新城。该城平面略呈菱形,建 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 在一面临河、两面依山的丘陵地上,城东西 有限公司,1999. 长896 m,南北宽886 111,墙高10 11l,城内 4 『西晋1陈寿.三国志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 还建有八角殿和后妃居住区等宫殿建筑。目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 前,只有天佑门较完整。1988年列为省级文 司,1999. 物保护单位 5 『宋1郑樵.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上 (13)东京陵,位于东京陵乡东京陵村,1988年列 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太祖努尔哈赤迁 6[明】李辅,等.全辽志,(近人)金毓黻辑,《辽 都辽阳后,于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将其祖 海丛书 ,沈阳:辽沈书社,1985. 父、弟、子等十余人的陵墓由赫图阿拉迁至东 7[明]任洛,等.辽东志,(近人)金毓黻辑,《辽 京城东北4华里的阳鲁山上,成为后金祖陵, 海丛书 ,沈阳:辽沈书社,1985. 故称”东京陵”。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复 8 [清1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将努尔哈赤祖父辈的陵墓迁回故土赫图阿拉 9 『清1冯昌奕,等(康熙)宁远州志.辽海丛书 永陵。东京陵现存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 (第1册).沈阳:辽沈书社,1985. 长子褚英、庶母弟穆尔哈齐及其子达尔差等 10瞒‘]g--A泰明史纪事本末(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 人的四座陵园。1996年 ̄1997年重修陵道。此 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 陵有缭墙、山门、碑亭等建筑。碑亭保存完 限公司,1999. 好,建于舒尔哈齐墓前,是四券单檐歇山式 11[清1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文渊阁四库全书电 建筑,内有彩绘藻井,亭中立有大理石《庄 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 达尔汉把兔鲁亲王碑》,用汉、满两种文字 有限公司,1999. 刊刻,字迹清晰,雕刻精美。 12『乾隆]和砷,等.皇清开国方略(文渊阁四库全书 (14)(清)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 ,卷八。 电子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出版 版有限公司.1999. 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13刘谦.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北京:文物出版 (15)(晋)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 社.1989. 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上海人民 14张士尊.明代辽东都司军政管理及其变迁, 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05. (1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七十七,《志 第五十三・食货一》,中华书局 第26卷4/2008 HUAZHONG ARCHITECTURE 华中建筑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