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术 论 坛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8.15.243
2018 NO.15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探究城市电视台本地民生类节目与新媒体的
融合研究
段建华
(山西省太原广播电视台节目交流中心动画包装部 山西太原 030024)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尤其是地方电视台节目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城市电视台包括很多类型的节目,而民生类的节目因为本身贴合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一定的受众基础,所以成为了城市电视台新媒体融合的首要突破口。新媒体在当前媒体行业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具有覆盖广、形式多样、精准高效、宣传便捷等特点,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传统媒体的弊端暴露出来。关键词:新媒体 城市电视台 本地民生中图分类号:G2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c)-0243-02
在新媒体日益成熟的大环境下,如何做好民生类节目的宣传,并给传统媒体带来新的生命力是当前城市电视台面临的主要问题。据此,下文主要探究城市电视台本地民生类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问题,并结合相关地方的民生类节目进行研究,以期为地方民生类节目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2 媒体融合:城市电视台民生节目的重新定位
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的控制手段,人们通过电视与
任务进行沟通,使之建立联系。面对电视荧幕,观众虽然不是其中的参与者,但是在欣赏观看的过程中意识形态也会进行重建。“和气最可贵,有话好好说”是《有话好好说》节目的宣传口号,把民众的矛盾与纠纷展现在电视机前,当事人与调节专员进行交流,一方面用沟通化解矛盾,另一方面可以引导观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据此,下文主要就《有话好好说》节目进行分析。2.1 节目内容选题的“地理位置”与“社会导向”
城市电视台要遵循“地理范围”原则,一定要贴近本地生活。《有话好好说》的选题内容一般是由当事人自己透露或者拨打电话热线的方式,然后节目组进行选择。此节目都发生在太原地区内,要让观众产生共鸣,首先就要选择在人们生活的地区。《有话好好说》主要是以调节民生矛盾纠纷居多,从情感牵涉到社会环境,矛盾冲突集中,参与者众多。电视机前的观众通过节目与参与者形成互动。人们通过对节目的观看,联系自身实际情况,以便在以后在生活中寻找好的解决办法。2.2 节目形态的真实性与叙事手法
电视民生类节目具有真实性特征,在向观众展示了解社会的同时,在人物参与者上也要有写实性。《有话好好说》通过真实记录来展现事件经过,节目工作人员通过委托然后进行实地采访拍摄,然后分析事件并找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工作人员通过聊天的方式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协助。此节目没有脚本,也没有前期的策划,从当事人进场就开始进行采访,展现当事人真实的生活状态。2.3 维护社会秩序的节目意识形态
有学者指出,电视荧幕通过画面向观众传达一些社会新闻,以此使人们去了解社会并适应社会。《有话好好说》意识形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矛盾双方当事人与调节专员对产生矛盾的事件进行正确引导。有话好好说也是该节目的亮点,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1 “传播构建社区”的平台是城市电视台
人类所有社会活动的分享与构建都需要通过传播来实
现,传播与社会两者密不可分,而人的社会活动思想都需要通过传播来形成的。在众多传播媒介中,电视成为了“播构建和谐社会”传的主要途径。民生类节目是电视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因为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相关,因而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1993年,央视开播了一档关于民生新闻类的节目《》,其宣传的口号是“真诚的面对观众”,而后又连续推出了《实话实话》《新闻调查》《现在播报》等类似的新闻民生节目,这也体现了随着社会新闻语态的不断发展,民生节目越来越生活化。2002年年初,江苏卫视开播了一档民生类的节目《南京零距离》,节目重在对本地的新闻进行跟踪报道,也让其他地区人民了解了一些地方信息。而后,辽宁卫视也推出了一档民生新闻类节目《新北方》。山西卫视科教频道也播出了一档关于情感调解的民生节目《小郭跑腿》,此节目在收视率、市场表现,以及新媒体指数上都有很好的成绩。在新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民生新闻类的节目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在内容选题与表达方法上的优势已经在逐渐消失,而城市民生类节目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革新,通过社会大众媒介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互动,对地方民生类节目进行升级。例如,太原广播电视台社教法制频道播出了一档节目《有话好好说》,旨在反映民生相关问题,如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情感争执、事件维权、法规处置等,此节目成立发展以来,一直在不断地革新与升级,扎根本土文化,对地方生活信息、新闻进行剖析,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值得研究与借鉴。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43
科技资讯2018 NO.15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为了增强民众的参与度,节目组通常会请一些有矛盾调解经历,并懂法的民众参与进来。二是《有话好好说》也有主持人总结部分,也是该节目所传达的意识观念,通过点评给出建议与帮助。节目本身还包括一些对公益事件的宣传,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通过法与理传播正能量构建和谐社会。例如,邻里矛盾,社会经济纠纷等,展现了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节目在播出后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4 加强民众的参与和互动
《有话好好说》通过新媒体平台使观众获取最新法制新闻,激发了观众兴趣,调动了民众的对节目的参与积极性,与此同时,节目本身也积极开展线下活动,使得民众与调解专员面对面沟通,响应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2018年《有话好好说》节目组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建立了微信公众账号,内容推送主要为当天晚上的内容,民众可以通过后台留言与节目组工作人员联系,也可以提供一些民生新闻节目。微信公众账号可以发起一些抽奖小活动,提高民众的参与度,可以选取幸运观众进行场内参与节目,也可以发起话题进行讨论研究。2018年年初,节目组推出了春节特别节目,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旨在反应当前发生的一些社会问题,如欠薪、房屋漏水与供暖等问题。节目自成立以来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求新
(上接242页)
学 术 论 坛
的表现方式,以改变传统节目单向传播的局面。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城市电视台本地民生类节目来说,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本文首先阐述了城市电视台是“传播构建社区”的重要平台,而后从节目内容选题的“地理位置”与“社会导向”、节目形态的真实性与叙事手法、维护社会秩序的节目意识形态和加强民众的参与四方面分析城市电视台本地民生类节目与新媒体的融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天立,丛红波.新媒体语境下广播民生节目的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广播,2014(5):94-95.
[2] 丛红波.广播民生节目主持理念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5):69-70.
[3] 梁晶,王跃华.基于实际办实事——谈地方电视台民生节目开办体会及其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3(22):20.[4] 胡志慧.论广播民生节目中“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兼融[J].西部广播电视,2017(12):50-52.
社团文化进行良好的建设,才能够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所以,就必须要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氛围。独特的社团文化氛围不仅能够实现对于学生基本需求的满足,也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可以通过对于所学知识以及专业的网站建设人才建立社团网站,并引进网络应用人才,给社团建设锦上添花。3.2 构建开放性的网络社团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以学生为本,同样也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原则,其也影响着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管理过程中,就需要对互联网教育技术进行有效的应用,给社团成员构建开放、宽松的活动环境,对社团成员的主体地位给予足够的尊重。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为其提供进行自我教育、管理、学习及发展的开放式网络平台,充分的肯定所有社团成员的主体能力以及价值。学生社团实现了对于专业、学院以及学校的突破,在此背景之下,学生的特长以及优势也要进行多元化的建设,应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使得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最终实现对于学生个性化的有效培养。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互联网教育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灵活应用社会成员之间对于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将社团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及热情充分的调动起来,使其利用互联网对相关的体育训练及活动进行有效的策划,使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还要能够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考虑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实际需求,给予其一定的决定权,实现对其潜能的有效发挥,促使其实现全面的发展进步。所以要能够与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应用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提升体育社团的管理模式。
244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3.3 利用互联网教育开展个性化的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的多样化能够使得社团得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所以不仅要对社团的品质进行提升,更重要的是要对个性化的社团活动进行开展。在保证社团活动的种类以及数量在不断丰富的背景下,使得社团活动的水准进行充分的提升,从而实现对于社团成员个性的培养发展,在此过程中就需要对互联网教学技术进行应用,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训练及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互联网教育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个性以及需求进行充分的考虑,使得其所开展的任何的体育活动都能够和学生的个性进行融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进步。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了新的教育形态,其通过开放性网络互动平台的构建,使得知识的共享性得到了充分的提升,也将传统教育所具有的不足进行了有效的弥补。作为高职校园文化主要的构成部分,体育社团的存在也使得学生对于个性化的追求得到了满足。而将互联网教育、体育社团以及个性化学习方式的有效结合,不仅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卓.高职专业社团对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支持[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6,4(5):62-65.
[2] 王惠.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体育社团的价值功能[J].体育科技,2016,37(4):80-81.
[3] 蒋维.互联网教育对湖南省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影响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37(3):141-14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