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研究  HigherEducationResearch
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困境及解决对策
文/纪咏宜
摘要:现如今,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发展当中,学生思想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受到社会各界带来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成为了高校针对大学生课程教学当中最终要的内容。而在这当中,高校辅导员作为其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主题,如何通过良好的教育教学方式,针对传统教学当中所表现的困境出发,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的实施和解决措施,成为本文着重需要探索的问题。由此,本文以“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困境及解决对策”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不断提升高校学生思政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主要困境;解决对策
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教学当中最重要的构成内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成败对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大的影响,关系到后期社会主义社会整体教育方针能否予以实现,同时也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与成败。正因如此,在各个高校当中,都非常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政展开教育,并且形成相对完善的教育几点——即:辅导员队伍。辅导员队伍作为学生思政工作的排头兵起到贯穿各项方针、,落实方针的重要作用,对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 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总曾经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今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者,面对高校学生日益个性化、多元化以及易变化的特点,我们应当更加清醒的认识到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后期的学生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的育人,努力开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朝向全新的方向发展。*总还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学生、全方位的关心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思想水平、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高校辅导员肩负的培养和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后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2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年龄段的原因,大学生在思维表现上大多比较活跃。而又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和生活当中养成了一些固定的思维表现模式,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过程当中都会表现出一种固化的特点,不乐意去听从辅导员带给自己的一些建议。某些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也非常的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处理所遇到的事情的时候,一般都是将自我放置在核心的位置之上,容易走极端路径,希望别人能够对自己有非常高的评价和尊重,但是自己却从来不懂得尊重别人,表现出一种你烦的心理特点。某些大学生在多元复杂社会道德观念的影响之下,难以将自身的道德认知和实际行为统一起来,知行转化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之下,辅导员没有办法和学生顺利的交流沟通,因此想要对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做出保证,自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2.2 辅导员工作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作重点难以成为最主要的工作。对于辅导员而言,工作的内容相对比较繁杂,从目前的高校教育工作要求以及辅导员自身的政治定位上来看,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政教育工作应当是辅导员工作过程当中最主要的内容。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一直处在辅导员重要工作地位,但是难以成为辅导员工作当中最主要的核心工作,最主要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首先,辅导员在高校当中的工作内容过于繁杂,辅导员难以有更多的时间集中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之上,部分的高校由于在管理上没能理顺,只要是与学生有关的内容大多都会交给辅导员来进行处理。这就导致高校辅导员忙于应付学校当中各种行政方面的琐碎的事物,没有
32
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
时间,也不可能有时间安安静静下来思考如何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甚至优于繁杂的事物太多,本应当得到重视的教育活动成为了一种过场;
其次,有部分学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理解过于片面,导致辅导员不愿意同时也不敢开展相关野外实战或者参观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是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小到学生穿衣饮食,大到学生发烧感冒等等,将高校辅导员真正塑造成学生的“大保姆”,失去了辅导员应当具有的职责以及所应当完成的主要任务;
最后,部分辅导员自身的思想意识都有所欠缺。甚至有人认为大学生主要是抓紧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抓好学生的学习纪律,至于怎样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则是可有可无的一种事情,而且还有一些辅导员认为,现当代的大学生思政工作非常难做,如果做了甚至是吃力不讨好,进而懒于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等。
3 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解决策略3.1 创新思政工作当中的内容
依据当代大学生具有的思想表现特点,在做好辅导员常规工作的时候,应当将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上:首先,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作为辅导员,应当一身作则,通过自身的经历和阅历,来对大学生未来职业规划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使学生有预期的规划,并为之而奋斗;其次,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一些活动,培养大学生集体荣誉感,提升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主义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相互之间的协调,舍弃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等方面,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怀;最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文明素养的提升和教育,主义学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开展学生心理引导和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3.2 创新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机制
大学生思政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是辅导员、团组织、教学单位、学校个部门在共同协作之下的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相互协调共同作用,其主要的方式和方法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大学生德育教育必须要不断完善,使之朝向系统化发展,彻底转变辅导员以及学生思政工作、德育工作的内容,使之形成一种人人了解、人人重视以及人人动手的工作范围;其次,通过不断完善学生自身的管理内容和组织,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将辅导员真正从繁杂的行政事物当中解脱出来;最后,高校不同管理部门需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减少辅导员由于繁杂的工作而疏于学生思政教育,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效果。3.3 构建良好的辅导员师资队伍
首先,加强辅导员的知识水平培训以及提升,进一步满足辅导员求学以及深造的要求,真正落实辅导员的职称评定、工资水平等方面的待遇,对辅导员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基于更多的人文关怀,塑造优秀的管理队伍;其次,形成辅导员岗位当中的轮换机制,保证辅导员工作状态能够更好,从制度上不断规避职业疲惫感等;最后,加强辅导员自身的思政素质提升,通过专业培训、讲座等方面,提升辅导员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工作热情。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辅导员管理也继续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后期培养出更为有效的专业人才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且积极的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和稳定性奠定基础,促进我国高等(下转52页)
高教研究  HigherEducationResearch
高校体育教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探讨
文/陈海龙
摘要:网络化时代,网络课程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网络课程的出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社会的进步。高校体育教学网络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程学习效果。本文具体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网络课程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方法。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网络课程;设计;开发1 高校体育教学网络课程设计需要遵循的原则1.1 体育教学需要坚持的原则
其一,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对象,所以在网络课程设计过程当中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了解和掌握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以及高校学生的身心特征,然后把这些因素融入到网络课程设计当中,组要站早学生立场设计方案,才能满足高校体育教学每个学生的具体需求。其二,把体育教学特点作为课程的重点内容。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根据体育的运动型特点,在网络教学设计过程当中需要重视其实践性。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体育课程理论知识,也应该让学生在完成理论学习之后可以积极参与到体育实践当中。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课程标准的要求,高校学生体育学习完成之后必须要实现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以及心理健康目标等。另外,高校开展的体育项目内容非常多,例如单杠、双杠、长跑以及篮球等,同时每个学生在体育项目需求方面也都有自己的不同需求。所以高校体育网络课程设计中还必须要把体育教学特点作为重点,设计的教学内容应该多元化,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三,重视网络课程的交互性。网络课程设计过程当中必须要满足交互性特征。例如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多互动,只有科学合理的互动才能发挥网络课程的优势,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其四,坚持容易操作原则。体育教学网络课程设计必须要确保操作的便捷性,学生才能能够迅速掌握网络体育课程教学特点以及各方面相关操作,过于复杂的操作不利于实际使用效果。1.2 体育教学网络课开发原则
首先,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课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给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带来了新的局面。另外,体育教学网络课程开发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体育网络教学开发中必须要明确社会实际需要,根据社会要求开发课程。其次按照学生的实际需求、接受水平以及兴趣设计课程。开发网络体育课程的目标主要是服务于高校学生,所以项目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吸引力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这就需要在开发体育课程的时候掌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掌握学生的需求,提升不同开发课程的利用率,防止开发的课程与学生实际需求不适应,这样就会导致开发课程失去自身价值。
2 高校体育教学网络课程设计具体方法2.1 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属于最重要的设计环节。结构设计分为功能设计与知识结(上接32页)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
[1] 吴小娜. 管窥大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模式——以党建“红船”精神为契机[J].才智,2017(14).
[2] 颜娟,杨朋. 高校辅导员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思政教育探析[J].科技视界,2017(02).
[3] 邓伟琼.高校微信公众号对思政教育的作用机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0).
[4] 王丽.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7(02).
[5] 李华平. 和谐校园视域下有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维稳机制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01).
(作者单位:焦作大学)
构的设计两方面内容,功能设计主要是给使用者提供一种较为方便的操作平台。首先,知识结构设计主要是给使用者提供充足的,各方面的知识,满足使用者的学习需求。体育课程是运动实践性课程,主要模式是视频教学,把体育技能拍摄成为慢动作或者分步解析的视频,拍摄画面必须清晰并和语音讲解相适应。语音讲解需要突出重难点问题,同时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其次,知识结构方面设计。知识结构方面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给使用者展现各种不同的项目,让使用者进入网页之后就可以看到的结构就属于知识结构的一级结构,在一级结构当中放入体育项目的整体目录。二级主要是单项目的页面显示,三级结构主要是体育学习的具体内容,详细介绍了二级结构下的每项学习内容。学生在三级结构中可以详细了解所学的体育运动基础知识以及体育运动的具体动作。2.2 导航设计
导航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便于网站使用者可以迅速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网站,在设计过程当中要遵循满足用户使用的原则,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当中没有其他信息干扰,这是提升网络课程用户体验的主要方式。体育网络额课程导航设计过程当中尽可能的避免运用滚动设计,滚动设计会使导航界面的使用效率降低。另外,导航设计必须要明确高度学习者身处的位置,使用户在没有任何外界指引的情况下能够进行自我定位。2.3 页面设计
网络课程当中的页面设计主指的是学习者和学习载体之间进行传递与交换信息的呈现媒介,页面设计的操作必须要符合逻辑,才能更好地满足界面的美观需求。体育网络课程设计过程当中,页面设计需要重点考虑学习者和软件之间的交互性,尽可能的使用形象生动的图标持续浮现在界面上,便于学习者顺利开始下一个学习环节。
综上所述,网络课程有着独特的优势,不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式,还可以有效扩充教学信息,丰富教学过程的交互以及教学方法。所以,高校必须要加强网络体育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和开发,才能够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以及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 鲜光耀.高校体育教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分析[J].长江丛刊,2016(31).
[2] 陈金平.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环球市场,2019(01).
(作者单位: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6] 邢婧. 新媒体背景下利用网络平台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J].新闻传播,2017(06).
[7] 刘丽华,陈楚旭. 以微信助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5).
[8] 别晓霜.依托微信公众号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探究[J].今传媒,2017(03).
[9] 戴婧. 探析互联网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J].才智,2017(17).[10] 王小会. 发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J].现代交际,2017(18).
作者简介:纪咏宜(1987—),女,河南省焦作市人,助教。
52
教育前沿    Cutting Edge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