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兴福寺及五台圣境全图

兴福寺及五台圣境全图

来源:九壹网
●一 总 兴福寺及五台圣境全图 洪(繁峙县政协,山西第 三 o' 期 ’一 2 儒 繁峙034000) ∞ 兴福寺位于五台山北麓、繁峙县城南6公 里的杏园乡鳌子头村(旧村),始建年代不详, 但寺内现存唐代柱础、板瓦等遗物,故最晚也 应建于唐代。传说古寺在东(现在建寺的地 方),被火烧毁后移建于西(今有古松、楸树的 地方)。什么时候被火烧毁?什么时候重建于西 面?没有记载,无法考证,但原寺内有明朝万历 二十五年(1597)的五方重修碑记。碑文中有明 嘉靖二十五年(1546)的一通重修碑记。碑文中 有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曾动土的记载,故可 以证明最晚应是明嘉靖年间(1507—1566)移建 于西面的。 传说古寺规模很大,四面皆为楼房,火烧 后移建于西面的兴福寺,规模不大,只有一个 四合院,内有地藏殿、文殊殿、龙王殿、关帝殿。 其中塑像、壁画均为明代遗物,可惜均毁于“文 革”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重建于传说中的古寺 遗址上,挖基时正好挖到古寺的房屋遗址,并 出土了300多个唐代板瓦、琉璃瓦残片、火烧后 的灰烬、宋代铜钱等遗物,还有以前出土的两 个大厦型柱础。在出土的琉璃瓦残片中有一个 绿色龙形琉璃瓦当,说明该寺古代绝非一般民 间小庙,很可能是朝廷封赠或敕建的寺庙,否 则不会有龙形瓦当,只是距五台山中心较远, 或兴盛年代不久便衰落下来,所以文献没有记 载。 改革开放以后重建的兴福寺,坐南向北, 一进两院,主轴线上有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宝 殿。一院的东西配殿为关帝与龙王殿。二院的 东西配殿是地藏殿、观音殿。壁画在二院的大 雄宝殿、文殊殿、观音殿和地藏殿的内壁上,画 面共计150平方米。其壁画是由李宏如创意,张 卫平所绘。 李宏如,1939年出生于繁峙县杏园乡鳌子 头村,曾主持重修县城正觉寺、鳌子头村兴福 寺、岩头乡的古北台文殊院和宝山寺。他在30 年前就有绘制五台山全图的想法。因为没有适 合的寺庙未果,当建起兴福寺以后,为实现这 一想法提供了场所。兴福寺地处五台山脚下的 黄土丘陵区,地高气爽,适宜长期保存壁画,而 且这里既交通方便又僻幽安静,有利壁画的保 存,于是请画师张卫平先生绘此壁画,名日:五 台山圣境全图。 张卫平,1968年生于繁峙县同路村,12岁 随父母定居大同市,大专文化,现为大同市南 郊甘河学校美术教师,擅画佛教人物及佛教壁 画。 张卫平先生信仰佛教,景仰五台山,他接 受了李宏如委托绘五台山圣境图的任务之后, 用2年的时间做准备,除繁峙境内的寺庙是乘 车调查外,五台山中的寺庙都是步行去的,而 且每寺必到,包括古寺和现在新建的,不论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