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根据我们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初中数学教学尤其是初三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能更好地进行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较快地提高教学效果。 我个人在初中数学教学多年的实践中体会到,初中数学教学进行分层教学,教学效果比不分层的传统教学要好,初二和初三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差别会更大,进行分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以下谈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 a层: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b层: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
c层: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
d层:数学基础较差,思维能力一般或中下。
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
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
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数学尖子。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b层
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c层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
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数学题的兴趣。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绩。 d层
尽量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部分向c层甚至b层转化。
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
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二、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运作
具体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可分为分层指导、分层练习、分层评价三个方面。
1、结合实际分层指导。教学过程中,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需要我们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学优生数学基础相对比较扎实,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所以指导时应着重在授课内容的适当加深拓宽;多做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课本中的思考题、选做题,甚至课外辅助书中的思维题等。中等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往往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思考的习惯,对这类学生可以按常规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注意及时指导,及早发现问题,争取有更多的学生向优等生靠拢,同时注意防范学生的退步。学困生普遍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这类学生主要是要抓好预习、听课、作业、复习等几个环节,适当进行重点辅导;给予一定的照顾,如优先发言、优先演示、优先辅导、优先批改;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进度略慢,多进行反复讲授;注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因人施教分层练习。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首先要落实好课堂中提问的层次。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难度的由a类生
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类生,中等问题则可由b等生来回答,这样每个学生均等地参加课堂活动。分层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练习速度参差不齐的现象,为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即基础题、综合题和创意题。因人施教,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学困生一般布置最基础部分的作业,一题一解,就题论题,老师批阅时,每一步错误都指出来,做到全批。对中等生则适当安排一些选做题和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题,完成课本中的综合运用题,批阅时指出多数人容易出现的错误,基本全批。学优生除完成课本基础题、综合运用题外,还要完成拓广探索题、补充作业以训练其发散思维;作业评讲时重解法、重技能、重技巧。要让学生学会一题多变、一题多练,自己出题,自己批改,教师不定时检查,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教学中努力做到每层学生都有相应收获。
3、分类评价赏识为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尤其对学困生应多采用表扬评价
寻找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要看到他们的成绩,如回答得不完整、不准确,应及时激励,如他们一旦能答出逻辑性较强的问题时,要加倍鼓励,给他们以信心;对于学优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总之,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提高,班级整体优化”的效果。分层递进教学的面
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够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现在分层教学已成为新时期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
(黑龙江省桦川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