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 __________--------------------__卷__号证考准__--------------------__上_________名姓--------------------_答____________校--------------------学题业毕--------------------无--------------------效------------ 绝密★启用前 天津市2012年初中学业考查试卷
地  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
地理课上,老师经常引导我们发现一些诗句背后的地理科学道理。 1.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地球是球体的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观察地球仪,我们能在大致估算出全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
2.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是
(  )
A
B
C
D
老师组织我们通过拼图游戏来熟悉了解省级行政区的分布。 3.在做中国政区拼图游戏时,能够拼在四川省南侧的省是
(  )
地理试卷  第1页(共10页)
A.黑龙江省  B.广东省  C.山东省  D.云南省
我国有辽阔的海疆,分布着众多的岛屿,读下图回答4—6题。
4.长江入海口处的崇明岛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是
(  )A.泥沙淤积
B.填海造陆
C.水面下降  D.岛屿抬升 5.位于我国的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6.下列图片与西沙群岛上的景观相对应的是
(  )
A
B
C
D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国被称为“金砖国家”。读金砖国家分布图,回答7—10题
地理试卷  第2页(共8页)
7.金砖国家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我国居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8.俄罗斯疆域辽阔,地跨
(  )A.亚洲和非洲
B.欧洲和北美洲
C.欧洲和亚洲  D.非洲和大洋洲 9.南非濒临的两个大洋是
(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印度洋和太平洋 C.大西洋和北冰洋
D.印度洋和大西洋
10.根据图中北京的地理坐标,可知位于38°E,56°N附近的城市是
(  )A.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B.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 C.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D.印度首都新德里
金砖国家历史和文化传统各异,阅读下面资料回答。
11.资料所示的这种家族多存在于金砖国家中的       (  )A.巴西
B.南非
C.俄罗斯
D.印度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回答12—13题。 12.下列城市中与北京城市职能和文化背景最相近的是
(  )地理试卷  第3页(共10页)
A.奈良
B.堡
C.剑桥
D.开罗
13.近年来北京城市建设取得一系列新的成就,下列建筑中反映这种成就的是 (  )
A
B
C
D
我们的家乡——天津,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回答14—17题。 14.造成天津四季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运动
B.濒临渤海  C.以平原地形为主
D.人类活动
15.与天津某日天气现象对
应的天气符号是
(  )  A
B
C D 16.许多中外游客喜欢游览天津小洋楼,原因是小洋楼
(  )
地理试卷  第4页(共10页)
-------------在--------------------此 ______--------------------__卷______号证考--------------------准上_____________--------------------名答姓__________--------------------__题_校学业毕--------------------无--------------------效------------ A.反映天津气候特点 B.体现天津地方民俗 C.是天津的传统民居 D.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17.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对这些小洋楼应该
A.全部拆除建新楼     B.按建设需要拆除 C.原地修缮保护
D.异地翻新重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地区分布不均衡,读图回答18—21题。
18.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逐渐减少    B.北丰南缺,东多西少 C.从西向东逐渐减少
D.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19.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途径是
A.跨流域调水      B.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
D.提高水价 20.甲、乙两条河流的名称分别为
A.海河、长江      B.黄河、长江 C.长江、珠江
D.淮河、黄河
21.多水带与过渡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A.秦岭—淮河一线
B.400毫米处降水量线 C.干旱半干旱地区界线
D.地势二、三阶梯界线
两极地区为皑皑的冰雪世界,也是科学考察宝地,回答22—23题。
地理试卷  第5页(共10页)
(  )
(  )
(  )
(  )
(  )
22.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岛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 A.地壳活动强烈 B.海陆变迁剧烈 C.开采活动频繁 D.全球气候变暖
23.关于极地科学考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能允许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  B.要注意极地的保护及和平利用 C.就是为了开发极地的矿产资源
D.目的仅为考察极地恶劣的环境
第Ⅱ卷
24.(12分)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写出甲图中相应的地形部位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
(2)甲图中两座山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际水平距离是__________米;乙图中C、D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米 (3)甲图中EF段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 (4)乙图中D山峰南、北坡较陡的是__________坡。
地理试卷  第6页(共8页)
25.(16分)读我国青海、江苏两省2005年农业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青海省和江苏省农业结构可知,青海省以__________为主,江苏省以__________为主。
(2)结合青海省的位置分布,说明青海省畜牧业比重大的原因:__________。 (3)结合下图,说说促使该地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
(4)下面这幅宣传画适宜提供给__________省作为宣传画。
(5)将下列森林资源的价值以连线的方式归类。
26.(14分)读非洲北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试卷  第7页(共10页)
(1)据图描述该地区的纬度位置__________,海陆位置__________。 (2)该地区的主要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资源输出到亚洲和欧洲国家,最佳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 (4)该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
(5)该地区内陆资源丰富,但城市稀少的自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7.(12分)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概括滨海新区在天津的相对位置:__________。
(2)据图描述天津的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回答。
地理试卷  第8页(共10页)
天津人口数量由1996年的大约950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大约__________万,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年,这期间大量年轻外来人口进入天津市,特别是滨海新区,这对滨海新区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试卷  第9页(共10页)  地理试卷第10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