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7版

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2017版

来源:九壹网


一、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 2017版

课程的基本理念

新课标的理念 旧课标的理念

1. 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1. 课程宗旨:高中数学课程以

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程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

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

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 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2. 课程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内

容体现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数学学科

的特征、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据数 学课程目标,特别是数学核心素养,精 选课程内容。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注重

处理好数学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过程

与结果、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还关注与义务 教育课程的衔接。

3. 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3. 教学活动:高中数学教学活

动的关键是启发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引 4. 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导学生会学数学、会用数学。根据数学

学科的特点,深入挖掘数学的育人价 6. 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

7. 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 值,增强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树立以

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 8. 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9. 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意识与教学意识,将核心素养贯穿于数 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结 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落实“四基”,培

养“四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

形成与发展。【“四基”指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四能”指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4. 学习评价:评价的依据是相应学习阶段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水平。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二、课程目标

新课程目标

新旧课程的目标没有较大的差异,新的课程着重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对比如下

旧课程目标

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1. 能, 1.获得进一步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所必需的 理

“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 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 想、基本活动经验),提高“四能”(从

4. 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现实世

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

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应用能 作

力 出判断 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

2. 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

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算和数据分 析),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 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3.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

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树立敢 心,

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XX的科学精神; 6. 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 逐步认识数学的科 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 值

三、数学核心素养及与课程目标的关系

涉及的方面 概念 包含的内 容

数 是具有数 数学抽象 情境与问题

学 学基本特 核 征的、适

心 应个人终

素 身发展和 逻辑推理

养 社会发展 知识与技能

需要的

数学建模 的关键 能

直观想象 思维与表达 力与思 维 交流与反思 数算 品质

数据分析

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描述与层次划分

情境包括:现实情境、数学情境、科学情境层次:简单、较为复杂、复杂 问题:指情境中的问题,

层次:熟悉的问题、关联的问题、综合的问题 主要指能够体现相应数学核心素养的知识、技能层次: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经历、体验、探索

这两者是学生在具有情境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养成、表现出来的,是对数学基本思想的感悟,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四、

课程的结构

新课程

结 构 图

旧课程

新旧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课程结构图对比如下:

学 必修:8学分 分 选修1:6 学分

选修2 :6 学分

10学分 必修:

选修2 系列:6学分

系列:3学分(每个专

选修4 题 1学分,共10个

专题,高考修3 学分)

180学时 必修:

选修2 系列:108学时 选修4 系列:没建议学时

学 必修:144学时 :108学时 时 选修1

选修2 :没建议学时 高一上必修 1,

高一下必修1

高二上选修 1,选修2

高一上必修 1,必修4

高一下必修 5,必修2,必修3 高二上选修 2系列,选修 4系列

1. 必修课程包括五个主题,分别是预备知识、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 学建模与数学探究。共 144学时,8学分。

2. 选修1课程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函数及应用、几何与代数、统计与概率、数学建模与数学探究。共108学时,6学分。 3. 选修2课程分为A,B,C,D,E五类。6学分。

A 课程是部分理工类(数学、物理、计算机、精密仪器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B 课程是经济、社会(数理经济等)和部分理工类(化学、生物、机械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C 课程是人文类(历史、语言等)学生可以选择的课程

D 课程是体育、音乐、美术(艺术)类学生等可以选择的课程。 E 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设,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1课程是高考的内容要求。选

必修课程与选修 修

2课程分为A,B,C,D,E五类。这些课程为学

生确定发展方向提供引导,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

为大学自主招生提供参考。

五、 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与现形课标内容的对比如下表: 必修 课程

主题

学 分

课 时

与现形课标对比,内容的 不同

考查知识点基本不变

包含的内容 与现形课标的对

照,在现形课标中 的位置

A版:必修1第一 章 1.1节

19 集合 主题一 8 (预备 知识)

B版:必修1第一章 考查知识点基本不变

全部内容

常用逻辑用 A版:选修2-1第一 基本不变 语 章1.1节,1.2节, (与A版内 1.4节

新课标增加了全称量词容较接近)

B版:选修2-1第一 与 章1.1节,1.3节 存在量词

一元二次函

A版:必修1第二章 知识点基本不变

数、方程和 不等式与现形课标相比2.3节中与幂函数有 少 不等式

了二元一次不等式及线(与B版内 关的一元二次函数 性

提了出容接近)

来 规划

必修5 第二章3.1

节,3.2 节,3.4节

中关于不等式的知 识

用)B版:必修1第二章2.2节中的 容接近)

2.2.2,

2.2.3中的一元二次函数知识

必修5第三章3.1节,3.2节,3.3

节, 3.4节中的不等式知 识

A版:必修1第一章

1.2节,1.3节

主题二 (函数 及 应

54

函数概念与 性质

(与A版内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函数的性质并入了三角函数来了解函数的周期性

B版:必修1第二章 增加了函数的最值与周期

主题五

5

主题四 (统计 与 概 率)

18

主题三 (几何 与 代 数)

44

幂函数、指 A版:必修1第二章数函数、对 2.1节,2.2节,数函数 2.3

(与A版内 节

容接近) B版:必修1第三章3.1节,3.2节,3.3 三角函数 (与 A,B 节

版:必修4第一章 版内容相差 A 不大)

全部内容及第三章全部内容

B版:必修4第一章

全部内容及第三章全部内容

A版:必修1第三章全部内容

B版:必修1第二章

2.3节,2.4节

A版:必修4第二章全部内容

B版:必修4中第二章全部内容

A版:选修2-2第三章全部内容

B版:选修2-2无教材

A版:必修2第一章

全部内容及第二章全部内容

B版:必修2第一章全部内容

A版:必修3第二章

2.1节,2.2节

B版:必修3第二章

2.1节,2.2节

A版:必修3第三章全部内容

B版:必修3第三章3.1节,3.2节,3.4 节

2.1节

要求学生完成一个

函数综合应 用

(与A版内 容接近) 平面向量及 应用

(与 A,B 版相差不 大) 复数 (与A版内 容接近) 立体几何初 步

(与B版内 容接近) 统计

(与A,B版 内容相差不 多)

概率 (与A,B版 内容相差不 多) 数学建模与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增加了函数模型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增加了选学内容“复数的三角表示”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知识点统计图表中加入了“梳理义务教育阶段学过的统计图表”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

(数学

建模与

数学探

究)

选修 主题一 6

(函数 1

及 应

用)

32

主题二 (几何 与代

数)

数学探究 学文化是贯穿于整个高课题研究,包括选

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题、开题、做题、

这些内容不单独设置,结题四个环节。学

渗透在每个模块或专题

生需要撰写开题报

中。

告,根据选题内容,

报告可以采用专题

作业、测量报告、

算法程序、制作的

实物或研究论文等

多种形式。在课题

研究中逐步提升数

学建模、数学抽象、

数据分析、数

算、逻辑推理和直 观想象静养。 数列

增加了“数学归纳法” (与A版内 A版:必修5第二

章全部内容 容接近)

增加了“数学归纳法” B版:必修5第二 一元函数导 章全部内容

数及应用 1. 删掉了“生活中的优A版:选修2-2第

化问题举例”这一知(与A版内 一章全部内容

识点 容接近) 2. 微积分的创

立与发展没有提到

通过实例。 B版:选修2-2无教材

A版:选修2-1第三

章全部内容

42空间向量与

立体几

(与B版内 容接近)

B版:选修2-1第三

章全部内容

平面解析几 A版:必修2第三章 何 (与 A,B 不多)

全部内容及第四章 全部内容

部内容

B版:必修2第二章

版内容相差 选修 2-1第二章全

基本不变;用向量方法解决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相互平行的直线、相互平行的平面距离问题这一知识点中加入了“能用框图描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思路”

同上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主题三 (统计 与 概 率)

26

计数原理(与A版内容接近)

统计与概率(与A版内容接近)

主题四 (数学 建模与 数学探 究)

4

数学建模与探究

选修A 2

2

2.5

微积分

A版:选修2-3第一章全部内容

B版:选修2-3全部内容

A版:选修2-3第二

章全部内容、第三章全部内容及必修

3第二章2.3节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B版:选修2-3第二

章全部内容、第三

章全部内容及必修

3第二章2.3节变量

间的相关关系

要求学生完成一个

课题研究,也可以

在必修“数学建模

活动”或“数学探

究活动”所作的研

究基础上继续进行

深入探究。按照必

修部分的要求,完

成开题、做题、结

题的过程。如果选

题不变,需要在研

究报告中说明与必

修研究的差异,深

入研究所得到的新

思路、新方法、新

结果。

基本不变

基本不变

概率中“正态分布与超几何分布”要通过具体实例分析

同上

A版:选修2-2第一

章1.6节,1.7节内

容的拓展、深化及

部分增加内容 B版:缺少相对应内

容的教材

A版:选修4-2矩

空间几何与 阵 代数 与变换及部分增加

内容

增加了数列极限,函数极限等少量内容,内容划分的比较细,

有少量新加内容

内容划分的比较细,

有少量新加内容

内容划分的比较细,

B

C D

1 2

2 2

1 1

1

模型 逻辑推理初 步 数学模型 社会调查与

数据分析 美与数学 音乐中的数 学

美术中的数 学

2 二

应用统计

1.5

2

1

微积分

内容

统计与概率 A版:选修2-3第二 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化

章与第三章内容的

拓展、深化

B版:选修2-3第二 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化

章与第三章内容的

拓展、深化

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化A版:选修2-2第一 及

章1.6节,1.7节内 少量新加内容 容的拓展、深化及 部分增加内容

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化B版:选修2-2第一 及

章1.6节,1.7节内 少量新加内容 容的拓展、深化及 部分增加内容

空间向量与 A版:选修4-2矩阵 有少量新加内容 代数 与变换及部分增加

内容

B版:选修4-2矩

与变换及部分增加 内容

A版:选修2-3第章、第三章内容的 拓展、深化及少量 新加内容

有少量新加内容

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化及少量新加内容

内容进行了拓展、深化B版:选修2-3第二 及 章、第三章内容的 少量新加内容 拓展、深化及少量 新加内容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 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 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 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对应

1

体育运动中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

的数学 对应

不能与某一知识点对应

与现形课标对比,必修 3中的“算法初步”删掉了; 删掉了必修 5中的解三角形,不等式的大部分内容。 删掉了选修 2-2中推理与证明。 删掉了选修 4-1几何证明选讲 删掉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删掉了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