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对搞好高等院校法学课教学的几点浅见

对搞好高等院校法学课教学的几点浅见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2・ 跨世纪2008年6月第16卷第6期Cross Century,June 2008,Vol 16,No.6 对搞好高等院校法学课教学的几点浅见 郑国梁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74) 【摘要】高等院校的法学课教学,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促进依法治国方针的落实。如何进一步搞好法学 课教学,是值得关注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当着眼依法治国提高法学课的地位,坚持与时俱进优化法学课 的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法学课的质量,优化师资队伍满足法学课的需求。 【关键词】高等院校;法学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1074(2008)06—0072—02 法学课是全国高等教育的政治理共课,原来有的学 法纠纷能力的强弱,对全民整体法律素养的提高影响极大。 高等院校开设法学课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法学理 论、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分析和讨论各种案例和社会问题, 校开设《法学概论》,有的学校开设《法律基础》,现在都统一 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依法治国,法为先,教为本。高等院校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掌握法律的精髓,培养和强化法律素养,增强“懂法”的素质, 提高“用法”的能力,强化“”的责任,养成“守法”的习惯, 自觉地把一切活动都纳人法制的轨道,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合 法权益奠定扎实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观,进一步搞好法学课教学,主导性培育和快速提升学生的法 律素养,促进依法治国方针的落实,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为此,笔者提出如下浅见: 1 着眼依法治国提高法学课的地位 现在,我国正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 现在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虽然学生能 够从中获得一些必要的法律知识,对提高学生法律素养具有 一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并且现代化程度越高,法律素养的 要求也就越高。法律素养是指一个人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 或素质。实践证明,良好的法律素养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理 定的作用,但由于思想道德教育重在净化人的内心世界,而 法制教育重在规范人的外在行为,两者内容体系完全不同,教 学方法与手段也大有差别,从教学实践看,仍然是“两张皮”, 合并产生的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令人担忧的是法学课可能 失去自身应有的地位,成为思想道德课的附庸,将会导致 学生误认为法学知识并不重要,进而误认为法律在国家建设 中作用不大而不认真去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会出现知识 性守法,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对法律权威和 价值的认同,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变被迫守法为 自愿守法,由强制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 并且能够严格依照法律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 的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的权利和自由;还能积极寻求法律 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 权利和利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人是构成社 会的最基本的要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高 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国 家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将来参与依法治国和解决各种涉 的准则出台,并且对原准则、制度进行增删调整。所以会计专 结构的缺陷和法律素质的贫乏,依法治国将成为一种口号。 因此,应该强化法学课的教学地位,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 基础》课程中重视法律素养的培养。 2 坚持与时俱进优化法学课的内容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素质教 育的核心之一。曾经指出,学理论“要精、要管用”;江 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 5 完善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的设施,建立更多校外实习场 所 业教材往往落后于会计形势的变化,但会计实训资料往往容 易及时增删修改,与最新的会计改革衔接。在会计实训中,将 最新的会计准则制度为学生准备几套,使学生在实训中遇到 问题能够随时查阅理解。一方面,在具体处理会计业务时能 及时找到法规依据;另一方面,便于提高学生对会计法规的分 会计模拟实验室是组织会计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实验 室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应该建 立一个规范化、现代化的专业电算化会计模拟实验室,并配备 析理解能力。在会计实训中,会存在许多会计的选择问 题,如存货的核算是按实际成本核算还是按计划成本核算,在 专职教学人员负责实验室教学与管理。在完善手工实验设施 的基础上,增加电算化实验设施的投人,增强会计实验教学的 所得税的计缴中是应用应付税款法还是应用纳税影响会计 法,在固定资产折旧时是采用直线法还是采用加速折旧法。 在会计理论学习中,往往注重的是有哪些方法,各自的原理特 仿真性,以利于学生适应现代会计工作中的电算化环境及会 计的未来发展。 会计教学环节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论分析能力的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主要应通过会计实验、实训和会 计实习环节,建立校外会计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更好实习场 点、优点、局限性是什么。而在实训中侧重的是采用哪一种方 法或哪几种方法,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突出具体应用。但 只有根据具体问题分析和查阅理解有关的法规规定,才能解 决“为什么”的问题。总之,需在进行会计理论教学的同时, 注重会计模拟实训,并且处理好各种衔接关系,才有利于有效 所,应进一步加强校企结合,在原有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增 加对各事业单位、行政单位等单位的合作,建立更多行业会计 校外实习场所,以适应各行业对不同会计人员的要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跨世纪2008年6月第l6卷第6期Cross Century,June 2008,Vol 16,No.6 ・73・ 强调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点”;要求“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 先”,并多次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提高 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中法律基础部分的课时相对以前减少,而实际上内容仍然庞 杂繁多,可能使得一些教师授课要么只能是简单地进行一系 列知识的罗列和堆积,要么只能是砍掉一些内容“削足适 履”;而学生则只能疲于应付,死记硬背,应付过关考试。这 显然有悖于法学教学的真实目的。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核 心之一是使受教育者具有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法 学课在向大学生传授法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逻 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塑造灵魂和思 想、培养审慎态度和严谨的推理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 替代的作用。在课时不足的情况下,应当搞好教学总体设计, 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要抓住共性的东西,无论什么 对象,都应当突出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 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既要照顾法学知识 的理论性、系统性,又要注重把党的创新理论及时纳入教学内 容。教学中应坚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我国现行的法律形式 和法律体系、二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三是法的基本内 容、四是处理各种涉法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法学是一个 紧跟时代变化而迅速发展的学科,它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与 国家法律的立、改、废和法学理论的深化发展密切相关,使教 学更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前瞻性是法学教学的当务之急。 应当根据不同专业大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国家法律、 法规“立、改、废”的变化情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 则,精选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和说服力,形成 法学课信息新、知识精、实践性强即“新、精、实”的特点。在 坚持搞好课内教学的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需要,结合国家法 治形势的发展,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举办专 题讲座,使学生了解教材上没有而实际上急需的知识,扩大知 识面,加深对有关问题的理解。对一些专业还应当开设必要 的与该专业密切相关的必修或选修法学课程。 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法学课的质量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学起于 思,思源于疑。”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 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 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法学课的内容较为枯燥,课时又相对 较少,因而容易形成“满堂灌”。教学方法的落后,不利于学 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和个性的发展。要使受教育者“认同” 规范、“接受”规范和“消化”规范,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 和塑造体现民主、正义、效率、公平等现代法治理念,决不能只 有注入式的说教。应当研究法学教学内在的规律和特点,跳 出填鸭式教学圈,大力提倡和大胆探索开放式、启发式、研讨 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手段的改 革,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培养他们 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的精讲,还要注意加强双 边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采取观察、评论、角色转换 和辩论等方式,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引出各种可能性,鼓励学 生开动脑筋,对真实或模拟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思考和分 析得出最佳的答案,发现有关的法律规范、事实材料及其各种 因素之间的关系,从中学到有关的法律知识。要充分调动教 学双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那些被压抑 在潜意识中的能量冲破意识阀门而释放出来,闪现出智慧的 火花,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最佳效益。这样,不仅教师可以从 学生那里接收到有灵性的看法,而且学生也可以从教师身上 学到缜密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掌握的知识才会更 为牢靠、更加深入。同时,法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行为科 学,不仅需要“纸上谈兵”,更需要“实践练兵”;不仅要“授之 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同志指出:“要坚持政治 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 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以案说法进行教学,融 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知识传授与思维启迪、能力培 养有机结合,能够使所讲课程思路清晰、信息量大、逻辑性强, 既能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大学生对相关法律知 识的理解,澄清模糊认识,还能培养大学生依法办事、分析和 处理涉法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积极思考的创新精神。要 打破课上与课下的界限、书本与现实的分割,强化实践教学和 模拟训练,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亲临感受和具体的事实分析中 自觉获得价值判断,潜移默化形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和掌握处 理有关问题的方法,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优化师资队伍满足法学课的需求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认为,教 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主要力量。强调“教育大计,教 师为本”;同志指出,教师应“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 的引路人”。国家的希望在于人才素质的提升,而人才素质 提升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培养和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 伍的“工作母机”。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课程有特 色,而教师的素质又高,就能如虎添翼;课程即使无特色,只要 教师的素质高,也能讲得有声有色。现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成为一门课,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融合,可以肯定,“两 张皮”的历史不可能延续太久。现有教材还可分段上课.一 旦教材实现了完全融合,任课教师将要逐步“打通关”,这种 融合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法学教学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 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和规范的内 容。教师不仅要深谙学校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而且要 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如果教师 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存在欠缺,要讲好法律确实困难。 硬要“赶鸭子上架”,必然导致一些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缺乏 案例教学和课堂的灵活性,学生没有任何积极性可言,提高教 学质量目的就难以实现,构建精品课程更只是一种幻想。一 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提高,必须有全体教师的高素质。如果 教师缺少必要的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更没有参加过法律服 务实践,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会显得束手无策,分析案例就 可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碰到学生的咨询就有可能张 口结舌,解答不了学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此番情景下“出 炉”的“弟子”会有多高的法律素养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 教师问题不容忽视,应当尽快糅合“两张皮”,对《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础》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整合。不仅要引进人 才,而且要对现有教师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和考核,鼓励跟班听 课,提倡刻苦钻研,实现逐步过度,尽快缔造一支全能型教师 队伍,以适应通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需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