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模拟试卷129
(总分68,考试时间90分钟)
1. 单选题
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1. 关于法律的实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 B. 法的实施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行动中的法律 C. 法律实施是实现法的作用和目的的结果
D. 法律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到实然状态的过程和活动 2. 关于法律实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法律实现是指法律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被转化为现实,达到法律设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目的
B. 法律实现就是法律的实效
C. 法律实现是将法的实施的过程性和法律实效性相结合的一个概念
D. 与法律实施过程相联系的各种社会因素都会影响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 3. 守法的高级状态是(    ) A. 不违法犯罪
B. 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
C. 守法主体不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严格履行法律义务,充分行使法律权利,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 D. 运用法律对日常生活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判决
4. 法律具有局限性以至于不能应用于社会的每一角落。这句话强调的是法哪一方面的特征(    )
A. 法的实现  B. 法的遵守 C. 法的制定  D. 法的适用
5. 关于法律的执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法律的执行可以简单称作执法 B. 法律的执行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
C. 执法活动具有主体法定性、国家权威性、强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D. 广义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实施法律的活动 6. 关于法的执行,其主体不包括(    ) A. 国家行政机关  B. 国家行政机关公职人员 C. 法律授权或行政主体委托的组织  D. 国家司法机关 7. 受理亲属申请宣告失踪人的行为属于(    )
A. 法的执行  B. 法的适用 C. 法的遵守  D. 法律监督
8.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司法的原则(    ) A.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B. 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 C.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则   D. 指导工作原则
9. 在处理某一房产纠纷案件过程中,法官林某收到了该地的书信,按照信中的建议做出了审判。林某的这一行为违反了司法的(    ) A. 专属性   B. 中立性 C. 被动型   D. 终极性
10. 大学生杨某为区人民代表的选举投上自己的选票。属于法律实施的哪一种形式(    ) A. 法的执行  B. 法的监督 C. 法的遵守  D. 法的适用
11. 在我国,狭义的法的执行由以下哪个机构来执行(    ) A.   B.  C. 行政机关  D. 机关
12. 以下关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该原则在我国三大诉讼法中有规定
B. 我们在贯彻这~原则时偶尔也要以党的为指导
C. 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 D. 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与案件有关的事实为基础和依据 13. 关于法律实施,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法律实施就意味着法律的实现
B. 法律实施是法律实现的过程性与实效性的结合
C. 法律实施是使法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转变的过程
D. 法律实施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诸环节 14. 下列情形哪些是符合我国法律适用原则的(    )
A. 某监狱依照法律规定,批准正在服刑的钱某保外就医 B. 法官李某为办好案件,多次与原、被告双方私下接触
C. 检察官孙某在办案过程中接到领导批示,按照领导的指示处理此案
D. 村主任李某协调处理本村发生的强奸事件,最终促成双方以赔偿5000元自行了结 15. 最能体现社会监督广泛性、公开性和民主性的监督方式是(    ) A. 政党监督  B. 社会组织监督 C. 社会监督  D. 人民群众监督
16. 在国家监督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的监督方式是(    ) A.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B. 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C. 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D. 中国党的监督
17. 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这体现了执法的哪一原则(    ) A. 合理行政  B. 依法行政 C. 诚实守信  D. 权责统一
2. 多选题
多项选择题第46-63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 以下哪些是对法律的实施进行评价的标准(    ) A. 人们按照法律规定的行为模式行为的程度 B. 各类合同的履约率和违约率
C. 社会大众对社会生活中安全、秩序、自由、公正、公共福利等法的价值的切身感受 D. 法律的社会功能和社会目的是否有效实现及其程度 2. 以下列举的特点,哪些属于执法活动的特点(    ) A. 执法的灵活性 B. 执法的单方面性 C. 主体法定性 D. 执法的被动型
3. 我国的司法权包括以下哪几种(    ) A. 审计权 B. 监督权 C. 审判权 D. 检察权
4.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组成法治的两项重要条件是(    ) A. 制定出好的法律 B. 严格实施好的法律 C. 加强法律监督
D. 自觉遵守好的法律
5. 在我国,执法的原则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 A. 依法行政原则 B. 讲求效率原则 C. 合理性原则 D. 正当程序原则
6. 在我国,属于社会监督的主体有以下哪些(    ) A. 社会组织 B. 人民群众 C. 政党
D. 社会
7. 以下列举的哪些属于法的实施的基本形式(    ) A. 法的遵守 B. 法的实现 C. 法的执行 D. 法的适用
8. 以下关于法的实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指法的约束力
B. 侧重于法的实际效果
C. 也侧重于评价法对社会的实际影响 D. 强调法的实施的效果高于立法意图
9. 法官吴某系党员,他以匿名信方式向监察机关检举某领导的贪污行为。他的法律监督行为属于(    ) A. 检察监督 B. 政党监督
C. 社会监督
D. 人民群众监督
10. 关于法律实施,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 法律实施是使法律从书本上的法律变成实践中的法律 B. 机关对涉嫌嫖娼的黄某采取强制措施属于法的执行 C. 某省常委会对该省地方性法规进行解释属于法律监督 D. 某出租车司机向机关举报宁某吸毒的行为属于法的适用 11. 下列属于执法特点的是(    ) A. 单方面性 B. 灵活性 C. 形式性 D. 专属性
12. 实行司法平等原则的意义有哪些(    ) A.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B. 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保证 C.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条件
D.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13. 下列列举的哪些属于法律意识(    ) A. 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B. 人们对法律尊重或反感的情绪 C. 人们关于法律公正的观念 D. 当事人对不信任的态度
3. 简答题
简答题第-66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1. 简述我国法律监督体系。